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博弈全集
29238900000013

第13章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何去何从(2)

从结构角度看,自2006年11月以来,M1的增速一直超过M2增速。2007年1~10月M1同比增速为20.9%,而M2的同比增速为17.5%。其中居民户存款增长缓慢,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速加快,而且居民和企业更加倾向于活期存款,表明社会投资意愿加强。9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9.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621亿元,同比少增9710亿元。其中,居民户活期存款同比少增405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9305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40%,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同比多增5098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多增7147亿元。

由于我国银行业10年来连续出现存贷差加大现象,到2007年10月底金融机构存贷差高达11.82万亿元。银行改革后本身也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存贷差加大使得银行有主动放贷的压力,2007年前9个月新增各项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7.9%,在结构上表现为定期存款减少,活期存款增加。另外,由于近年来股市等资本市场活跃,居民风险偏好增强,投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转向投资非货币化资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期定期存款格局的转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存款活期化的趋势表明价格上涨预期使得人们愿意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余额,资产价格上涨将引发资产价值重估,所以存款活期化现象也表明我国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近一步加强。

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货币问题,政府多发货币,一定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只有货币的供给数量超过了正常经济运行的货币必要量才会造成通货膨胀。

多年来,国内年经济增长的水平保持在平均10%左右,而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一直在16%至18%及以上的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速度持续地超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今天产生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在2006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货币供应量非常充足,针对目前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以及货币供应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中央银行应积极进行系列公开市场操作,同时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过多数量的货币供给来自哪里?首先是银行贷款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多地依赖基建投资增长,这就需要不断增加贷款的规模;同时也包括不断地提高工资水平,特别在劳动生产效率没有相应提高时的大面积工资增长,如:2006年、2007年全国范围的公职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幅增加工资,有的地方在搞工资倍增计划;还包括在现行外汇体制下,不断增加的外贸顺差在带来外汇储备增加之时,人民币外汇占款数量也在增加,且在银行体系存贷过程中,又会产生数倍的货币乘数。

这“三大推手”使得货币过多地被注入市场,不断增加着物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总水平。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要使通胀率降至5%以下,广义货币供应增长需受到抑制,使经济增长率回落至潜在水平。在当前的宏观经济中,需要政府继续运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胀,需在必要时采取一些保障市场供应、抑制物价的措施。同时,处理好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关系。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经济运行中,能够减少由各级政府驱动的投资项目,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符合国际上公认的“货币规则”。

4.美联储“国债货币化”提升通胀风险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为改善私人借贷市场的条件,将在未来6个月内买入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有经济学家将央行为政府债务埋单的这种举动称之为“国债货币化”。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海外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和政府债券出现下降的态势下,美联储此举客观上可以保证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有效推进,避免了财政部大规模发行国债而市场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同时,这也避免了财政部发债成本过高等问题。

众多经济学家指出,无论从美联储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国债货币化的举动既在预期之中也是无奈之举。

首先,在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的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奥巴马预计2009财年财政赤字将上升至1.75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占GDP比重高达12.3%,庞大的财政赤字无疑将给其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升在很大程度上透露出对于国债供给大幅增长的忧虑。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无疑会提高银行信贷、企业债券等中长期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也就失去效用。因此,此次美联储收购国债可以看成是其维护零利率政策的一个举动。

其次,从美国国债的需求角度上分析,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的中国自2008年11月以来对其增持量呈现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10月的659亿美元已降至2009年1月的122亿美元,而且出现了持有短债比重不断上升的势头。此外,对于美国资产安全性的担忧也从中国官方口径传出。因此,美联储收购国债的举动将对于美国国债市场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最后,从近几个月美国通胀数据来看,虽然通缩风险已经显著降低,但无论是PPI还是CPI,其增幅均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从理论上看,若一国经济增长加上通胀速度低于国债收益率水平,那么,政府的债务负担只会不断攀升。对于美国来说,若美国经济持续保持低增长、低通胀的状况,那么奥巴马于2013年将财政赤字缩减至5330亿美元的承诺将成为空谈,而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更将大幅上升。因此,美联储此次收购国债的举动将有利于减轻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

“国债货币化”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对于“国债货币化”这一行为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美联储巨资收购国债的代价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出现恶性通胀或者滞胀的局面,并由此构成全球输入型通胀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说:“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一政策的作用是积极的,可以降低美国政府的发债成本并稳定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安抚外国投资人对美国国债安全的担忧。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一举措恰好是个双刃剑,因为美联储购买国债的过程就是释放基础货币的过程,因此很难保证一旦美国经济转好能马上抽回巨额的流动性,这意味未来通胀的风险将会变高,美元贬值的风险将会加大,相应也会引起美国国债价格的贬值,所以美联储这一措施实际上对美国国债是一个短期利好,但长期是不利的信号。”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面对经济困境,美联储决定放手一搏。但问题是,这可能只会滋生市场恐惧,而无法提振投资者信心。”经济学家担心,“印钞票”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并为未来通胀埋下祸根。

从美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推动美元可能加速贬值的因素主要有三:

第一,美联储购债规模继续扩大。对美联储来说,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的购入规模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在2009年和2010年的合计发债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财年要从每年的9月份才开始。因此,美国的今年发债高峰时间将出现在第四季度。由于中国、日本等美国国债主要投资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外汇收入锐减,加之出于对外汇资产的安全考虑,尽管其仍有可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但数量会很有限。因此,美联储还会继续买入国债。

