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教子不可忽视的101个误区
29310300000025

第25章 该花就花,不该花也花(4)

镜头二:蒙蒙的父母是卖蔬菜和水果的,两个人每天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干活。目标只有一个,不让孩子再像自己小时候那么遭罪。蒙蒙也是个听话的孩子,什么事情都不让父母操心,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家长因此对女儿更是倍加宠爱,她要什么给买什么,从来不让孩子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孩子读高中了,花费越来越大,夫妇俩挣的钱除去交房租、水电费和各种税,所剩寥寥无几。为了省钱,俩人商量让女儿在学校里住。这样不仅孩子不用每天来回坐车耽误时间学习,还可以省钱。父母退了原来的两居室,在小店里隔出一点儿仅够睡觉的地方。把省下来的钱都给孩子了,让孩子在学校吃好喝好。

一个周末,蒙蒙放假回家,和妈妈说想去商店买衣服。妈妈没说什么告诉爸爸看好店。自己陪着女儿去了附近的商店。母女俩逛到一家精品店门口时,蒙蒙一眼看见了一套很漂亮的衣服,兴奋地对母亲说:“妈妈,给我买这个衣服吧,我很喜欢。”说着就叫服务员,然后拿着衣服走进了试衣间。妈妈了这套价格不菲的衣服,想想自己手里的屈指可数的钞票,犹豫了,想和孩子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一狠心还是给孩子买下了。

【专家点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这首诗,相信每个人都能倒背如流。但是现实生活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又有几个家长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呢?只知道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要什么就给什么,从来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在孩子的意识里面根本就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有需要的时候就和父母要,他们觉得要多少有多少,一点也不知道节省、不知道爱惜金钱。家长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会使孩子养成以下不良习惯:1、花钱大手大脚

现在孩子是家里的宝,家长会把自己用血汗换来的钱毫不吝惜地全部花在孩子身上,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孩子能学好习,考出好成绩,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所以根本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不告诉孩子钱到底是怎么赚来的,孩子要家长就给,也不管孩子怎么花。久而久之,孩子乱花钱的行为就会根深蒂固。

2、盲目与人攀比

家长不从来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要什么买什么,孩子看见别人有的,自己就想拥有,一味地向家长索要,根本就不会考虑家里的经济能力是否能够承受,进而产生一种盲目攀比的心理。

由此可以看出,家长不告诉孩子赚钱的辛苦,对孩子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其实,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父母会赏识孩子大把大把地花钱,家长想要杜绝这种结果的产生,就要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源,赚钱的辛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子有方】

1、教育孩子认识金钱的价值

父母在带孩子上街购物时,孩子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会向父母索要。当孩子要玩具的时候,家长要耐心地告诉孩子,买玩具的钱供全家人吃一天的饭。让孩子认识到金钱的价值。

2、让孩子了解家庭的收支状况

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家里收入是多少,有哪些支出,家庭的经济压力有多大。告诉孩子,钱是用劳动换来的,父母不是“银行”,想要多少提多少。这样做可以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带孩子到自己工作的地方体验

许多孩子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花钱如流水。家长要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可以带孩子到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亲身体会到钱是用血汗换来的。

062、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

【开门见山】

“金钱奖励”是一把双刃剑,家长如果把握得当,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前进的动力,但是如果把握不当,就会伤害到孩子。家长如果经常用金钱来奖励孩子,一旦有金钱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时侯,那么前面的在金钱刺激下的取得成绩一去不复返,全部化为乌有。孩子的正确行为也将自动消失。家长的这种采用金钱方式奖励的做法还将对孩子的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引以为戒】

镜头一:7女儿的爷爷向我投诉,说她在家里不仅不听话,还经常玩得不吃饭。还和我讲了一件让我无语的事:前几天公公对女儿说:“只要你下次考试有一门得一百分的话,就奖给你一元钱。”女儿满口答应了。隔天女儿跑去跟爷爷说:“爷爷,你看我考了一百分”,爷爷有些疑虑,就说要去问老师证实,女儿不说话了,后来坦白说:“那个一百分真正自己得的,是我自己用红笔批的。”

镜头二:小林4岁多就表示出对钱的喜好。妈妈说,发现女儿的这个特点后,她在以后的教育中,就常以钱为“诱饵”奖励女儿。当女儿完成了父母交代的任务,就奖她一块或两块钱不等,小林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做家务事带劲多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出现了一些让妈妈头痛的问题,比如女儿学会了讨价还价,有时候会嫌奖的钱数目少,而且别人不能动她的钱。而且女儿不允许父母干涉她如何花钱。为此,林妈妈曾有意识地引导着女儿如何花钱。一次,班里一个同学的妈妈生病了,林妈妈让女儿去捐钱,但女儿不肯,她说,“我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为什么要捐给别人呀?”

【专家点评】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给爸爸捶捶肩,给你一块钱”“去,给爸爸买盒烟,剩下的零钱就给你买糖吃了”,这种金钱奖励的方法是错误的。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金钱奖励法”确实在某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劳动和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赚钱不容易,鼓励他们通过劳动赚取回报,这无可厚非。但是,单纯的“金钱奖励”法只能收到短期效应,容易使孩子变得功利,“财迷心窍”。另外,有些孩子还小,根本不懂得怎么存钱花钱,可能出现乱用钱的情况。因此,从长远来看,单纯用钱来满足和激励孩子,会导致孩子因此说谎,对孩子的成长健康是不利的。

有些家长给孩子的金钱奖励太多了,从生活到学习,不停地给予金钱奖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努力的“唯一”目标是为了奖励,这样其实对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很不利。如果有朝一日,奖励没有了,恐怕孩子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就没有“奔头”了。如果家长一味地用金钱奖励孩子,那么孩子认为可以轻易地得到金钱,奖励对孩子就失去了吸引力,奖励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或不存在了。

家长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会让孩子失去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成买卖和雇佣关系,对亲情意识淡薄。

家长经常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会整天围着钱转,变得越来越势力,自私,只知道钱能用在自己身上,变得如同巴尔扎克笔下的吝啬鬼一样吝啬。

此外,家长倘若让孩子养成为了金钱才去学习或者做事,那么孩子就永远不会体会到出色完成一项任务之后的激动和兴奋;同时,孩子也不会成长为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等高尚品质的人。

综上所述,家长不要一味地采用金钱方式奖励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奖励孩子,对于此笔者将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教子有方】

1、适当地给予精神奖励。

建议家长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以免造成孩子“为钱而怎么做”“为父母怎么做”的心理。家长如果希望孩子努力学习,建立良好品质,更不能一味地用金钱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适当的精神奖励要比物质奖励更重要。

2、可以适当地用物质代替金钱奖励孩子。

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奖品应当是孩子的必需品,如玩具、书画、水果等,不能只为了刺激孩子而不顾孩子是否需要滥发奖品,如为了让孩子睡觉,在睡觉前给他糖吃等。

3、用其他方式奖励孩子!

当孩子学习成绩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地给予赞美,对孩子说:“宝贝!你真棒!”;当孩子在生活中帮助父母做家务或是买东西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