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淡水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29316800000020

第20章 其他病害防治(1)

鱼类其他病害主要是指由水质不良、温度变化、食物短缺、敌害类生物、化学物质等非病原体引起的病害。

水质不良引起的病害

一、气泡病

[病因] 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鱼的肠道出现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这种病主要危害鱼苗,其原因:一是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生肥在池塘底部分解出很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气泡在肠内积累较多时,加之硫化氢等对鱼苗有毒,使鱼体上浮,失去下沉的控制力。二是水体中某些气体的含量达到过饱和而引起,如水中含氧量达14.4克/立方米,即饱和度为192%时,体长1厘米的鱼苗便可发生气泡病。水中氮的饱和度达到153%~161%时,也会产生气泡病。

[症状] 病鱼的肠道中有白色气泡,或鱼的体表、鳍条、鳃丝上附有较多的气泡,鱼体漂浮水面沉不下去。

[流行情况] 此病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鱼苗和鱼种都能发生此病,特别对鱼苗的危害性较大,能引起鱼苗大批死亡。用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水进行人工孵化时,刚孵出的鱼苗也常发生气泡病。在北方地区冬季封冰时也常有发生,危害成鱼和鱼种,严重时能引起大量死亡。鳊鱼对氧气饱和度最敏感,草鱼次之,鲢、鳙、鲤、鲫鱼敏感性较差。

[预防方法]

1、鱼塘中不施放未发酵肥料,要求全部施用发酵过的肥料。

2、掌握投饵施肥量,不让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人工孵化的水源不用浮游植物异常增殖的池塘水。

3、在运输鱼苗的过程中,要注意水源的含氧量,勿进行急剧的送氧;用地下水时应先经过充分曝气。

[防治方法]

1、鱼池中发现气泡病时应迅速注入清水,同时排出部分老化池水,病情轻的能在清水中排出气泡,恢复正常。

2、每亩(水深65厘米左右)用4~6千克的食盐,向浮有气泡病病鱼的水面均匀泼洒,一般在数小时内便可见治疗效果。

二、弯体病(畸形病)

[病因] 这种病多发生于新开鱼塘中的鱼苗和鱼种,其原因:1.由于池水中含有重金属盐类,刺激鱼的神经和肌肉而发生收缩所致;2.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如钙和维生素C等而产生畸形;3.鱼的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受黏孢子虫或双穴吸虫的侵袭,引起身体弯曲,如鲢碘泡虫侵入白鲢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身体后半部弯曲等;4.胚胎发育时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或鱼苗阶段受机械损伤,促使鱼体弯曲变形。

[症状] 病鱼身体弯曲,有时呈“S”形;有时身体弯曲呈2~3个屈曲;有时只是尾部弯曲。鳃盖凹陷或嘴部上下鄂和鳍条等都出现畸形。病鱼发育缓慢、消瘦,严重时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弯体病在江苏、浙江、湖北、山东、福建、宁夏等地区新建养鱼场都曾有出现,主要危害鱼苗和鱼种。草鱼、鳙鱼、鲢鱼和鲤鱼都可以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

1、新开鱼塘,最好先养1~2年成鱼,以后再放养鱼苗或鱼种,因成鱼一般不生此病。

2、发病的鱼塘要经常换水,改良水质,同时要投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三、泛池

泛池又叫翻塘,是因水中溶解氧低而引起的。如果水中溶解氧降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的限度时,便可使鱼窒息死亡。当水溶解氧降到每升只有1毫克时,草、青、鲢、鳙等鱼就会开始“浮头”,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就会引起死亡。此现象主要在夏秋的黎明时间发生。尤其是在雷鸣无雨或在下过大雷雨之后,由于气压偏低,池塘腐殖质随之上翻,从而造成池水缺氧。此时全池鱼类狂游乱窜,或横卧水面,或头撞岸边,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鱼类大批死亡。

[泛池的原因]

1、放养密度过大,水中氧气供不应求。

2、雷雨以后,由于池底水温比表层高,引起水的流转。热水由底层急剧上升,池底腐殖质也随之翻起,加速分解,消耗大量氧气,造成缺氧。

3、投饲和施肥过量,造成水质太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耗氧量大。

4、天气闷热,气压低,空气不流通,使空气中氧气不能溶解到水中。

[症状] 由于水中缺氧,出现鱼浮水面呼吸。若发现鱼在池中狂游乱窜,横卧水中现象,说明池水严重缺氧。一般泛塘时的鱼类浮头、狂游顺序是鲢鱼、草鱼、鳙鱼、鲮鱼、鲤鱼、和鲫鱼。死鱼以白鲢和草鱼为严重。

[预防方法]

