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脑血管意外的俗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管栓塞等引起的缺血型中风,另一类是脑溢血所致的出血型中风,这两类中风都与高血压有关。缺血型中风与脑动脉硬化直接有关。脑动脉因硬化,管腔会变得十分狭窄,阻滞血流而形成脑血栓,在高血压情况下,脑动脉硬化程度越发厉害,脑动脉痉挛也十分明显,发生脑血栓机会显著增多。出血型中风更与血压猛然升高有关,因为在长期高血压情况下,脑部硬化的小动脉受到高压血流冲击,会出现许多微小的动脉瘤,该处血管壁十分薄弱,如遇上突然血压升高,容易破裂出血,加上硬化的动脉失去弹性,闭合止血的本领也很差,于是发生脑溢血。在上述两类脑血管意外中,因高血压引起的脑溢血类出血型中风更为多见。
(二)血压不高会发生中风吗
缺血型中风,它既可以发生于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生于血压不高的人。这类中风的发生主要是脑动脉硬化的结果。由于脑动脉硬化,血管内壁上会沉积许多胆固醇等脂类物质,也会使血管狭窄和管腔阻塞,这样势必会阻碍血流,缓慢的血流粘稠度会增加,甚至形成血栓,于是因脑血管供应受阻,脑组织就会发生缺血,也就发生了缺血型中风,病人会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当然,有高血压时,上述病理变化会格外严重。没有高血压时也会发生这种情况,这就是有些血压不高的老人也会发生中风的道理。另外,有些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心律紊乱等会造成脑血管供血量不足,脑血流减少和缓慢,即使血压不高也会诱发缺血型中风。
(三)高血压中风有预兆
高血压中风是一种来势凶猛的病征,老年人在发病之前几小时或一、二天内往往会出现如下一些预兆:突然嘴歪、流口水、说话困难、吐字不清、失语或语不达意、一侧肢体活动无力或不灵活、走路不稳、肢体抽筋跳动等运动方面障碍;持续存在程度不同的头痛、头晕等脑血管痉挛现象;面部与舌头麻木、肢体麻木、耳鸣、听力改变等脑与神经感觉机能变化;孤僻寡言、表情淡漠、多语急躁、意识模糊等精神状态改变,以及偶尔可见的全身乏力、出虚汗、低热、胸闷、心悸、突然打呃、呕吐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表现。总之,高血压中风预兆症状各式各样,凡是出现上述一些预兆或者其他异乎寻常的症状,都要想到有高血压中风的可能,应该及时就医加以提防,切勿掉以轻心。
(四)发生中风该怎样抢救
中风是一种急症,万一发生中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抢救:首先不要惊慌失措,应及时让病人安静睡下,不让病人自己活动,并且立即设法转送医院。搬动病人要轻柔,要用担架,避免震动。如果病人已昏迷,应该将他的头部倒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引起窒息。送到医院后。医生会根据中风类型选用不同药物,如果是出血型中风,常见是脑溢血,就应采用止血药;缺血型中风,常见是脑血栓形成,就要使用扩张血管药物。假如病人同时血压很高,必须及时使用有效的降压药物。严重病人昏迷不醒会发生脑水肿,还得加用甘露醇等脱水剂。中风后病人很容易并发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所以还得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除此之外,应该做好口腔卫生、防止褥疮、补充营养等必要的护理工作。
(五)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老人
老人中风后常发生半身不遂,半边身体运动与感觉功能都丧失。为了早日康复和防止瘫痪肢体发生畸形与挛缩,应该积极采取如下治疗措施:针刺,上肢可取肩俞、曲池、尺泽、手三里、合谷等穴位;下肢可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理疗,如直流电离子导入、晶体脉冲治疗仪电刺激等。药物,包括维生素B1、地巴唑、加兰他敏、脑益嗪等,以及黄芪、当归、川穹、红花、地龙、赤芍、鸡血藤、僵蚕、牛膝等促使血脉活络的中药。体疗,对患肢作适当的按摩,引导肢体作被动运动,病情改善后,可逐步作床上运动和床边活动。老年人中风后半身不遂一般都要持续一个较长时间,所以上述治疗应视病情坚持不懈地进行。
老年心脏病
(一)老年人易发哪些心脏病
老年人易发如下三类心脏病:(一)高血压心脏病,由于高血压造成心脏强烈搏动而心脏扩大。(二)冠状病,冠状动脉硬化造成心肌血液供应减少。(三)肺原性心脏病,肺部或肺部血管病变使心脏负担增加而引起心脏扩大。这三类心脏病发展到晚期都会造成心肌收缩力量减弱,引起循环障碍,成为心力衰竭,有生命危险。另外,这些心脏病也可能造成心律紊乱,表现为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不规则。偶尔还可见到老人患梅毒性心脏病,这是晚期梅毒的一种表现。至于儿童时见到的先天性心脏病、青壮年时多发的风湿性心脏病等,老年人中很少有患者。
(二)患高血压的老人易发心脏病
老年人心脏功能日趋衰退,动脉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如果又患上高血压,那么很容易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当老年人处于持久高血压情况下,身体各处的小动脉不但硬化状况会加重,并且会强烈痉挛,使得血流阻力增加,心脏为了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必须加强搏动的力量使劲地将血液输送和循环。尤其专管将血液输送到除两肺以外身体各处去的左心室,会格外强烈地搏动,这种超量的工作状况日久后必将使左心室负担越来越重,左心室的肌肉也就会肥大,左心室也随之扩大。尽管心肌肥大严重,但心脏里的血却并不增多,心肌就会发生缺血和缺氧,最终会引起心力衰竭,这就是高血压引起心脏病的病理过程。
