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章学习目的
1.明确言语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明确研究言语的意义;
2.掌握言语的种类及特点;
3.初识乔姆斯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
4.了解言语感知、理解、表达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二、本章基本结构
三、本章学习要点
1.语言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人的一切心理特点都是在语言参与的基础上存在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弄清语言本身的获得与运用过程,也就是弄清言语活动的规律,对于揭示人心理活动的规律具有理论意义。
言语活动又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基础,人们凭借言语活动,才能进行交往、学习和工作,因而弄清言语活动的规律,对于提高人在实践活动中的效能具有实践意义。
语言学和心理学都研究语言,但两者的研究任务是不同的。语言学研究语言这种符号系统形成、演变的规律和内部结构的规律;心理学研究语言这种符号系统是如何被人掌握和运用的,即人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的心理活动规律。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音、义统一的全民性交际工具。语言以词为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构成短语和句子,可标志事物及事物间的复杂关系,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交际工具。
言语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不光具有社会性,还具有个体性,它是在个体身上进行的活动,包括言语的感知理解和言语的表达两个方面。前者指人理解别人说出或写出的语言,后者指自己说出或写出语言。人在思维时还伴随有不出声的内部言语。
语言和言语虽含义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离开了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就不能正确有效地进行言语活动;而离开了言语活动,语言的社会职能也无从实现。
3.语言和言语互相依存,实现着语言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保存、传授和领会社会历史经验;人际交往和思想交流;实现抽象思维和行为调控。
4.因为言语离不开语言,所以要揭露言语活动的规律,需了解语言的结构。美国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乔姆斯基的句子双重结构理论在语句水平上对句子的结构成分和构成规则做了深入探讨。
5.言语活动具有目的性、离散性、开放性、规则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等特点。
6.言语活动通常分为两类: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又包括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从言语发展的角度讲,外部言语的发展早于内部言语,而外部言语中又以对话言语产生最早。从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的关系讲,内部言语的发展离不开外部言语作基础,而外部言语的顺利进行也依赖于内部言语的调节。
7.各种言语活动的特点不同。口头言语中的对话言语是处在一定情境中的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进行交际时的言语活动,具有情境性、简略性、相互支持性、反应性等特点。口头言语中的独白言语是个人独立进行的、要讲清某种思想、观点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具有自我支持性、开展性、计划性等特点。书面言语是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借助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言语活动,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等特点。内部言语是一种非交际的、在头脑中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活动,常常表现在思维活动中,具有隐蔽性和简略性。
8.言语活动的生理机制包括两部分。一是发音机制,即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的活动及作用。二是中枢机制,即言语感知、理解和表达的脑机制。其中布洛卡区、威尔尼克区、角回是重要的言语中枢,大脑左半球一侧优势主要体现为言语活动的优势。
9.言语的感知指对口语和书面言语形成感知印象。影响口语感知的因素主要有:语音类似感,语音强度,噪音掩蔽,上下文或语境、句法、语义的作用。影响书面言语感知的因素主要有:单词的部位信息,字词的使用频率,笔画数量和字形结构,语音的作用,上下文的作用。眼动研究是研究阅读的重要手段。
10.言语的理解就是揭露言语的意义。言语理解是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换,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知觉阶段、解析阶段和应用阶段。
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有:语言知识,语境,句子和课文的结构,特定的生活经验等。在阅读中,阅读者拥有的非视觉信息(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语义学知识和相关的知识经验)愈多,理解就需要愈少的视觉信息(当前言语材料的输入信息)。
11.言语的表达指说出或写出语言影响别人,包括说话和书写两种方式。言语的表达是由语言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这个过程包括四个阶段:选择意义阶段,句法结构产生阶段,产生语音、字形阶段,运动阶段(说出或写出)。
影响言语表达的主要因素是:表达者言语活动的目的和动机,表达者对情境的分析和对接受者的了解,表达的技巧,有关的记忆贮存等。
四、重点难点分析
1.乔姆斯基的心理语言学理论
(1)理论要点。
①先天生成理论。
