池塘及其他养殖水体是鱼类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鱼类病原体滋生及贮藏的场所。水体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健康,所以一定要重视清塘工作。清塘消毒包括两个内容:
1、修整池塘
鱼池经过一段时间养鱼后,淤泥逐渐堆积,如果淤泥过多,不但影响容水量,而且会影响水质使病原体的孽生、繁衍。近年来,由于不少养殖场及养鱼户忽视了淤泥的清除工作,因此鱼病蔓延迅速,造成较大损失。目前排除淤泥的方法,通常有人力挖挑和运用机械排除。一般均在秋冬季进行,先将池水排干,然后再进行清除。排淤后的池塘不必急于注水,最好让日光曝晒、严寒冰冻一段时期,以利于杀灭越冬病原。
湖泊水库等大水面中围栏养鱼或网箱养鱼的区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也能定期作一些清淤工作。至少也须每年对围栏和网箱区进行一次清污工作。
2、药物清塘
塘底是很多鱼类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温床,所以药物清塘是清除野杂鱼和消灭病原体的重要措施之一。生产上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有:
(1)生石灰清塘
方法有两种,一是干池清塘,另一种是带水清塘。
干池清塘:先将塘水排干或在池底留有5~10厘米的水,并在池底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放入坑中,待生石灰溶化后向四周均匀泼洒,用量为50~60公斤/亩。清塘后一般经7~10天药力消失,即可放鱼。生石灰清塘后,经数小时能杀灭野杂鱼、蝌蚪、水生昆虫、椎实螺、病菌、寄生虫及虫卵等。
带水清塘:将生石灰在水中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带水清塘可避免清塘后加水时又将病原体及有害生物随水带入池中,效果较好,更适合于水源较缺乏的养殖池塘。带水清塘法,生石灰的用量较大,一般水深1米用量为130~150公斤/亩。清池后7~10天药性消失后即可放入养殖动物。生石灰清塘不仅可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还能释放底泥中的营养元素,具有改良池塘环境和增肥的作用。
注意事项:①选择块状、较轻的生石灰,效果较好;潮解、粉末状或未烧透的生石灰效果较差。一次未用完的生石灰要用塑料包严,防治潮解失效。②无论干塘或带水清塘生石灰必须溶化后全池泼洒,一是保证有效地杀死池塘内病菌;二是避免生石灰聚堆、不溶解,不但起不到杀菌作用,而且在抽水拉网时生石灰在小水体中溶解,短时间内pH值上升,损伤、致死鱼类。③碱度较高或碱性石灰底质的湖底池塘,慎用生石灰清塘。
(2)漂白粉清塘
用适量的水将漂白粉(有效氯30%)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平均1米水深用量为12~15 公斤/亩 。清池后3~4天药性消失,即可放入养殖鱼类。漂白粉杀灭病原体和有害生物的效果与生石灰相似,而且有用药量少,药性消失快等优点,但没有改良水质和增肥的效果。
注意事项:漂白粉潮解后会失效。
总之,药物清塘后的鱼池,在放鱼前特别要注意,无论使用哪一种药物清塘消毒的鱼池,在鱼苗、鱼种下塘前,都应先放“试水鱼”,即在施药的池塘放入几条小鱼,24小时后,试水鱼安全了,方可放鱼。做到安全生产,防止发生死鱼事故。
三、鱼体消毒
病原体无处不在,传播性很强。即使健壮的苗种、亲本,也难免有一些病原体,因此消毒后的池塘,如放入未经消毒处理的鱼类苗种或亲本,就又把病原体带入,一旦条件适宜,便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疾病。从预防为主出发,切断传染途径,在分塘换池及放养前都应该进行鱼体消毒,预防疾病发生。鱼体消毒采用药浴和药液全池泼洒。针对病原体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当药物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有:
1、高锰酸钾药浴
浓度为10~20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和单殖吸虫等。高锰酸钾是一种氧化剂,应现配现用,且药浴用水应选择有机质较少的清水(否则药液浓度提高),背光进行。鲢、鳙鱼尽量避免使用高锰酸钾药浴,因鲢、鳙鱼的鳃对高锰酸钾刺激耐受性较差,高浓度浸浴后容易损伤。
2、食盐水消毒
食盐水是较方便、安全的鱼体消毒药物。即可杀菌、又可杀虫。淡水鱼类用2%~3%盐水药浴5~1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
3、硫酸铜或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药浴
浓度8克/立方水体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水溶液药浴10~30分钟,可杀灭体表及鳃上的细菌、原虫(形成胞囊的及孢子虫除外)。