1、鱼种放养量不宜过密,掌握科学的放养密度。

2、加强饲养管理,遇到天气闷热时要适当减少投饵和施肥。

3、冬季清塘时挖去塘底部分淤泥,防止塘底淤泥过多而影响水质。

4、高产鱼池应安装增氧机,定时进行增氧。

5、易翻塘的季节,加强巡塘。

6、投饲要做到“四定”,即定质、定量、定时、定位,食场内的残剩饲料应及时清除。

[治疗方法]

1、发现有“浮头”现象应立即灌注新水,进水口应铺以芦席或木板,不使水直接冲入池底而翻起淤泥。有必要时还可将池鱼转塘。

2、使用化学增氧剂增氧,化学增氧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在浮头时,用量为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

温度变化引起的病害

感冒和冻伤

[病因和症状] 鱼是变温动物,其体温随水温而改变,一般与水温仅差0.1℃。当急剧改变水温时,降低或升高都会刺激皮肤的神经末梢,引起内部器官活动的失调,从而引起感冒的发生。感冒的症状是皮肤失去原有光泽,并有大量黏液分泌,鲤鱼鱼种在水温突然改变12℃~15℃时,就会呈现休克状态,鱼侧卧在水面,失去游动能力。鳊、鲫、鲤鱼由21℃移到1℃~2℃的水中,3小时即死亡。有些鱼当水温降低到0.5℃以下时,鱼的皮肤就会坏死、脱落;鲤鱼在4℃以下,易引起麻痹、强直和平衡失调;在长期低温(1℃以下)影响下,家鲤和野鲤鳃丝末端肿胀,这与温血动物的冻伤很相似。冻死的原因是受冻伤肌肉组织脱水。罗非鱼在11℃的淡水中发生继发性低温昏迷,直至死亡,这与血浆渗透压及钠、氯离子浓度降低,肾脏损伤等有关。当血浆氯离子浓度降到118毫摩/升时,出现初期的低温威胁——运动失去方向;当降到110毫摩/升时,鱼发生不可逆的继发性低温昏迷,此时肾脏的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显示明显的核分离,内浆网扩张及细胞浆囊泡增多,尿量显著减少。但鱼在水温11℃含有5%氯化钠的稀释海水中,并不发生血浆离子浓度的变化,以及与之伴随的继发性低温昏迷现象,血浆钠离子保持正常浓度,氯离子浓度虽然很低,但不低于120毫摩/升,能正常地经受严寒的广盐性鱼类具有阻止渗透压失调的机制,而热带的广盐性鱼类由于没有这种机制,它们对低温影响的唯一办法是迁到高盐分的水域中去。

[预防方法] 搬运时,苗种温差应小于2℃,成鱼温差应小于5℃。对不耐低温的种类,在温度降低前应移入温室。

食物缺乏引起的病害

一、跑马病

[病因] 鱼苗阶段如遇多阴雨天气,且水温低、池水瘦,经过10~15天后池中就会缺乏鱼苗的适口饲料,鱼苗围绕池边成群狂游呈现跑马状,称做跑马病。

[症状] 鱼苗围绕塘边缘成群结队狂游,像跑马一样,长时间不停止,最终因体力消耗衰竭而死。

[流行情况] 主要发生于体长在2厘米左右的青、草鱼苗,较大的鱼种和鲢、鳙鱼种较少见。

[预防方法]

1、鱼苗放养量不宜过密,草鱼、青鱼鱼苗在饲养10天后应投喂一些豆饼浆或豆渣等适口的饲料。

2、调节池水的浮游生物量,经常保持水中有鱼苗适口的饲料。

[治疗方法]

1、当发现鱼苗跑马病时,用芦席等隔断鱼的狂游路线,并沿塘边投一些豆饼浆、米糠等饲料。

2、将鱼转移到饵料丰富的塘内。

二、萎蔫病

[病因] 萎瘪病是由于鱼苗或鱼种放养过密,长期缺乏饲料,致使部分鱼得不到足够的饵料而引起的疾病,以至营养缺乏萎瘪致死。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枯瘦,头大体小,背似刀刃,往往沿池边迟钝游动,病鱼鳃丝苍白,呈严重贫血现象,不久就死亡。

[流行情况] 在鱼种培育阶段都可发现此病。

[防治方法] 掌握放养密度,适当稀养。重点掌握好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投喂饲料要做到“四定”,多喂营养丰富的饲料。

