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了谎话,家长就会给予惩罚,不当的惩罚只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家长要用和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明白说谎是不对的,举荐孩子就会诚实起来。
3、获得孩子的信任
家长需要做的是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做一个真诚的人。让他们感觉到父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即使做错了也愿意向父母坦露一切。
024、绝对不能吃亏
【开门见山】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遍,家长对子女也是倍加呵护,生怕孩子受委屈。有很多家长给孩子灌输一种绝对不能吃亏的思想,说白了就是“别人打你一拳,你就要踢他一脚”、“做事就要有回报”,在这种思想的熏染下,孩子就会变得斤斤计较,挑三拣四,很难与人相处、在集体中无法生存,最终被社会淘汰。
【引以为戒】
镜头一:有一个企业老板,膝下有一子,老板本身就是个吝啬鬼,经常找各种理由可口员工的工资,与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一直给孩子灌输绝对不能吃亏的思想,孩子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有一天儿子放学的路上和同伴一起疯闹,一个小伙伴趁他没注意打了他一下就跑,老板儿子脑袋里立即冒出了父亲的教诲,立即向那个孩子追去,那个孩子回头看见他紧追不舍,更加拼命地向前跑,眼看到了河边没有去路了,小家伙看见旁边有草丛,灵机一动就躲了起来,可是老板的儿子只顾着往前跑,没看见前面的河流,一个不小心掉进了河里,等到被人救起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救了,老板看见儿子尸体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镜头二:一个13岁的男孩,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踢足球,一不小心球飞过了院墙砸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闻声出来看见玻璃碎了,拉着孩子要求照价赔偿,孩子回家和父亲要钱。父亲不问原因就去和邻居理论,在一番争吵之后,邻居自认倒霉。回到家里,父亲对孩子说,绝对不能让自己吃亏,孩子牢记父亲的教诲,自此以后孩子经常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长大后孩子因为行事毁坏被判了刑。
【专家点评】
可能大家都听也可能说过这样教育孩子的话“在外面和别的孩子打架,绝对不能吃亏,你要是把别人打坏了,爸爸给你赔钱,还奖励你,给你买好吃的。如果别人把你打了,回来我还修理你!”小孩子经常喜欢一起疯闹,偶尔产生点小摩擦,发生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有时候孩子被同伴欺负了,受了委屈,家长会说“他打你,你怎么不打他呢,你比他长得壮,怎么能打不过他呢?”
那么家长为什么要给孩子灌输不吃亏思想呢?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1、家长担心子女利益受损。
在60、70年代以前,孩子们是在传统道德观念教育下成长的。如今,这些孩子已为人父母,在他们亲身经历中,感受到的恰恰是“谦让”、“不怕吃亏”让其在当今社会里被人“欺负”,甚至连自身最基本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尤其是在如此注重物质利益的年代,他们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因此,根据自己的经验教训,他们教育孩子绝对不能吃亏。
2、害怕孩子受委屈。
现在每家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很多家长教育孩子被欺负时要以牙还牙。做父母的爱子心切,不能容忍孩子受半点儿委屈,而且习惯用成人的思维去考虑问题,眼睛只盯在吃亏不吃亏上面,认为这就是保护,这就是爱。
3、贫穷导致的结果。
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去分析,那些处处想占小便宜的人可能本身经济条件很差,在生活中受穷。即使有些人并没有受过太多物质层面的穷,那么这些人就有可能在心理层面上“受过穷”。
由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家长疼爱孩子,不愿意他们受委屈。就会不经意地给孩子灌输这种思想。这种思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不良后果呢?下面笔者将给予一个完整的呈示:
1、斤斤计较
给孩子灌输绝对不能吃亏的思想,容易导致孩子变得斤斤计较,挑肥拣瘦,自私自利。这样的孩子在和同伴一起玩的时候,就会总想着自己多玩几次,不顾及同伴的感受,一旦愿望没达成,就会发生口角,甚至会挑起事端。本来可以玩得很开心,由于孩子这种不吃亏的思想作怪,大家会不欢而散。
2、孤独无助
给孩子灌输绝对不能吃亏的思想,使孩子变得孤独,现在孩子越来越少,只有到学校里才能找到同龄的玩伴。同龄人有共同语言,甚至共同的喜好。他们在一起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但是受不吃亏的思想影响的孩子不能给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乐趣,没有人愿意和这样的孩子一起玩,从而受到排斥,很难融入集体。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是孤独的,在学校里也只能感受孤独。
3、难以立足
给孩子灌输不绝对不吃亏思想,使孩子难以走向社会。现在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孩子经常受不吃亏思想的影响,长大后会只讲索取和回报,不懂得奉献。在社会上难以立足。
【教子有方】
1、鼓励孩子参加献爱心活动
社会上有很多贫困的山区的孩子上不了学,有很多人会组织向灾区、困难地区献爱心活动。家长适当鼓励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将自己的文具、不用的书本、玩具、零花钱捐献给灾区的孩子。组织同学义务去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2、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孩子在劳动的过程中会明白家长的辛苦,懂得关心家人。将来走向社会也很、容易与人相处,自然而然的融入社会。
3、教孩子助人为乐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导孩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老人要让座,在学习生活中同学有困难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老师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025、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开门见山】
每个人心里都有不愿意告诉他人的秘密,这就是隐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也不例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不想让父母知道的隐私会越来越多,如果父母采取强硬的手段,侵犯孩子的隐私,不顾及孩子的感受,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引以为戒】
镜头一:敏敏是某校一名初二学生。有一天,她刚到学校,突然想起作业放在抽屉里忘记装进书包,于是急忙走出教室向家跑去。当她拿钥匙打开门却看见妈妈正从她的房间走出来,目光不敢正视她,敏敏推开门走进自己的房间去拿作业本,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她看见自己的抽屉敞着,日记本、信件、礼物……一片狼藉。
敏敏非常生气地质问妈妈:“你为什么进我的屋子,随便翻我的东西?”