此外,用敌百虫、漂白粉、漂白粉和硫酸铜合剂药浴,也可杀灭有关病原体。
药浴的注意事项:一是每次药浴的鱼类数量不易过多;二是使用时,要准确计算用量。三是药浴时间长短与水温、水质及鱼类的种类有关,要灵活掌握,第一次使用时最好先小批量的试一下,既要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又要保证鱼类的安全;四是药水配制后只能药浴一批动物,否则药液稀释,影响效果;五是不能用金属容器。
四、饲料消毒
病原体往往能随饵料带入,投喂的饲料应清洁、新鲜、最好能经过消毒处理。颗粒饲料一般不进行消毒。一般植物性饲料,如水草应选用每立方水6克的漂白粉浸洗20~30分钟;动物性饲料,如螺蛳等一般活的或新鲜的洗净即可;肥料,如粪肥500公斤用120克漂白粉消毒处理后投放鱼池。
五、工具消毒
养殖的各种工具,往往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因此发病池塘所用工具,应与其它池塘使用的工具分开,避免将病原体从一个池塘带入另一个池塘。如工具缺乏,应将发病池用过的工具消毒处理后再使用。一般网具可用每立方水10克的硫酸铜水溶液、每立方水50克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5%的食盐水等浸泡0.5小时,木制或塑料工具可用5%的漂白粉水溶液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使用。
六、食场消毒
食场内常有残余饵料,腐败后为病原体的繁殖提供有利条件,在水温较高、疾病流行季节最易发生。在疾病流行季节,除了注意投饵量适当,每天捞除剩饲及清洗食场外,定期在食场周围遍洒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等进行杀菌、杀虫。用量根据食场的大小、水深及当时的水质和水温而定。
七、疾病流行季节前的药物预防
大多数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疾病在4~10月份流行。因此,掌握发病规律,及时有计划的在疾病流行季节前进行药物预防,是补充平时预防不足的有效措施。
1、体外疾病的药物预防
疾病流行季节采取投料台挂袋或定期泼洒杀虫药、杀菌药可有效预防寄生虫病、细菌性鱼病。投料台挂袋适用于大水面养殖、流水养鱼和网箱养鱼;全池泼洒适用于面积较小的池塘。
投料台挂袋法:即药物装在有微孔的容器中,悬挂于食场周围,使其在水中缓缓溶解,达到消毒目的。目前可用于投料台挂袋药物主要有漂白粉、硫酸铜、敌百虫三种。悬挂的容器有竹篓、布袋、塑料袋、泡沫塑料块等。塑料袋装药后,需用针在周围扎小孔,孔的大小和数目灵活掌握,以药物能在5小时以上溶解完,而且在悬挂周围达到一定浓度为依据。泡沫塑料块法即将药物溶解后,以泡沫塑料吸附后挂入食场,或将两块泡沫塑料的一面中央剪去一块后,在中间放置药物,再用绳将两塑料块捆扎后挂入食场中。投料台挂袋法通常在喂食时应用,悬挂的数量可视鱼是否愿意进入食场为度。
投料台挂袋消毒法的优点是使用方便,用药量少,不会出事故,副作用较小,并可用于疾病早期防治。但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食场周围的药物浓度应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又不能影响鱼类摄食。
(2)食场周围的药物的浓度应保持4小时以上。
(3)必须连续挂袋或泼药5~6天。
(4)为保证鱼类在挂药时来吃食,在挂药前应停止投饲一天,使鱼处于饥饿状态,并在挂药期间选择鱼类最喜吃的饲料,投饲量比平时略少些,以保证第二天仍来吃食。
2、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
体内疾病的药物预防一般采用口服法,将药物拌在饵料中制成颗粒药饵投喂,用药的种类随各种疾病而不同,尽量多用中药,以免产生耐药性。药饵的制作法有下列几种:
(1)颗粒药饵
将药物、鱼饵(商品饵料)以及粘合剂(面粉、榆树粉等)按比例混各,用手工或机械制成药面或颗粒饵料。药饵的大小应根据鱼体大小确定。
(2)拌和药饵
在商品饵料中,均匀地拌入药物,然后加水调和成适口性饵料,直接放在食台上。
(3)药物草料
将药物混和在已调稀的粘合剂中使成糊状,涂洒在草料上,略干后投喂。
目前常用的口服药物有各种商品渔药、大蒜素、大黄粉等。不论何种药物,在发病季节,应每10~20天左右投喂药饵一个疗程,每个疗程3天。
用药注意事项:
(1)饲料必须选择鱼类喜吃、营养全面的。
(2)颗粒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好,一般能在水中1小时左右不散开,而鱼类摄入后又能很快消化吸收。
(3)药饵的大小适口。
(4)药量计算应把吃该种颗粒饲料的鱼类体重都算入。
(5)投饲量应比平时减少2~3成,以保证天天能来吃药饵,一般连续投喂3~5天。
八、控制或消灭其他有害生物
有些病原体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其寄主可能有几个,水产养殖动物仅是其中的一个,控制或消灭其他的寄主,切断生活史,也可控制病原体的繁殖,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