水生生物引起的病害

一、青泥苔

[病因和症状] 青泥苔系丝状绿藻——水绵(Spirogyra)、双星藻(Zygnema)和转极藻(Mougeotia)的总称。在春季随水温逐渐上升,青泥苔在池塘潜水处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细丝附着在池底或像网一样悬浮在水中。衰老时变成黄绿色,漂浮于水面,形成一团团乱丝。鱼苗和夏花鱼种往往游进青泥苔丛中被缠住游不出来而死亡。同时由于青泥苔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水质变瘦,影响鱼的生长。主要危害青鱼、草鱼、白鲢、鳙鱼等鱼苗。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生期5~9月。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可以杀灭青泥苔

2、在有青泥苔的鱼池,泼洒硫酸铜浓度0.7克/立方米,对杀灭青泥苔有效。

3、将生石灰研成粉末撒在长青泥苔的地方,在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强碱时,在高温下,青泥苔很快发白连根腐烂。

4、用马尾松叶汁杀青泥苔。每亩水面用新鲜马尾松叶20公斤,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浆汁25公斤全池泼洒,连续3天,疗效良好。

二、水网藻

[病因和症状] 水网藻是一种绿藻。藻体是由很多长圆筒形细胞相互连接构成的网状体,每个网孔由五六个细胞连接而成。由于集结的藻体像网袋,所以称为水网藻。鱼池中水网藻多的时候,似张在水中的许多罗网,大量地网住鱼苗。

[防治方法] 同青泥苔。

三、湖靛

[病因和症状] 由于池塘中有大量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和水花微囊藻(M.flosaquae)及其他蓝绿藻产生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铜绿微囊藻带有蓝绿色,水花微囊藻为淡黄绿色。这种藻类含蛋白质很丰富,但鱼类食后不能消化。特别是藻体死亡后,蛋白质很容易分解,产生羟基和硫化氢之类的有毒物质。这些毒素在水中积累多了,不仅能毒死鱼类,牛、羊等家畜饮了这种水,也能被毒死。如在1升水中有50万个群体时,可使鱼中毒,鳙鱼鱼种尤为敏感;若1升水中有100万个群体以上,则青鱼、草鱼、鲢鱼都可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微囊藻一般发生在盛夏初秋季节。它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和碱性较重的水中,当pH值为8~9.5,水温28~32℃时,蓝藻大量繁殖。此时可使鱼体硫胺酶活性增强,在硫胺酶作用下,维生素B1迅速分解,使鱼缺乏维生素B1,导致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系统失灵,兴奋性增加,急剧活动,痉挛,使身体失去平衡。

微囊藻大量繁殖时,漂浮在水面成翠绿色的水花和薄层,肉眼可见。

[流行情况] 湖靛以广东、江苏、浙江地区为严重,全国其他地区也有发生。发生期6~9月间。

[防治方法]

1、当微囊藻大量繁殖时,可用硫酸铜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7克/立方米,能有效地杀灭微囊藻。铜离子能很快与微囊藻的蛋白质结合,改变其原来的性质,微囊藻死后,要腐烂分解,但不会产生毒素。施药后应开启增氧机,或在第二天清晨加注清水,以免浮头。

2、在清晨藻体上浮积聚时,撒生石灰,连续2~3次,基本可将微囊藻杀死。

四、甲藻

[病因和症状] 该类病主要由多甲藻属(Peridinium)和裸甲藻属(Gymnodinium)的藻类引起的。它们的主要构造是细胞中部有一条环绕身体的横沟,将细胞分为上下两部分,在腹面下部有与横沟垂直的纵沟。两根鞭毛,有一根从横沟伸出,环绕细胞一整圈或一圈半;另一根从纵沟伸出至体外。细胞壁有的裸露,如裸甲藻;有的有甲板,如多甲藻。多甲藻为黄褐色,大量繁殖时,在阳光照射下反映出红棕色,俗称“红水”或“铁锈水”。裸甲藻为蓝绿色,它们都喜欢生活在含有机质多,硬度大,呈微碱性的池塘中,温暖季节较多。这两属甲藻中的一些种类,鱼食后不易消化。引起鱼类死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甲藻大量繁殖后死亡,产生甲藻素,使鱼类中毒所致。同时甲藻对环境的改变非常敏感,如水温、pH值的突然改变,都会大量死亡。

诊断鱼类死亡是否因甲藻引起,应检查和统计鱼类的消化道中的甲藻数量,然后作出正确判断。少量的甲藻对鱼类没有多大害处。

[防治方法] 发现甲藻大量繁殖时,立即进行换水,使池塘的水温和水质突然改变,抑制甲藻繁殖。如甲藻仍不死,可全池泼洒硫酸铜,使池中药物浓度为0.7克/立方米。

五、金藻

[病因和症状] 该类病主要由舞三毛金藻(Prymnesium saltans)和小三毛金藻(P.parvum)引起的。由于三毛金藻在池塘中大量繁殖后,分泌一种鱼毒素,可使鱼类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