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百科全书
29243900000007

第7章 养生长寿篇(4)

彻底消除一切烦恼。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不失为一条绝妙的座右铭。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与人斤斤计较,不与人攀比高低。得容人处且容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胸怀豁达。淡泊名利。不义之财莫伸手,这样才能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经得住失败的打击。得意时潇洒点,失意时糊涂点,这样才能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心境。

想象养生

想象养生,即利用各种不同的想象来达到调节精神、愉悦身心的目的。如想象蓝蓝的大海,常会有一种宁静、宽广感觉。想象形字星空,就会有一种浪漫、静谧的感觉。想象不同的内容,对身心的调节也有不同的作用。根据长期以来的实践及现代心理学家的分析,现介绍几种不同的方法想象及其对身心所能达到的调节作用。

1.想象天想象蔚蓝的天空,使人胸襟开阔、宁静爽朗;想象蓝天与草原,令人心旷神恰、舒畅豪放;想象白云,有轻舒安逸之感;想象五彩霞光,给人以温暖、悠闲、安宁和美好的联想,想象皓月当空,思念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2.想象地想象青山幽谷,使人神清气爽;想象黄河,令人神情激荡;想象长江,促人奋进,利于血脉通畅,经络疏通;想象甘甜的泉水,使人心平气和;想象花红柳绿,不仅悦心,也利生津;想象寒梅傲雪,使人能增强自信心。

3.想象人想象童颜之天真活泼,可纠成人过于拘谨之偏;老人想象青壮年之朝气,可扫暮气与沮丧;想象姑娘的文静与温柔,利于改掉粗俗之陋习;出门在外,观想亲人的期盼,常能激起奋发向上、不甘人后的豪情。

4.想象事回忆取得的成就,令人自信自尊;观想以往喜悦之事,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回忆昔日趣闻,可放松神经,解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5.想象物想象雄鹰展翅翱翔,能激发人奋发向上;想象美味佳肴或梅、橘、杏,可令人口舌生津,胃口大开。

以上列举只是想象养生中的一小部分内容,由于各人生活经历不同。所想象棋事物虽然相同,但所产生的结果却不尽相同,如想象皓月当空,恋爱中人会觉柔情万种,宁静、祥和而富有浪漫色彩;而远离家乡的人则会顿生思念之情;事业上遭受挫折的人,便会有一种万般无奈的失落感。因此各人可结合自己的体会,尽量想象能达到愉悦的事物,以利于身心调节和精神的放松,从而达到康、乐、寿之最终目的。

“平衡”养生

“平衡”是养生的最佳选择。因为人体是个平衡的整体,健康的人各系统、各器官都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失去平衡,健康将受到影响、疾病就会发生。从哲学上讲,“平衡论”是矛盾的统一。因此,只有做到各种平衡,才能健身强体。防治疾病、延缓衰老。

1.心理平衡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是长寿的精神支柱;克服不良情绪,是自我保健的主要内容。现代科学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越来越重视心理保健,故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动补不如神补”之说。

要保持心理平衡,应注意做到:发展积极情绪,调适消极情绪,确定生活目标,遇事量力而行;生活丰富多彩,兴趣爱好广泛,关心公益事业,参加文体活动;生活规律,适度劳动,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胸襟开阔,知足常乐,家庭和睦,广交朋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老有所为,老有所学;等等。

2.营养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平衡,是健康长寿、抗老防衰的物质基础。所谓营养平衡,主要是指总热量的摄入和支出平衡,六大营养素之间比例的平衡,三餐之间的平衡。

膳食平衡的基本要求是全面、适量、多样。具体要求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精细搭配,荤素搭配;谨调五味,三餐合理;不偏食,不挑食,少吃多餐;细嚼慢咽,适当限量。

3.动静平衡动静结合,能致身心康乐。体育运动适量,符合“中和”原则。运动强度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运动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还应当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特别要注意运动监督。运动监督的方法较多,而测量脉搏是衡量运动量简单易行而又较可靠的方法。用200减去年龄,得最高脉搏数,然后分别乘60%和85%,得出的两个数就是“理想锻炼脉搏”的范围。也可根据自我感觉来判断运动量。运动时无心慌、恶心、头痛、头晕、胸闷、气喘、身体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身体舒服、精神愉快、食欲良好、睡眠正常,说明运动量适宜。

4.劳逸平衡劳逸有适度,永走健康路。脑力劳动也益于健康长寿,有人提出“生命在于脑运动”,专家学者的平均寿命较高便是个证明。因此,老年人除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外,还应勤于用脑,如读书学习、阅读看报、学新知识、研究新技术等;有条件的,可上老年学校或参加各类文化活动。

