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心理健康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一个孩子不仅要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心理健康才能以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适应社会,最终成为对社会又用的人才。所以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千万别用您错误的教育方式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
011、强迫服从教育
【开门见山】
每个家长都应该听过这样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教育孩子是同样的道理,强迫孩子服从是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长经常拿成人主义去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根本原因,如果做法不当,就会出现揠苗助长的弊端。
【引以为戒】
镜头一:一个初中生给编辑部的来信:张老师:您好!
最近我一直在收听您的节目——《成长与烦恼》,听的次数多了,对您就产生一种依赖感,我发现我现在有严重的心里障碍。虽然没有看到过您,但是我感觉您是一位高明的心理医师,更是值得倾诉的朋友。
小的时候我过得无忧无虑,很幸福。可上了小学以后,妈妈对我的要求就越来越严格了,经常强迫我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在父母眼里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我想把所有的事情做好,就强迫自己服从父母,渐渐的我觉得自己得了点强迫症。我一做好作业,就把书本理上好几遍,然后把往一个小柜子里一塞,“乒乒乓乓”柜子的门都要关好几遍,我感觉只要是妈妈的要求就要做好。我读初二了,压力越来越大,妈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常说“你一定要怎么怎么样”。当然,在这种思想的压力下,我自己强迫自己要做到最好。终于在初二上学期前我一直保持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但是初二下,我开始精神不振,压力越来越大,妈妈的凡事都力求完美的思想让我透不过气。我知道自己慢慢的得了强迫症,我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经常自己给自己做劝导工作,但是效果时好时坏,我现在整个人就像是被操纵的机器人,很麻木,每天心不在焉,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越想心理压力就越大,有时甚至想去死,就可以一了百了,又怕父母伤心,我现在很矛盾。
其实在学习生活中,我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听话的孩子,父母要求的我一定会去做,即使我不喜欢他们强迫我我还是会去做,可是我现在受不了了,我一直都把父母的话当作圣旨,我的命运完全不是我自己操纵的,我现在很痛苦。张老师,您要帮助我,期待您的回音!
苦恼男孩
2008年5月7日
镜头二:小惠的妈妈性格内向,不爱交流,同小惠在一起话也不多。她是会计,工作认真,但总怕算错账,经常再三地核对,其实她已经做得非常好了。她对小惠要求也很严格,经常强迫小惠把作业检查一遍又一遍。小惠天资聪颖、学习成绩始终很优秀,运动、绘画等方面也都表现不凡,领悟力很强,但她在妈妈给的压力下并不自信,也并不觉得这些是她的优势,因凡事追求完美而总害怕自己做不好,常被这样那样的烦恼所包围。
小惠的爸爸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不只对家人挑剔,对下属同样很严格、好批评,自己的人际关系就有问题;在他的自我约束中,也能看出对自己的不满意。小慧对自己的不接纳、完全的自我否定也由此而来。
【专家点评】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识水平大大提高,独立意识会越来越强,孩子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想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不仅是孩子长大的标志,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但是很多家长强迫孩子服从教育,会使孩子失去在实践中锻炼的机会和辨别能力,对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都是一种压抑和打击。
如果家长长时间强迫孩子服从,那么将使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选择权受到限制,孩子长大后就会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思考能力,遇到任何事情都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变得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难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心里,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意愿。我们也经常会听见有些父母在叱责孩子时说:“难道连我的话你都敢不听了?”这也许是父母面对孩子不听话时,气得没有办法才说出的话。父母把这样的话当作管教孩子的最后的武器。这是一句带有强迫性质的话,不允许孩子讨价还价,甚至还带有威胁性,孩子必须服从。如果孩子很小不懂事,听了会产生惧怕心理,也会因此屈从,成为一个听话的机器。而且,如果家长的强迫与孩子的独立意识产生矛盾、冲突,孩子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公开和父母对抗。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发展。
那么家长在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呢?下面将给出具体建议。
【教子有方】
1、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孩子的智力和和心理发育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强迫服从教育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
2、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心理,明白孩子喜欢做什么,根据孩子的兴趣发展,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3、耐心的解释。
