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展现自我
29232500000050

第50章 填平那条无形的沟

放学的路上,三个女孩儿和一个男孩儿不知怎的就聊起了他们的父母。

——嗨,别提我老妈多神经了。咱们班男生打个电话,她就故意找个借口赖在我屋里不走,尽管身子背着我,可耳朵支得老高,使劲儿听。我特别来气,故意捂得紧紧的,就是不让她听见!急得她什么似的。

——我妈也那样!他们是同龄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老顽固!昨天我告诉她咱们班要举办足球联赛。她立刻说,你一个女孩子,少掺和事儿,尤其是别和那些男孩子搅和到一起。学习好才是真格的。

——你们还都是妈妈!我家是爸爸!我爸更是不折不扣的“花岗岩”脑袋。动不动就是他们那时候。他也不想想,世界都进入21世纪了,还抱着过去的老黄历不放。

——别提了,我在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想买个名牌运动衣,父母就开始叨叨,什么名牌不名牌的,穿在身上不都一样?纯粹是骗你们这帮小孩子的钱!再说,你一个小子家,臭美什么?我们那时候,过年也没有新衣服穿,更别说什么牌。穿个“的确良”就美气地找不着北。你们呀,太忘本!

最后,四个人无可奈何地说:“这就是代沟呀。”

像上面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中学生之间是常有的事。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冲击,新老两代人由于年龄、经历、经验、思维等的不同,必然在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即所谓的“代沟”。

1.思想上

现在中学生的父母均出生在四五十年代,从小所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因此思想比较稳定,趋于保守。而当今中学生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思想开放,勇于创新,但有时又难免偏激。比如一名女中学生把头发染成黄色,而且扎了耳朵眼儿,穿着“恨天高”鞋招遥过市,把她那在某机关当党委书记的爸爸气得直摇头、叹气。

2.政治上

家长都希望孩子政治上要求进步,中学阶段入团,高中阶段争取入党,将来哪个大学都愿意要;而许多中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认为“没用”、“入不入团(党)无所谓”,“入了更麻烦,还要交团费。”

3.思维上

家长习惯直线思维,总是习惯与自己的经历比,即纵向比较。比如,一家长对孩子说:“你现在多幸福呀,还不好好学习,我那时候每天带两窝头,一块咸菜,点着煤油灯一学就半夜!”,因此也容易知足。而中学生的思维则是多元化的,习惯发散思维,喜欢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条件比自己优越的同龄人,“我有什么呀?不就一破随身听吗?人家某某光高级随身听就三个!家里还有DVD、电脑、传真机!”“咱家住的什么破房子?某某家光客厅就比咱家大得多!”

4.行为上

家长往往喜欢维持原有的行为准则,不愿变动,处事谨慎、冷静、多为别人着想。而中学生则喜欢冒险,反应快,变化快,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传统,比较随心所欲。社会上流行什么,肯定很快就能在孩子身上体现出来。比如很多中学生说话港、台电视剧腔很浓,动辄“哇塞!”“帅呆了!”“酷毙了!”等等很“潮”的话。

“代沟”的存在给中学生与家长的交往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因此要设法以防止、缩小或消除这种差异,这需要两代人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父母对子女要宽容,要理解他们,了解青少年心理、生理发育的特点,及时进行正确的疏导。另一方面,中学生也要加强对父母的理解和体谅,多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多点责任感,让父母放心。只要双方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互相尊重,相互容忍,加强交流与沟通,就可以填平那条无形的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