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常犯的错误
很多孩子从小就喜欢质疑、问难,喜欢恶作剧,甚至有破坏行为,其实这就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如果家长限制过多就会导致孩子长大后缺乏创新意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独立生存的基础,如果家长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那么孩子将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淘汰。
043、不允许孩子质疑、问难
【开门见山】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这是很有道理的。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懵懵懂懂地开始接周围的世界,再到逐渐认识世界和参与到生活中,会向父母提出无数个“为什么”。在生活中也会碰到很多孩子面对家长的做法说“不”,有些父母会对孩子不予理睬,有时更会教育孩子不要胡思乱想,其实这些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完全错误的。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如果强行不允许孩子提出疑问,会导致孩子丧失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引以为戒】
刚吃过晚饭,电话就响了。妈妈一听是少年宫的美术老师,马上高兴地问:“是不是女儿比赛获奖了?”可接着,妈妈马上就默不作声了,只是在听老师说。挂上电话,转过脸来,妈妈的脸已经由晴转阴了,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对女儿说:“你的胆子越来越大了,妈妈的话都敢不听,老师的话也不听了!”
原来,几周前淳子要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绘画比赛。老师和妈妈都让她画在学校得奖的那幅“大漠如雪”,获奖的把握更大一些。可淳子问:“为什么要拿这幅呢?这幅画在学校已经得了奖,我想画一幅新的。”妈妈说不许问为什么,妈妈和老师一致认为你应该用这幅画,淳子当时也没有争辩,但真到比赛的时候,淳子没有听妈妈的话,按自己的主意做了,结果却因为准备不足没有拿到名次。
在电话里老师虽然没有指责淳子,但妈妈还是听出老师有几分惋惜。妈妈既为淳子遗憾,也觉得很对不起老师含辛茹苦地教导:“你就这么任性!平时,你总是不停地问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些小事不听也就算了。参加比赛这么大的事情,你也敢先斩后奏!这回知道后果了吧。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质疑我的决定,自作主张……”
听到没有获奖的消息,淳子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可听了妈妈的话,却还是坚定地说:“我要按自己的想法做,就算是因为没听您的,没拿到名次,我也认了!”说完打开门跑出去了。
【专家点评】
有时,很多家长因为经受了一天的工作压力会对孩子的质疑表示出不耐烦。因此,他们经常不予理睬孩子的问题,对孩子的“为什么”也只是简单地搪塞而已,并不会耐心地向孩子解释到底是为什么。更有甚者感到孩子的问题太多,很不耐烦,就训斥孩子,教育孩子以后规规矩矩地,不要再对任何事情提出疑问。
其实,这些家长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告诉孩子“一次不行,就来第二次,二次不行,就来第三次……吸取失败的教训比成功的经验更为可贵,不要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研究表明:“大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质疑中发明出来的,孩子经常提出疑问,说明孩子可能具有创新意识,这样的孩子与一般孩子的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惯于发散性或者逆向思维,所以他们的问题会特别多。看见什么都想为问什么,甚至想说出自己的看法。例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后,提出为什么苹果不是飞向天空呢?经过研究思考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莱特兄弟看见鸟儿在天空翱翔,提出人为什么不能飞上天空的疑问,经过长期的试验,制造出了飞机。李时珍曾对古书上说的大豆能解毒产生过疑问,于是他给狗吃了毒物,再吃大豆,结果狗死了,说明大豆并不能解毒。后来,他锲而不舍地又做了不少试验,才发现大豆要加上甘草才能解毒。这些在质疑中发明创造的例子不胜枚举。
家长不允许孩子质疑、问难,会导致孩子思维严重受限,阻碍智力的正常发展;也会导致逆向思维和求异能力受限,缺乏创造力。
综上所述,家长应对此问题予以重视,下面给面对此问题的家长们提出几点建议。
【教子有方】
1、引导孩子提问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不仅在学习中提出疑问,还要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娱乐中发现问题。孩子提出问题后,让他们独立思考,尽量让他们自己分析解决。例如:周末要全家人要野餐,家长可以让孩子去策划,在这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让孩子考虑用什么办法解决。野餐中要穿插什么活动,让孩子分析道理何在。家长再根据孩子提出的疑问给予具体分析解答。