(三)肺原性心脏病
顾名思义,肺原性心脏病是指由肺部或肺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脏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两类。症状表现各有不同:第一类是急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因发生心肌梗塞、心房颤动或静脉血栓等疾病时血栓栓子突然阻塞肺动脉而引起,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脸色嘴唇发青、胸闷、窒息感、胸痛、心跳加快、血压下降,必须立即抢救,否则生命危险。第二类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这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类疾病引起,发病缓慢,可延续多年,表现为经常心悸、气急、胸闷以及活动后面色与嘴唇发青,同时也伴有头痛、嗜睡、反应迟钝等症状。发展严重后会心力衰竭。治疗办法,除了控制心力衰竭外,还必须解决呼吸道疾病。
老年人的冠心病
(一)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心脏不停地跳动,它需要大量的血液来供应消耗的能源——氧和营养物质。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就是“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由左右两支冠状动脉及若干分支组成,它的形状好象是一顶帽子扣在心脏上,因而得名“冠状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的管腔变得狭窄,好象是一条河道逐渐被淤泥堵塞了。这样,血流就不畅,甚至完全不通,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这就是“冠心病”。
(二)老年人冠心病诊断标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它的主要诊断标准,可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点:(一)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症状,而不能用其他心血管疾患解释者。(二)年龄超过四十岁,有心脏扩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而不能用高血压、心肌病等其他原因解释者。(三)休息状态下心电图检查有明显心肌缺血表现,或者心电图二级梯双倍运动试验阳性而无其他原因可查者。凡是符合以上三项中任何一项者便可诊断为冠心病。此外,凡是年龄四十岁以上,血脂测定见增高,又有可疑心绞痛发作史等情况的人属于可疑冠心病患者,应该进一步观察与检查。
(三)怎样预防冠心病者人猝死
冠心病有时会引起老人突然死亡。这种猝死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心肌活动不稳定,从而引起心室纤维颤动的缘故。所以,寇心病人应该注意如下几件事:第一,防止过度疲劳或剧烈运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第二,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心肌突然缺血。第三,戒烟、忌酒、不能吃得太饱,以免刺激冠状动脉收缩,并防止胃肠道夺走大量血液。第四,保持大便通畅,否则使劲用力屏气会阻碍血液回流到心脏。第五,防止性生活过频,也能减少心脏负担。最后,可别忘记必须遵照医生嘱咐按时用药,才能很好控制病情。
(四)患冠心病应常备药物
为了防止心绞痛、心肌梗塞的发生,冠心病老人应该根据医生建议,常备如下几类药物:第一,硝酸或亚硝酸脂类,包括硝酸甘油、亚硝酸异成酯、复方硝酸甘油、硝异梨醇(消心痛)、脉心导敏、硝苯吡啶等药物:第二,冠状动脉扩张剂,包括潘生丁、心可定、心脉舒通、延痛心或脑心舒等;第三,中草药制剂,包括冠心苏合丸、活血通脉片、复方丹参片、瓜蒌片等。冠心病老人用药一般可遵循如下原则:在没有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发作的情况下,根据胸闷、气急等症状的程度定时服用一、二种冠状动脉扩张剂,同时选服一、二种中草药制剂,目的是疏通与扩张冠状动脉:如果出现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可临时加服硝酸或亚硝酸脂类药物,或冠心苏合丸,以尽快解除症状。
老年心绞痛
(一)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发生时,在心前区有一种压迫感,重的时候就有一种绞榨样的疼痛,有时它会窜到左肩右臂,有时窜到颈部和下颔。心绞痛一般持续几分钟,可以反复发作。
心绞痛的症状常常可以很不典型。一种是发生在不典型的部位,例如疼痛的感觉,不是在心前区而是在上腹部,常常误以为是胃病;也可以发生在后背部。有时是右侧的胸痛或者前胸部不固定的刺痛。常常不是真正的心绞痛。另一种是疼痛的不典型,有时只是一种闷压的感觉,也有时是针刺样痛。
(二)老年人心前区疼痛
造成老年人心前区疼痛的疾病很多,常见的即有如下几种:(一)肋间神经痛,常由肋间神经炎症引起,疼痛沿着肋骨方向,咳嗽或转动身子时越发明显。(二)肋软骨炎,是肋软骨炎症或损伤引起,疼痛比较局限,而且有固定压痛点,病变肋软骨隆起。(三)食管炎,是食管炎症病变,前胸部有刺痛或隐痛,并非绞痛状态,进食时症状加剧。(四)颈胸椎病变,如椎间盘脱出症、颈胸椎增生症等,影响到神经会引起胸痛。(五)消化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石症、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等,可引起上腹疼痛,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心窝部疼痛。此外,隔疝、心包炎、心脏神经官能症、肺梗塞等疾病都可造成心前区疼痛。由此可见,一旦出现心前区疼痛,应该进一步追查原因,不要都误以为是心绞痛。
