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实用外科护理学
29234900000021

第21章 心血管外科常见疾病患者的护理(2)

(4)为控制血压需用扩血管药物时,必须有醒目标记的专用静脉通道,禁止同时与输血输液、测中心静脉压共同混用,有条件的应给予微量泵或输液泵控制速度,以维持血压的稳定,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5)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胸部体疗,保持呼吸道通畅。要保证充分供氧,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和咳嗽,有助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定时雾化吸入,加强湿化,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预防肺不张的发生。

2心理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多为小儿患者,由于陌生的环境、多种监测治疗仪器、单调的声音刺激,缺少亲人陪伴以及医护人员生疏的面孔、严肃的表情,特别是由于手术创伤、刀口的疼痛,都会加重患儿的恐惧与不安。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儿的交流,应和蔼可亲,多用关怀、鼓励性语言,以取得患儿的合作。

3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心电图的变化。对于导管闭合术患者血压的改变,应密切观察。通过测量血压可观察和了解循环系统情况。由于体循环的血量增多,输液量多,速度过快等,都会引起血压升高。患者回病房后,必须立即测血压,以后每15~30分钟测量1次,待平稳后改为1小时1次,连续监测48小时,护理人员交接班时一定要复测1次。如血压过高或降低,应分析原因,同时向医师汇报,以便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口唇和末梢循环以及四肢活动情况,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双肺呼吸音,重视观察心脏及肺部体征、有无心音的改变、杂音的出现以及有无干、湿啰音,痰鸣音等。

治疗护理

1由于术中牵拉、挤压,易造成喉返神经损伤,表现为术后声音嘶哑,喝水呛咳。为避免呛咳,应给予半流质饮食。循环稳定,应抬高体位,以减少呛咳。

2因阻断了体循环分流到肺循环的血液,使体循环血量增加,加之压力及容量感受器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神经反射,术后刀口疼痛以及输血、输液等,导致血压升高,如高于术前血压的20%,应给予止痛剂、镇静剂,若血压持续不降者,应给予扩血管药物,以防止导管断端破裂和脑血管意外发生。首选硝普钠,用微量泵输入,应避光保存,6小时更换1次。由于该药的敏感度个体差异甚大,应加强血压的监护,避免血压大幅度的波动。

3术后1周不明原因的发热、刺激性咳嗽,甚至咯血,胸骨左上方可闻及杂音,多为假性动脉瘤所致,由局部感染、导管撕裂或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所引起,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同时注意有无病理性杂音的出现。一旦诊为假性动脉瘤,应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

健康教育

1做好患者的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安定患者情绪,树立其治疗信心。

2指导深呼吸,协助咳痰,加强胸部体疗的意义,有利于肺膨胀,利于下呼吸道分泌物的咳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

3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其意义及注意事项:①促进肠蠕动,减少腹胀,增进食欲。②抬高体位,使膈肌下降,增加肺容积,改善肺通气,利于分泌物的咳出,减少肺部并发症。③应劝告患者,严格听从医护人员的嘱咐,不要过分活动、过度疲劳,因超过一定限度将不利于组织的愈合。活动量应逐渐增加,直至完全康复。

4出院指导:①术前心功能减退的患者,要做好自我监测,继续纠正心功能,遵医嘱用药,服用强心药前,应数脉搏,服用半个月后,减半量。服用利尿剂,应及时补含钾的食物,避免低钾发生。②术前有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出院后继续服用扩血管药物,以降低肺阻力,改善肺循环,一般需治疗3个月。

术后3个月来院复查,根据心功能状况以及肺动脉压,指导患者的活动量及用药情况。

(第四节)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房间隔的发生、吸收和融合时出现异常,左右心房之间仍残留未闭的房间孔。绝大多数缺损的部位分为上腔型、中央型、下腔型及混合型4种。房间隔缺损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心房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其临床表现与缺损的大小和两房间压力差有所不同,大量分流出现劳累后气促、心悸、易疲劳及呼吸道感染。

术前护理

1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安定患者情绪,保持乐观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由于长时间的大量左向右分流,肺小动脉逐渐产生内膜增生和中层肥厚,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负担逐渐加重。对于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者,应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探视人员,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抵抗力,改善全身状况。术前1日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食物,避免油腻,以防止术后分泌物增多。

