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学习目的
1.理解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2.明确想象的概念和信息加工方式;
3.掌握想象的种类及其作用。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表象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具有直观性,但不及知觉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表象是综合了多次感知的结果,具有概括性,但不及思维,表象所概括的只是事物外部的共有属性。表象是记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并且在人们的行为决策和行为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2.表象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道,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的概括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表象的创造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3.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试图探明表象的贮存和复现的内部过程。
4.想象是人对头脑中的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首先具有形象性,它处理的是形象性信息而不是语词符号信息,是由已有表象加工改组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具有新颖性是指无论何种想象的结果,至少是想象者本人未曾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甚至是现实中不存在或不可能有的事物形象。
5.想象主要是通过分析综合,形成新形象,也就是从已有的表象中分析出必要的元素,按照新的构思重新组合。想象的信息加工有独特的方式,主要有黏合、夸张、典型化等非逻辑的方式。所以想象与思维不同的一个突出特征是非逻辑性。
6.由于想象的基本材料来自表象,而表象来自感知,所以想象仍然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7.想象具有代替作用,补充作用,预见作用,动机和调节作用。
8.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象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类。
9.无意想象分为一般无意想象和特殊无意想象。无意想象主要有代替作用。
一般无意想象是在清醒状态下,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
特殊无意想象是在不甚清醒的状态下,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包括梦、药物和疾病引起的幻觉和妄想等。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因部分脑细胞“工作”形成奇特的神经联系而出现的无意想象,具有逼真性和离奇性的特点。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做梦。幻觉是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感受到了该事物的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妄想是对某种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荒谬想象并且坚信不疑。幻觉可以在过度劳累和药物作用的正常人身上发生,亦可以在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身上发生,但妄想一般发生在患有较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身上。
10.有意想象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言语叙述或图形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换句话说,是将别人的词语组合或图样组合“翻译”成相应的表象组合,以形成一种他人已知个人未知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是人们取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方式,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补充作用。形成正确再造想象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词与实物标志的意义,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将个人已有表象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预见作用。发展创造想象的条件是:具有创造动机,有丰富的表象储备,积极的思维活动,灵感。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符合个人愿望、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不要求人马上付诸行动去实现,由此就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想,理想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推动、维持等调节作用。一种是不符合实际、不符合客观规律的空想,空想可以给人带来一时的心理满足(代替作用),但却会引出长久的失望和懒惰,对人不利。
11.想象与创造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因为创造是提供新颖的、首创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只运用以往的经验,固守旧有的思路是不够的,常常需要冲破传统观念的羁绊去奇思异想,从而为创造开辟一个新天地。而想象正是以它奔放不羁、异想天开的特点,使它在创造活动中具有独到的作用。
12.灵感是在创造活动中,新形象突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具有突发性、高效性的特点。但灵感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依赖于长期的准备性劳动,需要集中精力,避免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充分利用原型启发,保持镇定乐观的情绪状态。
四、重点难点分析
1.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
基本表象理论认为表象可以直接存贮于人脑中,并且可以在头脑中对它进行操作,这种操作类似于对具体事物的操作。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脑中贮存的信息可以是形象编码,也可以是语言编码,并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抽象的概念按一定关系组织起来可以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具体的形象又可以用语言的抽象形式贮存起来。如“一个大红苹果”,每个词都是一个抽象概念,但组织起来可以表示一个事物的生动形象;需要时,这个形象又可以用一句话保持在头脑中。
概念命题理论认为表象是以抽象的形式存贮,以形象的形式提取的。
2.表象与想象之关系
表象是在没有物体呈现的条件下,人们关于物体形象的心理复现。这种复现如果是主体感知过的事物的复现,称作记忆表象,它是记忆贮存和再现的重要形式。这种复现如果是对已有表象进行了加工改组,使已有表象组合成一种自己未曾感知过的新形象,则为想象表象。记忆表象是记忆的结果,想象表象是想象的结果。
因此可以说,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记忆表象,想象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组形成想象表象的心理过程。
3.想象与思维的联系和区别
想象与思维同属高级复杂的认识过程,它们都能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但思维是以组织起来的概念系统反映现实的,想象是以组织起来的形象系统反映现实的;思维从总体上说讲究逻辑性,而想象具有非逻辑性的特点。在需要运用高级认识过程解决问题的场合,当问题情境比较明确,条件比较成熟时,人们倾向于通过思维的逻辑过程解决;当问题情境明确性差,条件不够充分时,人们倾向于用想象的非逻辑过程解决。
4.睡眠与梦
睡眠:是与觉醒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十分重要。睡眠可分为五个阶段,两个时相。
梦大多产生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快速眼动阶段的梦一般具有形象、生动、离奇的特点。
梦有时也产生在慢速眼动睡眠阶段。慢速眼动阶段的梦概念性强,与现实联系密切。梦呓、梦游、梦惊也多发生在这个阶段。
梦是许多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有心理学家认为,梦也是人脑的一种工作程序,可对人白天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和贮存,甚至可以在梦中进行信息加工和创造活动。也有心理学家对梦境的心理象征意义和治疗意义非常关注。
5.创造想象中的原型启发
从其他事物引起联想,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称为启发,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
原型与创造物之间虽有某种相似性,但需要人长时间的准备并处于不紧张的思维状态才能发现这种相似性,从而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