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博弈全集
29238900000034

第34章 金融风暴的教训与启示(4)

稳定、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更突出了世界需要一个稳定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

20世纪初期,金本位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及以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金融与贸易体系,世界经济停止了运作。为了恢复和重建世界经济得以运行的体制,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700多名代表聚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对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弥补了国际清算能力的不足,较大程度解决了由于黄金供应不足带来的国际储备短缺问题。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使汇率波动受到严格约束,币值保持相对稳定,促进了国际商品流通和资本流动。1948~1971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率为8.4%,而这一比率在战前1913~1938年仅为0.7%。

在此期间,美国通过援助、信贷以及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发行了大量美元,在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对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与重建作出了积极贡献。美元取得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一是获得了数量可观的铸币税;二是增加了其经济政策的灵活性,使美国可以容忍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而不必立即作出调整;三是促进了美国的商品与资本输出,以及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标准等的对外扩张,其意义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局限。其致命缺陷在于,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因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客观上需要结算与储备货币的增加,这只能依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来解决。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而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正因为如此,上世纪60至70年代,在经历多次美元危机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1971年,美国自行放弃美元与黄金挂钩的体制,开启了“浮动汇率”时代。尽管美元不再承担兑换黄金的义务,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并没有改变,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产生新的不公平和不平等。

此次金融危机发源于美国,并席卷全球,其速度之快,破坏力之大,出乎多数人的预料。此次金融危机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一系列严重弊端:

首先是作为储备货币的美元,其发行不受任何限制,实际上是一种“信用”本位,美国几乎可以无约束地向世界倾销其货币,但其偿还却因为汇率的“浮动”而得不到保障。

其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缺乏平等的参与权和决策权,仍是建立在少数发达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制度安排。美国在利用货币特权向其他国家征收铸币税的同时,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使全球为美国的危机埋单,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接受。

最后是调节机制的局限性。IMF作为世界中央银行资本不足,权威不够,其投票权和结构设计不合理,使美国具有否决权。而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其投票权不仅大于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成员,实际上也握有否决权。这样就使得IMF不可能通过任何不利于美、欧利益的决议。而且也使IMF对美欧几乎不具备监督和约束的能力。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蒙受了重大损失,也使人们看清了当前国际货币体制的不合理性,从而也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构提供了重要契机。

新的世界货币体系如何构建,有人提出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多数金融专家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一则世界经济的规模太大,没有那么大的黄金储备量,金本位是淘汰的货币形态,不适宜再恢复,若采用黄金本位,可能会造成货币供给不足,导致世界经济低速发展。二则现在许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很难再回到固定汇率时代,一方面固定汇率难以谈拢,另一方面目前时间上也不允许。三则是以哪国的货币作为与黄金挂钩货币,各国一时也难以达成共识。

有金融专家认为,现在可行的办法就是构建以美元、欧元、卢布、日元和人民币五大货币主导的一篮子世界货币体系,各国货币与之挂钩,自由选取其权重的浮动汇率政策。因为一则这五大货币都有稳定的币值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作支撑。二则五大货币已经在一定的区域和领域成为贸易的结算货币、主导货币。三则此方案权衡了各方的利益容易达成共识,尽快生效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四则一篮子货币体系,各国可以自由选取其中的那些货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及各货币的权重,继续保持了既已形成的浮动汇率体系,能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尽快付诸实施,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五则有利于五大货币主权国之间的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构建稳定的世界货币体系。六则反映了世界新秩序、新格局的要求,并且符合当前的态势。

2008年11月14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在世界货币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是经济多元化和货币区域化,包括世界货币体系将来更加的多元化、区域化,这种趋势看来不可避免。

姜建清在清华大学全球管理论坛上指出,从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现在的全球金融体系存在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对现有体系进行改革,包括货币体系的改革、全球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谈及国际金融市场的改革,姜建清表示,目前全球的债券市场非常单一。在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缺乏高效利用其巨大的储蓄资本这样一种金融市场。

现任花旗集团另类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和避险基金高级经理的楚钢认为,在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之下,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性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困难的,他指出,应该是从“以美元为主体的世界货币体系”到“世界货币体制的多元化”,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个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其具体表现,一是各进出口大国用本国货币支付结算;二是各国央行根据贸易额来选定外汇储备的币种和额度;三是各大国央行在市场定价的前提下相互合作以维持互利贸易的发展。

楚钢说,在这种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每个大国都是重要的,每个国家的货币都可以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总之,从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来看,进行世界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6.冰岛为何倒在金融危机之中

一向很少引人关注的北欧小国冰岛,因为传出国家“濒临破产”的消息而突然成了世界舆论的焦点。

2008年以来,冰岛经济承继2007年下半年弱势发展趋势。银行业国际融资困难,国际融资成本过高,3月底三大商业银行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缺失互换(CDS)超过500点,很多投资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008年10月8日,新华网斯德哥尔摩电,冰岛第三大银行当天被政府接管进入破产保护程序,政府同时宣布放弃冰岛克朗的固定汇率,该国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