有时家长为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孩子小不理解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做的是耐心的和孩子解释,直到孩子明白为止。
012、不让孩子独立应付危险
【开门见山】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家长十分重视孩子独立应对危险的能力。在这种观念教育下的孩子有很强的自理能力。比较而言,在中国,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无处不在的。孩子面对的危险困难全部由家长代劳解决。那么试想若干年以后,中西方的孩子会存在多大差距是不言而喻的。不让孩子独立应对危险,孩子本身也将失去生存能力。
【引以为戒】
镜头一:在中国南部有这样一个小渔村,村子面朝大海.海水和沙滩给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大海是渔村所有人的衣食父母,但是海水有时也会吞噬人们的生命,把悲伤带村里的渔民们。村里有一人家,老汉姓王,天遂人愿,老来得子。孩子五六岁的一天,王老汉发现儿子跟着村里的大孩子到海边戏水,他的心都揪紧了。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万一被淹死了,此恨何时了,于是王老汉狠心打了儿子.接着把儿子关起来,甚至不许他饭吃,不管怎样就是不让儿子踏近海边一步。儿子听着别的孩子们呼朋引伴的朝海边走去,有时也禁不住诱惑想出门.然而,父亲寸步不离的看管让他无法摆脱。儿子10岁那年,滔天的洪水漫过了渔村,村里其他的孩子都在大人的帮助下死里逃生。然而他的儿子却在呛了几口浊水之后,加上恐惧.死了。
镜头二:我曾向儿子许诺,如果他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能考到前五名,就带他去看大海,让他在海边玩个够,结果儿子为了这个奖励,特别努力地学习,终于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许下的诺言,我特意跟公司请了一周的假,带儿子去看大海。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带着儿子来到他梦想中的海边,儿子开心地又蹦又跳。一会儿玩在沙滩上奔跑,一会儿又跑去拾贝壳……玩得不亦乐乎。
附近还有很多跟家长一起来玩的孩子们,儿子很快和他们玩到了一起。不一会儿,一群孩子都脱下了脚上的鞋子,光着脚走进了水里嬉戏,我没有阻拦儿子,只是看着他在海里玩。这时刚来的一个小女孩儿看见孩子们都在海边的浅水里玩耍,就想去和他们一起玩。她和父母说:“爸爸、妈妈我也想试试。”说着就准备脱鞋子下水,这时,妈妈大叫着把孩子拉了回来。
“不准玩水!那多危险啊!”妈妈立刻板起脸来教训起了小女孩,小女马上抽头丧气地跟着妈妈走开了,还时不时地回头看在海边嬉戏的孩子们。
【专家点评】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多的担心和过分保护,不让孩子独立应对危险。魏源曾在他的《天演论》中写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的浪潮在不断冲击人们的生活。危险无处不在,那么如果21世纪的孩子们如果没有单独应付危险的能力,将会失去生存的本领,最终被社会淘汰。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时间久了,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家长不放手孩子,不让孩子独自面对困难和危险,那么,孩子长大后势必会于是胆怯,依赖性特别强,最终导致孩子的自我意识薄弱。
其次,家长从小就庇护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下生活,孩子将来长大了就没有危险意识,当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束手无策,任凭危险伤害,最终导致孩子无法独立走上社会。
每个孩子都是社会的希望,都可能是奇迹的创造者,这关键在于家长从小的培养,家长必须让孩子从小学会独立面对危险的能力,并不断的鼓励孩子独立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危险和挫折,这是孩子成功的必经之路。父母应该把眼光放长远,要知道孩子不经历风雨的洗礼,永远见不到美丽的彩虹;不经历时代浪潮的洗礼,永远无法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所以家长应该尽早看到不让孩子独立应对危险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对面对此问题的家长们,笔者将给出几点建议供参考。
【教子有方】
1、给孩子一次风餐露宿的经历。
家长应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风餐露宿的活动。不要怕孩子辛苦。这些活动能开阔孩子的视野,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自理能力。
2、同孩子一起面对危险。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去面对困难和危险,不要把所有的路为孩子铺好。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3、做孩子的向导。
孩子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事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做。控制自己对孩子的无微不至,做好孩子的向导,告诉孩子应该怎样面对困难,让孩子独立面对困难和危险。
4、让孩子有危险意识。
让孩子有危险意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成长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要勇敢去面对困难而不是逃避困难。时时刻刻提醒孩子现实社会的残酷和竞争的激烈,让孩子有危险意识。
013、不经意的心理虐待
【开门见山】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不懂事、更不懂人格和尊严,所以在待孩子的态度上很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考虑后果。家长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是在对孩子实施“心理虐待”。遭受到心理虐待的孩子容易误入歧途,甚至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
【引以为戒】
镜头一: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游戏时,其中一个孩子突然自己跌倒了,但是却打小报告说:“老师,XXX打人!”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对XXX说:“你又打人了,你到小班去吧,现在大班不要你了!每次闯祸的都是你”教师死命的拖着这个孩子往外走。
镜头二:午睡时,XXX翻来覆去没睡着。老师说“XXX,怎么还不睡,怎么你就不能安安分分的躺在床上呢,老是这样动来动去,难道你有多动症?从开学到现在你就没睡着过!”