心肌梗塞
(一)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重要征象。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支完全或几乎完全堵塞时,这部分血管供应的心肌因便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坏死,就成为心肌梗塞。典型心肌梗塞病人可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突然出现持续性疼痛或紧迫感,常向颈、臂或上腹部放射,可持续半小时以上到一、二天,休息或服用药物不会马上好转,有时还伴有四肢发冷、青紫、脉搏细弱、血压降低、心率增快、心音减低、心律不齐、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现象,甚至还会猝死。心电图检查可见到心肌梗塞后缺血的表现。乍一看,心肌梗塞与心绞痛一般都是心前区疼痛,其实两者程度上有差别,心肌梗塞疼痛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要比心绞痛长得多。偶尔,有些心肌梗塞病人可以不表现心前区疼痛,这可能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颇为缓慢的缘故。
(二)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最主要的常见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首发病状中,老年患者疼痛频率低,而且年龄愈大,疼痛的频率愈低,这是由于老年人反应迟钝所致。
老年人心肌梗塞的部位,下壁的频率较高;而且下壁心肌梗塞并发右室梗塞的频率也很高,故需大量补液,采取扩容疗法。七十岁以上老年患者,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早期,心功能降低,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心原性休克的频率均高,对预后有较大影响。为此应予注意。虽然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死亡率已有所下降,但仍较高,而且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较大。
(三)发生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怎样抢救
心绞痛的紧急处理比较简单,立即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6毫克,可在一至三分钟内见到止痛效果,维持时间三十分钟左右;或者采用亚硝酸异戊酯,将盛药小安瓿裹在手帕内,敲破玻管吸入,三十至六十秒钟即能生效,但仅能维持止痛十分钟。此外,中药冠心苏合丸、丹参也有止痛作用。心肌梗塞抢救比较复杂,病人必须取平卧位或半卧位,马上含服硝酸甘油片或服冠心苏合丸,也可临时口服利眠宁等镇静药。经初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治疗,医生会采用吸氧、升血压、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紊乱、止痛以及改善心肌代谢等多方面的治疗。万一心肌梗塞造成心跳猝停,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胸外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
(四)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前,不少病人出现一些先兆:心绞痛变得频繁且剧烈,同时心电图上心肌供血不全的表现也加重。少数病人心脏代偿功能在短时期内减退,活动后心跳气短的现象明显加重,有的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当出现上述征兆时,应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并积极治疗。
为预防急性心肌梗塞,要尽力避免过度的情绪激动,如高度的兴奋、激怒等。同时不要暴饮、暴食。因为过多地食用脂肪食物,会使血中的中性脂肪物质过多,心脏耗氧量增加,易于诱发心肌梗塞。
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
血清胆固醇值在230%毫克以上及血清甘油三脂值在百分之一百五十毫克以上时可诊断为高脂血症。老年人患有此症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治疗;第一,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脂水平。第二,选择合理饮食,主要是避免动物性脂肪饮食和减少糖分摄入,并要适当节制饮食,避免每日摄入过多热量。第三,选用有效药物。体内胆固醇增加明显时,可选用降脂平、去脂舒、脉康、首乌片或脉安冲剂等药物;体内甘油三脂增高时,可选用安妥明、水飞蓟素、血脂平、糖酐脂等药物。病人可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心律紊乱
(一)老年人有哪些常见的心律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