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位军人,打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他和妈妈就两地分居。记忆中,他一年才能回来一次,以至于我都不认识他,不管他叫爸爸。我还悄悄地对妈妈讲,这个人真讨厌,老在咱家不走。妈妈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傻孩子,他是你爸爸呀!初二那年,父亲转业回到了家,家里一下子多了一个人,我感到特别不适应。当我和父亲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我非常拘束,总是相对无言……”
“我很爱我的妈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是和爸爸处不来。我心里什么道理都明白:他是给予我生命的父亲,我应该尊重他、亲近他,可我就是和他亲热不起来。放学后,爸爸见到我总是特别高兴,甚至好几次迎上来想亲亲我、搂搂我,我总是装出无意的样子躲闪开。爸爸显然看出来了,他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在那里默默地喝酒。我心里也很难受,可又没有办法……”
其实,上述两位同学对父亲的感受我完全可以理解。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子女与父亲的感情往往比不上与母亲之间那样来得自然和亲切。这主要因为父亲对子女爱的方式不同于母亲。母爱永远是一种无条件的关心与爱护,温柔又细致,具体又耐心。母亲对子女的爱近乎无原则,可以为子女牺牲自己的一切而在所不惜。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相对而言,他们更看重事业和自己的社会地位,加之他们恪守“严父”的教诲,感情一般含蓄不露,哪怕心里燃烧的是一团火,表面上也冷静地像块冰。其实,他们心里是特别爱自己子女的,但是却不善于将自己的亲情与爱意通过明确的语言形式表示出来,容易让子女误会父亲对自己不关心,从而使子女与父亲产生隔阂。
但是,据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常与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因为母亲多以温柔、情感内敛的方式亲近孩子;父亲则倾向于孩子的玩耍、做体能活动,常引进新奇有趣令人兴奋的动作游戏。母亲动辄限制孩子,不许做这做那,横加干涉;父亲则不同,总是鼓励孩子试试看,没有那么多的不允许。因此,父亲对孩子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独立感和自信心
子女往往视父亲为“刺激、有趣、冒险的来源。”在与父亲玩耍游戏中,子女可以学会冒险和解决体能等问题,并能强化对外界的控制感,增强自信心。
2.社会应能力和适应性
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社交能力较强,较易适应新环境。
3.心智发展
经常与感性且感情丰富的父亲相处的孩子,其智力测验的成绩,比与冷淡、权威的父亲相处的孩子智商高。对女孩子来说,如果父亲常鼓励女儿参与体能及竞争性的活动,女儿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还有的专家研究发现,父亲在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跟母亲长大的孩子一般内向、胆小,缺乏创新精神;而父亲带大的孩子则胆大、泼辣、外向,创造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强,耐挫能力强。鲁迅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提倡创办“父范学堂”,实际上就是提倡一种由父亲参与加入之后更加理性的、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全面素质的爱。我们需要父爱,我们呼唤父爱,父爱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
那么,生活中如何和父亲更好地交流、沟通呢?
如果从小和父亲两地分居,或者虽然生活在一起,但缺少情感的交流,就应该在今后的生活中努力加以弥补。首先在态度上接纳父亲。因为父亲特别不容易,为了这个家,他们付出许多辛苦,应该得到子女应有的尊重。小杰的父亲是位地质工作者,和第一位同学一样,小杰是妈妈一手带大的。15岁之前,他很少享受到父爱。后来,因为身体原因,他的父亲调回本部。按说一家人好不容易团聚在一起,是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小杰也是强烈的不适应。但他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他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父亲的不易。于是,找了个父亲“阳光灿烂的日子”,他和父亲畅谈了大半天。而且重点谈了自己的弱点和毛病,并恳求父亲监督他改正。父亲自然非常高兴,他知道了儿子对他的态度。随着了解的进一步加深。父子俩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妈妈常常故意说,“我都吃醋了,小杰你真是个小叛徒!”后来小杰自豪地对我说,“我有一个特棒的爸爸,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得老爸一句奖赏:儿子,好样的!”
因此,作为中学生,要尊重父亲,尽可能关心、爱护父亲,比如抽时间陪父亲散散步,看看电影,侃侃球,谈谈他的过去,他的工作,他对生活的见解……甚至是父亲的烦恼。可能的话,帮助父亲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替他分担痛苦,排忧解难,减轻他的心理负担。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不能选择父亲。不论是什么样的父亲,理想也好,不理想也好,但终归是给我们带来生命的人。我们都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去爱他。爱父亲,也就等于爱母亲,就等于爱自己。
和父亲交个朋友吧,“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怕滑……”因为我们是“快乐的父子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