2、启发孩子
家长要启发孩子独立地思考问题,对同一个问题寻找多种答案。然孩子自己阐述最满意的答案理由,家长根据实际情况客观地给予评价。对子女能提出各种各样的、新奇的、意外的、综合的、策略性的答案要予以激励启发。
3、鼓励孩子开发想象力
家长要鼓励孩子善于联想,开发想象力,联想是发明创造的原型。家长要尽量丰富孩子的想象力,父母要尽量扩大子女的知识面和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把知识与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概念性的东西与实际的东西结合起来。多让孩子接触社会,融入大自然,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开发智力,从而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延伸知识面。
044、无视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
【开门见山】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成为“小神通”,经常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来开发他们的智力,孩子接受了各式各样的说教训练,不可否认这样做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但是家长却忽视了日常生活中对孩子智力的开发,从来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孩子的衣食住行家长一手包办,孩子从来没有机会体会生活中的琐碎事情,干瘪的说教替代了孩子鲜活的生活,他们失去了日常生活中开发智力的机会,给孩子智力的正常发展带来了不良后果。
【引以为戒】
镜头一:曾经有一个女孩被送到幼儿园时才三岁半,她不会开口说话,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曾一度被怀疑为“孤独症”。但是到医院检查并没发现有什么病症,而且父母也说她出生时非常健康。原来是她出生5个月后父母均下海经商,迫于无奈把她托付给农村来的一位老太太抚养,老太太平时很少带孩子外出,又不爱说话,很少和孩子对话。入托时才发现孩子存在上述问题。为此她的父母急得焦头烂额,四处求医,放弃了生意,亲自教孩子说话和唱歌。虽然到6岁时,她已经能说话和唱歌了,但和同龄孩子比还是相差甚远。实际上这完全是因为父母无视孩子小时候的日常语言和交流环境造成的。
镜头二:有一位2岁半的小男孩,因走路不稳,不会跑也不会跳,被怀疑“脑瘫”来就医。父母说他出生时情况也很好,医生为孩子做了身体检查,没有查处出“脑瘫”的神经症状。经调查发现,孩子家中有父母、祖父母和保姆5人,共同照顾这个男孩。他们对他保护过度,从孩子出生就经常抱着他,深怕他摔着,很少让他下地自由活动,孩子平时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造成孩子的运动能力落后。
【专家点评】
让我们先来看看孩子大脑发育的秘密吧!孩子从呱呱坠地到步入青春期之间,是各种能力突飞猛进发展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孩子的智力发育。大脑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孩子刚出生时大脑重量为370克,过不到一年脑重量就会增加一倍,大多数孩子在2岁末时,脑重量会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之多。孩子智力发育一小部分是归功于遗传基因,一大部分要归功于日常生活中的开发,外在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1、家长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一心想为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把精力都用在了挣钱上,他们以为给孩子足够的零花钱就能代替给孩子的爱,因此很少花时间陪孩子,教育孩子更谈不上了,请个保姆是可以照顾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孩子的心理发育和智力发育无疑会受限,亲子沟通和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便无法正常实施。
2、忙于给孩子培训补习
有些家长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不惜重金给孩子报这个培训班、那个补习班。一心想为孩子创造一个一流的学习环境,可往往适得其反。孩子正处在发育阶段,智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还比较脆弱,对知识和环境的接受力也有限,因此,过分地关注这些智力开发培训,反而阻碍了孩子在日常生活的智力正常发育。
3、家长事事代劳
日常生活中,会出现很多这样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让孩子自己做,孩子的一切,家长都一手包办,孩子会因此散失动手能力,这些不科学的方法,都将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受限。
那么,无视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呢?