5.生活平衡“生活平衡”,主要是指生活要有规律。长寿者大都起居有常、饮食有节。现代科学认为,人的一切生物活动,都在生物钟的支配下进行。符合生理要求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形成条件反射和有节奏的生物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顺利进行,保证各种生理机能发挥最好的效应。若生活不规律,生物钟运动不正常,会导致各系统紊乱,人则赢弱,生病,早衰,甚至死亡。因此,要想益寿延年,就应按照生物钟活动规律办事,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如吃饭定时定量,按时睡觉起床,定时大便,定时用脑,坚持体育活动,有节奏地工作、学习、休息、娱乐;不吸烟、不酗酒;等等。

生物钟养生

科学研究认为,人体内确有一只钟,控制着人体生理机能,如觉醒与睡眠,血压升与降、体温高与低、疾病与健康等生理活动的运行规律。这是因为人体内形形色色的荷尔蒙含量、生物酶的活性在一昼夜、一星期、一个月乃至一年中都在有规律的增减,从而使人的生理活动犹如一列火车按照自身的时刻表准确地运行。这种生理活动的规律性被科学家称之为“生物钟”。

实践证明,顺应生物钟是通往健康、长寿之路的关键因素之一。德国哲学家康德出生后身体一直很衰弱,青少年时期也经常闹病,但却出人意料地活了80岁的高龄。他为何能长寿呢?有人对康德的生活这样评述:他的全部生活都按照最精确的天文钟作了估量计算,他晚上10点钟上床,早上5点钟起床,7点钟外出散步,几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不懈。哥尼斯堡的居民都按他来对钟表。生理学家认为,康德的长寿是顺应生物钟的结果。

近年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可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大脑皮质是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最高指挥,调节器官,它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条件反射。若长期定时地从事各项活动,就可以形成良性的条件反射。在生理学上称之为“动力定型”,针对一日五餐有益于健康的观点,日本医学教授香川靖宏明确地指出,适用于大脑生理节奏的饮食,还是一日三餐制,他认为,饮食是人体生物钟的“开关”。随意改变时间和频度,将直接影响到大脑的昼夜节律而降低工作效率,诱发疾病。至于工作,以早起的“云雀型”与熬夜的“猫头鹰型”的人比较,前者心跳节律变化要优越得多,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后者,可能是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的祸根。这是由于如果生活毫无规律,杂乱无章,那么神经系统就不可能形成规律的动力定型。这种毫无规律的生活,使身体各种器官常处于时刻准备着的紧张状态。这是造成器官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通过生物钟掌握疾病的发作规律,有利于采取防范措施。美国加州斯旺普司医学研究基金会的梅丽尔·朱勒博士的研究表明,上午6~10时是局部缺血型心脏病、癌症、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许多疾病的第一发病高峰期,而下午4~8时是心脏病第二发病高峰期。有以上疾病的人,对这两时间段要保持高度警惕,或进行预防性投药。

第三,利用生物钟规律安排打针吃药时间,既可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心脏病人,既然在上午6~10时最容易发生疾病,故在早晨8时服用心绞痛药物最有效。至于体育锻炼,则安排在下午4时之前,以避开心脏病的高发时间段。

第四,利用生物钟进行保健,如上午8时左右肝脏毒素最少,此时饮酒最易受害。下午4~6时心律和脉搏最能承受运动带来的变化,故为锻炼的最佳时间。由于大多数人中心睡眠时间为12时到凌晨2时,故睡觉时间不得迟于10时,以保证睡眠质量。

如何利用生物钟达到养生的目的呢?专家们提出以下几点:

1.生活要有规律每天按时起居,按时工作,能使人精力充沛;每天定时进餐,定时大便等,以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

2.排除对生物钟的干扰保养生物钟,是指消除那些干扰、破坏生物钟正常运转的因素。

比如,当人生气时,会出现心跳、呼吸加快,忧伤时会造成消化液分泌减少、食欲不振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生物钟的正常运转,所以应尽量控制不良情绪的产生。

文人养生七则

1.逸游法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说过:“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祖国地域辽阔,山河秀丽,利用节假日外出游览,投身自然,探奇揽胜,能令人心旷神怡,疲惫、郁闷尽置身外。

2.卧游法在年高体弱无力外出逸游的情况下,将自己喜爱的山水画贴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户,卧而赏之。元朝名画家倪瓒在《仲顾贽见访》诗中称之为“一畦杞菊为供具,满壁江山作卧游”。

3.闲赏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种草,饲鸟养鱼,使环境清雅,能调节生活节奏,陶冶性情。明代诗人、戏曲家高濂曾著《燕闭清赏笺》,把鉴赏清玩作为文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4.沐浴法宋代文人沈存中说过:“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数沐浴……则神安道胜也。”《礼记·内则》也提出“五日则汤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可见定期更衣沐浴不仅是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助于保持头脑清醒,清除疲劳,身心舒畅。