第二,美元货币乘数恢复到正常水平。货币乘数的变化制约着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规模,是制约美国货币供应量规模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进程仍在持续,银行的资金运用还比较谨慎,信贷扩张效应还没有显现,因而货币乘数现在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这种情况终究会随着美国经济的“回暖”而发生变化。目前,一些美国经济数据已有好转迹象,奥巴马也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显露出复苏的曙光。可以预见,伴随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逐步发挥效力,美国信贷市场将恢复活力,货币乘数也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由“低谷”转向“正常”,从而势必加剧美元扩张,为美元的进一步泛滥推波助澜。

第三,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是实行弱势美元政策还是强势美元政策?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对美元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白“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那不过是应付国际舆论的说辞。实际上,虽然弱势美元也会给美国经济和美国国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是真正符合美国利益的。弱势美元不仅有利于刺激出口,而且会大大降低美国的对外债务实际价值,实现对境外债权人的变相掠夺。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超过53万亿美元,其中对境外债权人的债务占有相当比重。美元贬值无疑会使境外债权人的债务缩水,降低美国的总体负债水平,减轻美国的偿债负担。

美元的国际本位币地位,使得美元贬值可以实现财富有利于美国而有害于他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再分配,使得美国制造通胀可以实现自身的风险外溢和风险转嫁,并将通胀的消极后果由全世界分担。因而,金融专家认为,美国有充足的政治与经济动因推动美元贬值,向全世界输出通胀。

5.应付通胀,亚洲货币政策陷入两难

2008年以来,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亚洲经济体的通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是亚洲各国通货膨胀的共同特征。

综合来看,2008年上半年,亚洲各大主要经济体通胀率运行在1.5%~12%之间。而及至6月份,越南CPI上升到26.8%,创出13年以来的新高;菲律宾为11.4%,达到14年的最高水平;印度尼西亚为11.03%,为12年来新高;马来西亚为5%,创出9年新高;印度为8.24%,是10年以来新高;韩国为5.4%,为10年新高;泰国为8.9%,为11年新高;新加坡物价正以26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即使是通货膨胀得到较好控制的中国,其通货膨胀在2008年上半年也抵至7.9%,为11年最高水平。至于通胀程度最小的日本,6月份CPI也上涨到1.5%,成为该国15年以来的最高点位。

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是亚洲国家本轮通胀的另一个特征。与历史上历次通胀表现为全面的物价上涨有所不同,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是亚洲国家CPI中上涨最快和最猛的板块。特别是亚洲作为全球大米的主产区,大米的价格自2008年初以来上涨了100%,从而带动了其他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扬升。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亚洲各国农产品价格平均上升幅度达70%。

物价上涨将继续维持高位是亚洲通胀的又一个表现。在全球经济被通胀阴霾笼罩的环境中,亚洲国家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格外沉重。IMF预计,2008年亚洲国家的通胀将达到7%。而亚行在2008年初发布的《2008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称,亚洲地区的螺旋式通货膨胀非常明显,预计该地区通货膨胀率2008年将上升到5.1%,为10年来的最高水平。

高通货膨胀率使亚洲经济面临着较大的风险。2008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亚洲国家除日本之外都在此列)的通胀率正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研究报告也警示,食品和石油价格上涨是亚洲地区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一般来说,由大宗和基础性产品价格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高位运行的时间越长,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将越大,而正是基于对未来的通胀的预期,2008年,亚洲国家普遍下调了经济增长指标。其中日本将GDP由年初的1.5%调低至1.2%,韩国由4.7%调降至4.6%,越南由9%降至7%,泰国由5%下调至4%。而根据IMF报告,由于受通胀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在2008年减缓至9.7%,印度经济增长率从9%减至7.6%。

出口是拉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近几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通胀对它的侵蚀性如今已经充分显示出来。2008年1~6月,中国出口总值增速比2007年下降5.7%,韩国同期下降6.2%,泰国出口减少4.1%,越南出口下滑7.3%。出口的普降主要是亚洲国家面对通胀压力一致性地收紧了货币政策,进而削弱了进口能力。即便是1月~5月份出口仍然保持小幅增长的日本,其出口量在进入6月后也开始萎缩。专家指出,由于日本GDP超过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出口,一旦这驾马车发生减速,日本经济可能出现更大的下行风险。

作为拉动经济的另一驾马车——消费在亚洲国家也因通胀的加剧而倍显疲软。一般来说,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储蓄为主,消费对经济的拉力本身就比较式微,而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其消费环境和和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受到抑制。一方面,物价上涨可直接导致消费者可支配资金发生“挤出效应”,实际消费能力变得越来越小。另一方面,通胀所引起的财政和贸易状况恶化的结果又迫使亚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取消燃料等补贴,企业在成本日增的情况下会向消费者转嫁成本递增风险,从而导致消费者价格加速上涨和家庭消费能力的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据IMF统计,亚洲大约有10亿低收入人口,他们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异常地脆弱,而由于物价的高涨,许多亚洲国家用于补贴穷人的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假如未来通货膨胀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国家政府甚至无力解决民众温饱,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骚乱与动荡必然冲击和打破经济增长的正常秩序。

在对抗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选择上,货币政策被看成是最灵敏和最有效的调控手段。而恰恰在这一常规法宝上,亚洲国家政府却面临着非常痛苦的“两难”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