有上述两则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忽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智力开发,导致孩子的智力不能正常发育,甚至连话都不会说,路都不会走。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上和一般的孩子是有差距的,长大后智力发育也不健全,可能会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子有方】
1、在做事过程中开发孩子的智力
日常生活中,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要尽量放手让孩子去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做事的方法,感受其中的乐趣,等他们做完了再告诉他们可以使用的最佳方法。难说他们能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体会到做事的方法,同时还能开发孩子的创新能力,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发育。
2、鼓励孩子积极动脑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用干瘪的说教去教孩子,尽量让孩子自己多动脑筋,寻找解决的办法,这样对孩子的智力开发是非常有利的。
3、多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玩游戏
父母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多和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合作、互动、组织能力。多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让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适当地让孩子玩游戏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全面开发。
045、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家孩子的短处
【开门见山】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不过表现在不方面而已。但有些父母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教育孩子时往往会产生这样的误区。有些家长会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的好,无意间打击了自己孩子的自信心。老话说得好:“人比人,气死人”,何必非要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呢?家长在做比较之前,首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愿意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呢?如果自己都不愿意这样做,又有什么理由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做比较呢?
【引以为戒】
镜头一:家长之间的对话:“看人家老赵的女儿多争气啊,奥赛两门拿了一等奖,听说保送清华呢,人家父母多风光啊。”“哎!咱们这孩子也不争气啊,一切好条件都为他们创造好了,就是不知道上进……”
镜头二: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妈妈:这次语文考试怎么又不及格?
儿子:有些题目不会做,有些粗心看错要求了。
妈妈:你每次就会找接口,你看看人家丽丽,每次语文考试都得100分,再看看你。
儿子:丽丽的数学成绩没我考的好。
妈妈:自己不行就是不行,现在和你说语文成绩呢,别扯到数学上。要不是为了你,我能在朋友面前抬不起来头吗?要不是为了你,我和你爸爸要这么省吃俭用吗?……
儿子:(沉默地地下了头)……
镜头三:家长和朋友之间的对话:“就是为了这个孩子,我才一直没和他爸离婚,要不是为了他,我用熬得这么辛苦吗?看你家乐乐多乖啊,一点不用你操心。”“要我说啊,还是你家晨晨好,虽然是淘气了点,但是学习成绩不差啊,我们家了乐乐成绩要是有你家晨晨一半好,我就满足了……”
【专家点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不少家长总是拿一些孩子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作比较,经常这样的对比,就会认为自己怎么会有这样没出息的孩子呢?不是把父母气死,就是把孩子逼死。有不少孩子之所以离家出走,是因为家里容不下他们。有许多父母习惯性地对孩子说:“看看人家谁谁谁多优秀,再看看你”。这样看孩子,拿别人家的孩子的优点,比自家孩子的缺点,难免会越比越生气。甚至会导致一些家长在不同的程度上讨厌孩子。这可能引起家庭暴力。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的攀比心越来越强,不仅与别人比官职的大小,财产的多少,老婆的美丑,还要比孩子的学习。比不过别人就生气说孩子不争气,认为是孩子使自己颜面无光,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做人。在现实社会中,有不少年轻爱美的女士由于虚荣去整容,最终导致自己毁容而遗憾终生。父母的盲目攀比,也会毁掉孩子一颗健康的心灵。更有甚者会引起家庭的灾难。
其实,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必要总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你就应该赞美他。所以,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不要总是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每个孩子生长的环境不同,智力不同,还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所以孩子之间是无法比较的,父母要让孩子保持自信,无论如何,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在生命的交响曲中演奏属于自己的乐章。让孩子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让孩子自信起来,让孩子顺利地实现人生价值。盲目攀比的结果是使孩子的个性消失,甚至是个性扭曲。
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也希望向好的方面发展。但是可能由于家长的盲目攀比导致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适得其反,这个问题值得每位家长深思,值得家长反思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怎样做,不要把对孩子的爱变成孩子对你的恨。
【教子有方】
1、保持一颗平常心
家长应该从内心深处杜绝“攀比孩子”的想法,更不要用别的孩子作典型来给自己孩子施加压力,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暂时的不足,多给孩子一些鼓励,一些赏识。良好的教育观念与能力应该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追求。
2、看到孩子的进步
家长应该学会全面看问题。比较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比较,另一种是纵向比较。比较孩子,不仅要横向地看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的差距,更要纵向地看孩子自身和从前比较取得了哪些进步。家长不能仅仅用学习上的进步来牺牲孩子的成长。要学会看孩子进步。
3、勇于承认孩子间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