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太后想自己当皇帝,为巩固自己的权势,开始重用其武氏亲属。她把自己娘家的亲戚都安排了重要官职,她的两个侄子武承嗣和武三思在宫中都做了重要的官职。嗣圣元年(684年),武承嗣被提拔为宰相。这个武承嗣非常会揣摩太后姑姑的心思,武承嗣这样说:“武氏当有天下。”他积极地为提高武氏声威出谋献策,为姑姑称帝大造舆论,并且建议天后“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庙”。在古代礼制中,这是天子才享有的权力。大权在手的武太后,想成为名副其实的皇上,得先从形式上向天下显示自己的权威。她采纳了武承嗣的建议,要在神都洛阳建立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的三座庙宇。大家没有异议,毕竟天下都是李家打出来的,但是,大家对武太后的下一个举动就反对了。在给李家修庙的同时,她还要建立祭祀武氏祖宗的“崇先庙”,而且崇先庙设立七室,唐室太庙则为五室。武家有何功德要修庙,而且还要比李家多两室?
武太后将此议交给大臣们去讨论,裴炎已完全看明白了太后的用意,他坚决反对,说:“太后母仪天下,所作所为应当能表明最大的公心,不可偏私于自己的私亲,太后难道忘了汉朝时候吕氏的败亡吗?”
武太后也有思想准备,说:“吕后将权力交给活人,所以失败。现在我追尊死者,有什么损害呢!”
裴炎继续说:“万事都需要防微杜渐,不可让不良现象发展。”
太后不理会裴炎的意见。
有一个叫贾大隐的人同时也上奏和稀泥说:“天子七庙,诸侯五庙,是自古以来历代不易的礼法规定。皇太后既然亲受先帝遗托,应尽量发挥唐室光辉,因此崇先庙的堂数,就应该与诸侯庙宇的室数相同,才不违古礼。”武太后听了,愤怒不已,但表面上仍很爽快地接纳他的谏奏。于是,决定崇先庙只建五室。按古制,“五庙”是诸侯之礼,逊于天子,这也算是天后稍稍做了一点儿让步。
武氏宗庙这件事情,是裴炎第一次出来和武太后唱反调,暴露了裴炎的态度。武太后十分警觉,不久,她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防备突厥离开神都。这是武太后对裴炎起了防范之心,把和裴炎关系过于密切的羽林军将领调离宫中,以防发生肘腋之变的万一之可能。
武太后这两次建庙修堂,目的就是为她将来的帝王之路搭平台,同时,她也借此举试探了朝臣们对她称帝之前的心理反应。朝廷官员听到乾元殿崩溃倒塌的声音,面面相觑,担心将来的天下不知会变成什么模样,都产生“大厦之将倾,非一木所能支”的彷徨忧患感,但谁也没有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