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理卫生与健康
2923100000033

第33章 传染病的概念与原理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它是许多种疾病的总称。如麻疹、猩红热、痢疾、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都属于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特点

有病原体: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比如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病毒,猩红热的病原体是溶血性链球菌。病原体主要分为细菌、病毒(比细菌小、无细胞结构)、真菌(癣的病原体)、原虫(疟原虫)、蠕虫(蠕虫病的病原体)。

有传染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从一个人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

有免疫性:大多数患者在疾病痊愈后,都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

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增强人的抵抗力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二、传染病的流行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就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三个环节必须同时存在,方能构成传染病流行。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不会发生,不可能形成流行。

1.传染源: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昆虫媒介、性途径和血液途径等。

3.人群易感性:所谓易感人群,就是缺乏免疫力,在接触了传染源后容易发生传染病的人们。如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做预防接种的小儿,对许多传染病都是易感的;个别传染病,如百日咳等,6个月以内婴儿也易于感染,这是因为在他们体内缺乏特异免疫力的缘故。

三、传播途径

1.空气传染

有些病原体在空气中可以自由散布,直径通常为5微米,能够长时间浮游于空气中,做长距离的移动,主要借由呼吸系统感染,有时亦与飞沫传染混称。

2.飞沫传染

飞沫传染是许多感染源的主要传播途径,借由患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喷出温暖而潮湿之液滴,病原附着其上,随空气扰动飘散短时间、短距离地在风中漂浮,由下一位宿主因呼吸、张口或偶然碰触到眼睛表面时黏附,造成新的宿主受到感染。

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水痘、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结核、麻疹、德国麻疹、百日咳等等。由于飞沫质、量均小,难以承载较重之病原,因此寄生虫感染几乎不由此途径传染其他个体。

3.粪口传染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卫生系统尚未健全、教育倡导不周的情况下,未处理之废水或受病原沾染物,直接排放于环境中,可能污损饮水、食物或碰触口、鼻黏膜之器具,以及如厕后清洁不完全,借由饮食过程可导致食入者感染,主要病原可为病毒、细菌、寄生虫,如霍乱、A型肝炎、小儿麻痹、轮状病毒、弓形虫感染症,于已开发国家也可能发生。有时,某些生物因体表组织构造不足以保护个体,可能因接触患者之排泄物而受到感染,正常情况下在人类族群中不会发生这种特例。

4.接触传染

经由直接碰触而传染的方式称为接触传染,这类疾病除了直接触摸、亲吻患者,也可以透过共享牙刷、毛巾、刮胡刀、餐具、衣物等贴身器材,或是因患者接触后,在环境留下病原达到传播的目的。因此此类传染病较常发生在学校、军队等物品可能不慎共享的场所。例如:真菌感染的香港脚、细菌感染的脓包症、病毒在表皮引起增生的疣,而梅毒的情况特殊,通常是健康个体接触感染者的硬性下疳所致。

性传染疾病包含任何可以借由性行为传染的疾病,因此属于接触传染的一种,但因艾滋病在世界流行状况甚为严重,医学中有时会独立探讨。通常主要感染源为细菌或病毒,借由直接接触生殖器的黏膜组织、精液、阴道分泌物或甚至直肠所携带之病原,传递至性伴侣导致感染。若这些部位存有伤口,则病原可能使血液感染带至全身各处。

5.垂直传染

垂直传染专指胎儿由母体得到的疾病。通常透过此种传染方式感染胎儿之疾病病原体,多以病毒和活动力高的小型寄生虫为主,可以经由血液输送,或是具备穿过组织或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透过胎盘在母子体内传染,例如AIDS和B型肝炎。细菌虽较罕见于垂直感染,但是梅毒可在分娩过程,由于胎儿的黏膜部位或眼睛接触到母体阴道受感染之黏膜组织而染病;且有少数情况则是在哺乳时透过乳汁分泌感染新生儿。后两种路径也都属于垂直感染的范畴。

6.血液传染

血液传染主要透过血液、伤口的感染方式,将疾病传递至另一个个体身上的过程即血液传染。常见乎医疗使用注射器材、输血技术之疏失,吸食毒品时共享针头的情况可造成难以预防的感染,尤其对于艾滋病的防范更加困难。

我们了解了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利用这些特点阻断传染病的传染途径,提高我们自身的保护能力,这样就可以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健康指南痢疾的预防

夏秋两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痢疾、肠炎、伤寒等。但最多见的还是细菌性痢疾。因此,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关非常重要。

痢疾杆菌的特点是怕热不怕冷,在100℃水中不足1分钟就会死亡,而在冰水中却能成活几个星期。所以生吃瓜果时洗净后再用开水烫一下也能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痢疾杆菌的另一特点是怕酸不怕碱,在胃酸中难以存活,但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胃酸不足或其浓度降低,痢疾杆菌就会冲破胃的防线进入肠内生长繁殖,至临床出现症状大约是24~48小时。痢疾杆菌的第三个特点是喜欢寄居在大肠,造成大肠的水肿、黏膜溃疡、出血等变化。

痢疾杆菌的预防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其有效措施是管理好粪便、灭苍蝇、禁食已经被污染的食品。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消毒。消毒方法常用的有开水浸泡法或用高锰酸钾放入清水中配成淡粉红色液体浸泡10分钟亦可;进食前务必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