没想到妈妈还理直气壮的说:“怎么了,不行吗?妈妈看看女儿的东西有错吗?”
“但是你应该经过我的允许才能看啊!”敏敏很愤怒地回答妈妈。
“小孩子知道什么,有什么允许不允许的,别忘了我是你妈,好了,赶紧上学吧,一会儿迟到了!”妈妈满不在乎地对敏敏说。
母女俩一直争吵不休,晚上孩子把自己所以的日记烧掉了,并且吞以一瓶安眠药,敏敏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母亲后悔不已。
镜头二:女儿渐渐长大了,自己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妈妈走到女儿房门口刚好听见女在打电话。于是她停下来想听听女儿在和谁电话,说些什么……突然,她听见女儿大叫起来:“妈妈,你为什么偷听我讲电话?”女儿很不高兴地冲母亲吼道:“我是来帮你收拾房间的”妈妈急中生智说了这样一句话,又不顾女儿的抗议,开始打扫房间。
“请您以后不要随便进我的屋子?要进来也应该先敲门!我的房间自己会打扫”女儿不耐烦地和母亲说。
“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和你妈说话呢?”
“我现在不是小孩子了,你以前就总是偷看我日记,现在又偷听我打电话,你不能这么不尊重我”女儿吼道。
母亲很生气地走出了女儿的房间。第二天一早,母亲看见女儿房门贴着一张警告,内容是“请勿打扰,进门前请敲门,没事不要靠近我房间……”,看着看着,母亲的火气上来了,扯下门上的警告撕了个粉碎,一场争吵又开始了。
【专家点评】
孩子为什么会反感父母偷看他们的日记、私拆他们的信件呢?又为什么总爱为自己的抽屉上一把锁呢?
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心中的秘密不想告诉别人是孩子成长的表现,尽管孩子的想法不一定正确,但毕竟是一种思想成熟的体现,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注意孩子态度和行为了细微变化,旁敲侧击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万万不可随便偷看孩子的日记。
研究表明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都会拥有自己的隐私,不希望被被人知道。这是孩子独立意识的一种体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独立意识会逐渐增强,他们渴望被尊重,特别是父母的尊重。同时,随着生活领域的扩展,孩子的内心会之间变得敏感,感情细腻,会产生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想和父母倾诉这些隐私,而会把这些内心感受写到日记里。
家长为了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会找时机偷看孩子的日记,侵犯孩子的隐私,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内心正在走向成熟,原来毫无顾忌的心扉已经逐渐关闭了,父母总认为孩子不应该有秘密,所以毫无顾忌的干涉孩子隐私。自认为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为了避免孩子误入歧途。但是这样做往往会导致一下严重后果。
1、割裂亲子关系
其实大多数孩子的日记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告诉人的秘密,家长紧张过度偷看孩子日记,不但侵犯了孩子的隐私,一旦被孩子发现会产生很大的茅盾,割裂亲子关系而一发不可收拾。家长想再了解孩子的情况就会难上加难了。
2、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希望有自己单独的空间,家长不尊重孩子的隐私,会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导致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
3、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长到一定的年龄段就会有一定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希望思想受到侵犯,即使做错了事也不想和父母说,宁愿自己偷偷地把改过的决心写在日记里,自己鼓励自己的自信心,家长侵犯孩子的隐私一旦被孩子发现,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导致孩子一蹶不振。
【教子有方】
1、和孩子平等地交流。
如果家长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就要放下自己的尊严,以和平的态度和孩子平等地交流。要完全抛弃偷看日记、监视等方法了解孩子。
2、尊重孩子的隐私。
只有家长尊重孩子的隐私,也会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隐私。这样不仅让孩子相信父母,亲子关系融洽,也让孩子养成了尊重别人隐私的良好习惯。