5.散步法散步是一种轻微活动,尤其适合于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古人还强调每次进餐后不能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寝。如南朝齐梁时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就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应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以助。

6.静坐法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十分推崇静坐法,他曾在儋县建—“息轩”,并题曰:“无事此静坐,一日是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静坐法要求坐姿端正,两目微闭,全身放松,自然呼吸,宁神静志,意守丹田,每次时间可为15分钟至半小时,是用脑间歇的良好休息方法。

7.睡眠法南宋诗人陆游晚间读书,一般不过晚10时。睡眠是清除精神疲劳的最好办法,经常熬夜,必然头昏脑胀,思维能力下降。

懒床养生法

懒床就是晨醒不起,平静地在床上再躺5~10分钟。医学界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养生之道”,有益于健康,应养成习惯。

1.懒床有助于生理活动调节睡觉时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处于抑制;醒来后交感神经处于兴奋,迷走神经抑制。由睡到醒这其间需要一个生理过渡,机体就依靠几分钟的懒床,完成这个过渡。

2.懒床可有助于物钟的运转医学界研究表明,人体生物钟的运转与光线有密切关系。在人们睁眼睛活动时与闭眼睛睡觉时是有区别的。生物钟被光线所调节,所以几分钟的懒床是理想的交替过程。

3.懒床可减少突发病的发生一项新的调查统计表明,凌晨一点到早晨八点是一天中危险时刻,约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于此刻。清晨,是容易发生的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而最危险的时刻恰是刚醒的一刹那。人们在睡眠时,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各项生理机能维持着“低速运转”,人体代谢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下降,部分血液郁结于四肢。早晨一觉醒来,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兴奋的刹那间迅速恢复“常速运转”,会导致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兴奋,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由于经过一夜的体内代谢,尿液和不显性失水会丢失水分,以致血液变稠,血流缓慢,循环阻力加大,心脏供血不足。所以醒后立即下床,对本已负担过重的心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最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因此,早晨一觉醒来切忌立即穿衣下床,而要静静的躺在床上,做深呼吸,伸伸腰,活动一下四肢,稍过片刻,再穿衣下床,使刚从梦中醒来的身体功能逐步适应日常活动。

排毒养生三法

1.主动咳嗽法空气中的有害物之多令人咋舌,包括厂矿、机动车辆及生活燃料排放的废物,约在100种以上。这些有害物随呼吸侵人肺部,可损害支气管与肺泡等肺组织,还可从这里游入血液,导致血液中毒而危害全身器官。

此时,可采用咳嗽的办法予以清除。方法是,每天清晨、中午或晚睡前到室外选择一处空气新鲜之地做深吸气,吸气时缓慢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并迅速将双臂垂下,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咳出痰液。如此反复做10次,在每次咳嗽的间歇期做几次正常呼吸,以防过度换气。坚持此法,可保肺部清洁,防止毒从肺入。

2.不敷出饮水冲洗法肠道,特别是大肠,为粪便的积存处,而粪便所含毒素之多不言而喻,诸如硫化氢、吲哚、粪臭素等。粪便在肠内积存越久,对肠粘膜的损害越大(这也是肠癌形成的祸根之一),侵入血液的几率也越高,故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1次~2次),以减少肠道毒物潴留。

最好采用饮水冲洗法,定时对肠道来一次清洗,做法是:在1个月中选定一天,不吃早餐、午餐,空腹分次喝入2000毫升~3000毫升凉开水(自来水经煮沸3分钟后,冷却至25℃~30℃即成),晚餐不禁食但只吃少量蔬菜,水果以及合纤维素较多的杂粮,让肠道毒素随尿液及时排出体外,保持“肠中常清”状态。

3.运动发汗法皮肤是体内毒物又一个排泄渠道,通过汗水将毒物带走。

如何让身体发汗呢?最简便的办法是多做体育运动,如跑步、跳绳、骑车等,让运动量达到出汗的程度。一般每星期做三次这样的运动,即可收到清毒之效。为增加出汗量,运动前可喝300毫升~500毫升淡盐开水。

平时勤洗澡,以30℃~40℃的温水浴为佳,以及时清除从体内排到体表的污物,并保持皮肤排毒通道的畅通。中医养生家特别强调洗脚的重要性,认为脚乃体内毒物的最大沉积区,天天清洗对于保持体内洁净具有重要作用。

摩腹养生

摩腹养生,在我国已有近千年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译的《易筋经》中就有摩腹三法。在唐代,孙思邈也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不少养生方法,其中之一是一日要摩腹数次,并曾写下了“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解衣许我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等诗句。他不仅在饭后放下筷子便摩腹,而且常常边散步,边摩腹。如“回廊摩腹行”、“徐行摩腹出荆扉”等,由于陆游深谙摩腹之道,故尽管一生坎坷,仍得以高龄而寿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