镜头三:课堂上,某个小朋友乱插话。下课后老师说“你现在讲吧,给你时间讲!为什么不说话了?哑巴了?以后其他小朋友都不要理他,让他一个人说个够。”
镜头四:曾经见过一个孩子,很可爱,很聪明,我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他大约6岁,也不怕生,很活泼的围着我阿姨长阿姨短的说个不停,我也喜欢他。因为小时候问及父母自己是怎么来的时候,父母总说是桥底下捡来的,记得当时自己为此担心了很久,后来才知道,我们这一代的人,似乎在父母嘴里都是垃圾堆、桥下、草丛等等地方捡来的,我便逗他说,“宝贝,你要乖乖哦,你是你爸妈在大锅里抱来的,不听话会送你回去哦!”谁知他眼睛一瞪,大声说:“阿姨羞羞脸,骗人,我是妈妈生出来的,就像树上的苹果一样,结在妈妈肚子里,然后等我成熟的时候,爸爸想我了,我就出来了。”小孩子不会拐弯抹角,觉得错了就是错了,当时就会指出来,得理不让人,大家也没有在意,更是觉得他聪明可爱。
后来再见到他,已经是2年以后的事情了,孩子见了我也不打招呼,径自躲回了房间,不复当年的活泼,我很奇怪,问了他妈妈,他妈妈神色凄楚,让人心酸。前面说了,孩子很聪明,朋友夫妇学龄前教育的很好,上学后,他的班主任上课有时候会发生口误,孩子当时就会指出来老师哪里哪里错了,或许是次数多了,老师觉得颜面无光,便有事无事的针对他,抓住孩子的缺点和错处不放手,甚至当众贬低、侮辱他,还处处压制他的优势发展,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渐渐的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了。
【专家评论】
所谓心理虐待是指家长或教师有意无意、或隐或现地行为在孩子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当这种伤害达到一定程度,就称之为心理虐待。家长对孩子的心理虐待会造成以下不良影响:
1、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
家长有时会因为工作压力、社会压力等原因常常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就算是偶尔和孩子在一起,可能又因为工作而摆出一副冷面空,对孩子视而不见、嘲讽、挖苦、揭短、羞辱、轻视等心理虐待,都会扼杀孩子积极向上的天性,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残酷摧残不,给孩子心里留下了伤疤。受到心理虐待的孩子会出现性格孤僻、能力较差、不爱听话。
2、恐吓造成孩子心理恐惧
大多孩子天生是调皮好动的,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些家长对无心犯了错的孩子不进行正当的心理教育,反而恐吓孩子“再不听话就怎么怎么样”,吓得孩子茫然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孩子会对所有东西失去兴趣,形成胆小怕事的性格。
3、责骂损伤孩子自尊心
家长不分场合的谩骂孩子也是心理虐待的一种体现,不仅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在同学面前孩子会感到无地自容,也会让孩子成为同学的笑柄。最终会导致孩子自暴自弃。
4、导致孩子抑郁。
经常遭受心理虐待的少年儿童与快乐无缘。处在成长中的儿童,心理脆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灵易受创伤且不易愈合,而且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疾病(焦虑、恐惧、孤独症)和各种行为问题(逃学、离家出走)等,对人冷漠、警觉和自卑,脾气古怪,成年后也难与他人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严重者会导致抑郁症、心理变态等。
【教子有方】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自信心的。他们需要父母的关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至关重要。
2、家长自我情绪的调节
面对众多压力,家长不要在孩子身上发泄,要环节好压力、调节好情绪。保证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做到理智、心平气和。
3、给孩子多一分鼓励多一份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