026、为了自己的面子羞辱孩子
【开门见山】
孩子不听话,家长难免会生气。有些父母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不分场合地责备孩子。孩子虽然小,但是他们也是有思想,有尊严的。家长的这种不分场合的责备让孩子的缺点在这众目睽睽下暴露无遗,让孩子无地自容。这种做法不仅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让孩子产生报复心理。
【引以为戒】
镜头一:1998年4月2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安局接到报警,李某夫妇于家中被杀害。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走访,于4月4日逮捕杀人凶手牡丹江市第五中学初三学生李佳(化名)。
李佳.1982年6月18日出生。坐在审讯室里的他,沉默寡言,文文静静。当他对杀死自己父母供认不讳时,令所有在场的人震惊不已。
“4月1日那天,我们学校考试,三天后,也就是4月4日学校公布成绩并开家长会,我学习不好,成绩自然让爸爸妈妈不满意,家长会刚开完,妈妈就铺头盖脸地骂我,还当着老师的面说我永远不会有出息,在场的同学都在嘲笑我。他们讽刺的目光让我无地自容,回到家后我就到菜场买了一把刀,想自杀就永远解脱了。但我又想死之前看看大海。再自杀.晚上7点多钟。我妈从外面回来,看我那个样子,就开始说我学习成绩不好,给她丢人了,让她没面子,在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我什么也没说。紧接着我进了厨房,妈妈又跟到厨房,还是和我说今天学校里的事情,还说得让我爸爸明天去找老师,让老师好好管教我。我怕爸爸也和妈妈一样在同学老师面前说我、甚至打我。就从厨房抽出刚买回来的刀,捅了我妈一刀,我怕她不死,就接连又捅了几刀,然后把她的尸体拖到阳台上,用被子盖好,擦干净血迹。晚上快12点钟的时候,我爸从外面回来,问我妈去哪里了,我骗他说还没有回来。后来他到厨房吃饭,我怕杀我妈的事让他发现,就跟在我爸后面假装去喝水,趁我爸不注意我就抽出刀没命地向我爸连捅了几刀,我爸就这样倒下了……”
据事后了解,初一是.李佳的成绩在班里排前几名,初二就滑到50多名。李佳说,他成绩下滑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父母经常在开家长会的时候不顾及他的面子责备他,每逢考试成绩不好,妈妈说他时越说越生气,甚至会给他几下子。李佳的妈妈经常为了自己的面子在同事面前责骂孩子,贬低孩子。据李佳说,有一次她听老师们在一起说,初三只有考到前30才有希望考重点,妈妈回来就对李佳大发脾气……在李佳看来,他在同学老师面前已经没有面子,在家长眼里已经没有尊严,没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条了。
镜头二:一天下午,班内学生吴某因为上课时将学校里的乒乓球台掀翻砸伤了同学,放学后被老师留下来谈心。本想好好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但谈心时发现他神色恍惚、甚至慌张坐立不安,所以老师以为孩子知错了我就让他回家。但他回到教室后却趴在桌上哭了起来,老师原以为他是被老师批评后感到忏悔而哭的,经老师再三追问,才知道他是害怕回家,怕回家挨打。还没等老师劝慰几句,孩子的父亲就从教室外气冲冲地跑过来,“啪”的一巴掌落在孩子的脸上,顿时孩子脸上就出现了一座“五指山”。老师赶紧着,他便对孩子破口大骂:“生了这么不争气个儿子,看我回去赞美收拾你”。老师赶紧让家长消消气,做他思想工作,劝说家长不该不分场合的教育孩子。
【专家点评】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受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洗礼,三纲五常的思想根深蒂固,父为子纲的观念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头脑中。主要表现在,父母的话就是圣旨,孩子就得无条件遵从。孩子稍有申辩、解释就被视为大逆不道。所以出现了家长为了顾及面子不分场合的叱责孩子。家长这样做悔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呢?下面给予具体分析。
1、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有些家长经常不为顾及自己的面子这样教育孩子“不要再解释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就你这样一辈子都看不见后脑勺”……,诸如此类的话不胜枚举。家长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毫无顾及到孩子的感受,即使孩子委屈得哭起来,家长还要继续责骂说“哭!哭!哭!就知道哭!”家长的这种不分场合的责备孩子,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2、亲子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