4氧气是肺血管扩张剂,合并肺动脉高压者给氧气间歇吸入,3~5L/min,每日3~4次,以改善肺循环,降低肺阻力。

5应用洋地黄药物,用药前测脉搏或心率,低于60次/分时应停药,并通知医师。如有心房纤颤,应听心率,低于60次/分,停服。因有脉搏短绌,不应以脉搏为准。

6加强术前训练,观察患者的咳嗽反射,训练有效的咳痰方法。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以扩大肺容量,改善肺功能。

7房间隔缺损修补,多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大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近几年,为使年轻女性术后不影响美观,采用右前外侧切口,因此,备皮时,要了解手术方法及部位。要求备皮范围要广,勿损伤皮肤。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受凉而影响手术。

8协助医师采集血标本,了解血生化、血气分析以及凝血酶原时间,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9术前2~3日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及适应能力。

10术前1日抽血做血型交叉,做青霉素皮试,阳性者做好标记并记录。

11术前1日晚行不保留灌肠,术前12小时应禁饮食。

12做好接手术准备,包括呼吸机管道的连接、参数设置以及心电监护系统,吸痰装置、无菌盘与床单的准备等。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如除颤器、起搏器、开胸包、气管切开包及各种抢救物品。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术后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妥善安置好各种监测管道、导线(包括心包、纵隔、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各种有创测压管,起搏导线,深静脉置管等)。保持各管道的通畅,以防意外。严格记录出入量,做好特护记录。

(2)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测定并记录第一次血压、心率、呼吸,听双肺呼吸音,观察并记录患者神志恢复程度,瞳孔直径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及球结膜水肿程度。

(3)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是否顺利,包括手术方法、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滞时间以及心脏复跳情况。同时要了解术中发生的意外、目前患者的状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4)对全麻体外循环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左侧,以便有利于连接呼吸机管道。用束缚带束缚四肢,对小儿患者尤为重要。清醒后,循环稳定者改斜坡卧位,拔除气管插管后即可改为半卧位,有利于膈肌的运动,使膈肌下降,增加肺容积,改善肺通气。拔除气管插管后,给高流量鼻导管吸氧,5L/min,要保证充分供氧。

(5)术后注意复温,肛温<34℃,用电热毯复温,并适当提高室内温度。肛温<36℃,应加盖毛毯。手术当日应定时或持续监测直肠温度,危重患者应同时监测指(趾)温,以了解末梢循环情况。掌握体温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体温来判断病情。

(6)全麻体外循环术后应禁食。拔除气管插管6个小时后,可给少量饮水,肠鸣音恢复后,次日进流质饮食。术后第二天,应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以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及刀口的愈合。

(7)加强呼吸道管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胸部体疗,定时雾化吸入,加强湿化,避免分泌物干燥、结痂。对清醒患者,鼓励其深呼吸和咳嗽,以便有助于下呼吸道分泌物咳出,预防肺不张的发生。

2心理护理

(1)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与家属的信任,对患者应多给予同情和安慰,在接触中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仔细解说和鼓励,解脱焦虑,消除恐惧,稳定患者的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2)监护病室的特殊环境、呼吸机的噪声、心电监护的报警以及微量泵、输液泵的蜂鸣等,都会引起患者紧张,加之手术创伤、刀口疼痛会导致患者烦躁不安,应改善监护病房的环境,减少和消除不良刺激因素,护士应多与患者交流,给予鼓励,并安排与亲人交谈,给予亲人的安慰,解除孤独感,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3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的变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心房扑动、心房纤颤、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房室脱节等,因此,应严密观察心电监护,设置好报警范围。应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2)体外循环手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扰乱很大。如术中缺氧,灌注不良,特别是肺高压患者,均可引起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发生呼吸衰竭,而影响心功能的恢复。患者回监护室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幅度,有无明显缺氧表现,仔细听诊两肺呼吸音,有无痰鸣音、哮鸣音及干湿啰音等。定时测血气,根据PaO2、PaCO2、pH值、BE·HCO-3及satO2等指数及时调整氧浓度或呼吸机参数。

治疗护理

1应严格控制液体量,特别是单位时间的量,严密观察CVP、LAP的变化,每小时测定1次,置患者于平卧位以测量中心静脉压,“0”点与患者腋中线(右房)等平,否则影响测量数据。缺损较大者,左心发育一般较差,如输液速度过快、液体量过多,易造成左心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对心房手术的患者,使CVP不超过127kPa(13cmH2O),否则,病情会急剧恶化,而导致手术失败。