乔姆斯基认为言语的获得主要是由于人类的先天因素决定的。在他看来,只有人才具有高度发达的言语交际系统,儿童生来就有一种语言获得装置或拥有一种“普遍语法”,儿童借助这种语言天分,再经语言实践,很容易获得周围人们所说的某种语言的具体规则,并用这些规则去创造新的句子。任何一个正常的新生儿,处在任何一种语言环境中都能很快地学会当地语言就是证明。这种与生俱来的语言潜力出生之后发展很快,青春期后发展变慢。
乔姆斯基也看到了后天语言实践的作用,提出先天的语言装置如果没有后天经验的激发是静止的,愈时激发是困难的。
儿童是怎样利用语言获得装置获得言语交流的具体规则的?乔姆斯基提出了句子双重结构理论和语法规则理论。
②句子双重结构理论。
乔姆斯基对句子的结构成分和规则进行了句法分析。提出句子有两个结构层次: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表层结构指实际看到和听到的句子形式,深层结构指表达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表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形式,深层结构决定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只有一种表层结构和一种深层结构,而有些句子则是同一深层结构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述,或同一表层结构表达不同的深层含义。
③语法规则理论。
乔姆斯基还提出了一套语法规则来描写句子的结构。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
短语结构规则是通过各种短语或词的组合而形成句子的规则。如一个句子(S)可以由名词短语(NP) 动词短语(VP)构成,一个名词短语又可由冠词(Art)(或其他修饰或限制词) 名词(N)构成,一个动词短语又可由动词(V) 名词短语(NP)构成……按照这些规则,可以构成一个句子的树形图。
转换规则是说明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转换关系的规则。例如,我们可以把句子“那个男孩弄破了这个气球”转换成为“这个气球被那个男孩弄破了”。这种转换关系可以用被动的转换规则来描写。
通过转换规则,相同的深层结构就可以用不同的表层结构表达出来。
简而言之,按照短语结构原则可以将短语构成句子,运用转换规则可以实现句子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互换。儿童凭借自己天生的语言天分,在后天的言语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用短语规则和转换规则,透过别人语言的表面形式了解其深层含义和将自己的深层意思用不同的表面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实现了由有限的字词领悟出丰富的理解,由有限的字词创造出无限的句子。
(2)评价。
乔姆斯基心理语言学理论,特别是他的句子结构理论和语法规则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语言构成和言语活动内部过程的理解。近30年来,大量关于言语习得、产生与言语理解的实验研究,都和他的理论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2.言语活动中的两种加工
自下而上的加工:对当前的言语信息进行的加工。可以循着语音、语调、语句、字形、词序、语法、布局谋篇的章法的顺序进行逐步深入的听与读的理解;亦可循着音素、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的顺序进行说与写的表达。
自上而下的加工:在原有的相关经验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进行的加工,从而迅速地达到对输入言语信息的深层理解,或将自己内在的思想感情准确、感人地表达出来。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在言语活动中常常是同步进行和相辅相成的,这两种加工的水平决定着人言语活动的成效。
3.言语理解
言语理解是人们借助于听觉或视觉的语言材料,在头脑中建构意义的过程。言语理解有三级水平:理解构成句子的最小意义单位――词,理解短语和句子,理解言语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以及某些话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词汇理解: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语音或词型信息,在头脑中揭示词义。单词的部位信息、字形结构、笔画数量(或字母长度)、字词使用频率、语音、语境、语义等都是影响词汇理解的重要因素。
句子理解: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的语义。句子类型、词序、语境、句法分析影响着句子的理解。
寓意理解:语言理解的最高水平,是在字词、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解释话语的深层含义、言外之意。影响因素有推理、语境、图式。
部分概念的含义:
语境――言语交际的环境。从广义上讲,它指言语活动所处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场合、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从狭义上讲,语境指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和口语的前言后语。语境的重要作用是提供一般性的知识背景,帮助人们迅速、准确地理解语言。
图式――人们对较大的有组织的知识经验的贮存和表达方式。分为客体的图式和做事的图式两种。客体的图式如人们关于房子、动物、古玩的图式,做事的图式如人们关于进餐馆、去医院看病、计算机操作的图式。在一定意义上,图式构成了人关于世界的事实的和实践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对人的言语活动(理解和表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4.言语表达
相对于言语理解,言语表达更具有主动性和难度。从主动性上讲,以词汇为例,能听懂和看懂别人的语言,只表明个体掌握了消极词汇;能熟练地说出和写出这些词汇,才能说个体掌握了积极词汇并主动地用于交际。从难度上讲,言语理解是从语言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的转换,人们可以利用较多现成的语言线索达到理解,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容易做到相辅相成;言语的表达是由语言的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人们必须用自上而下的加工(构思)来统帅自下而上的加工(说出和写出),对人思维的逻辑性、创造性以及了解和适应受众的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