2房间隔缺损合并中至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应适当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特别是术后肺动脉压下降缓慢者,待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气分析已达到正常范围,才考虑脱机和拔管。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在辅助呼吸的过程中,气道阻力增高,往往由于气道分泌物的积聚或黏稠的痰液堵塞或支气管痉挛影响气道通畅,可行无菌生理盐水或蒸馏水50mL加庆大霉素8万U气管内冲吸,使痰液稀释后吸尽。定时膨肺,避免缺氧,对肺高压的患者适当给予过度通气,使PaC02维持在46kPa(35mmHg),有利于降低肺阻力。

健康教育

1说明饮食与疾病的关系,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及刀口的愈合。

2禁食的目的:术前12小时禁食是防止麻醉或术中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指导深呼吸,协助咳痰,说明胸部体疗的意义,有利于肺膨胀,有利于远端分泌物的咳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肺功能。

4鼓励患者早期活动的意义及注意事项。

(1)可增加呼吸容量,利于肺泡膨胀和气道分泌物的排出,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2)改善全身各组织器官供氧,促进胃肠蠕动,早期恢复胃肠功能。

(3)增加静脉回心血量,减少下肢血栓和栓塞的形成。

(4)要严格根据心功能情况调节患者的活动,如过量活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应适当限制。总之,以不感到疲劳、不增加心脏负担为度。

5出院指导:

(1)饮食起居,应多进含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钠盐的摄入量应根据心功能状况给予适当控制。鼓励不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量,保持乐观情绪,促进康复。

(2)右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要做好自我监测,继续纠正心功,遵医嘱用药。3个月到医院复查。并告诫患者,一旦发生问题及时到医院就诊或主动联系。

1安定患者情绪,介绍术后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合作。

2了解患者心肺功能,如心功能在Ⅲ级以上,应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减少探视,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给予氧气持续吸入,3~4L/min。

3加强营养支持,改善心肺功能,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4训练有效的咳嗽方法,观察患者的咳嗽反射,宣传术后咳嗽的重要性。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虚弱无力,不敢深呼吸及咳嗽,从而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和呼吸功能不全,因此,术前应指导并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和加强排痰,有利于预防术后肺炎肺不张的发生。

5对于心脏扩大明显、胸廓畸形的患儿,由于机体抵抗明显下降,应安置在单人房间,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应积极治疗肺部感染,改善肺功能。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注意体温的变化。

6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要求备皮要彻底,勿损伤皮肤。

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1)全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入监护室,由专人护理。连接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妥善安置好各种监测管道、导线,保持各管道的通畅,束缚四肢,以防意外。严格记录出入量,做好记录。

(2)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测定并记录第一次血压、心率呼吸,听双肺呼吸音、心脏杂音,注意有无震颤,观察并记录患者神志恢复程度,瞳孔直径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及球结膜水肿程度。

(3)向手术医师全面了解手术过程是否顺利,包括手术方法、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以及心脏复跳情况。同时要了解术中发生的意外、目前患者的状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等。

(4)术后禁食。拔除气管插管6个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如6小时不拔管者,应置胃管,以减少胃胀气,防止呕吐,避免误吸。肠鸣音恢复后进流质饮食,胃管内注入,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5)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肺动脉高压患者极为重要。①鼓励其深呼吸,定时咳嗽,彻底有效的吸痰是防止肺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②应定时膨肺,加强胸部体疗,有利于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③加强湿化,如呼吸机湿化装置不良,应定时滴盐水,可防止分泌物干燥、结痂。④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是术后呼吸道管理的重要环节。

(6)其他均同“房间隔修补术后护理”。

2心理护理

同“房间隔缺损”一节。

3病情观察

(1)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改变,每15分钟测量1次,病情稳定后改30分钟1次,直到转出监护室。CVP、LAP、尿量、引流量,每小时测量1次,并准确记录,发生异常,协助医生查找原因,及时处理。

(2)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保证升压药及扩血管药物均匀输入,使动脉压不可波动过大,保持各测压管通畅,定时用肝素液冲管。肝素液用生理盐水300mL加肝素,小儿1250U(约10mg),成人2500U(约20mg),每次1~2mL。应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肝素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