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2922200000036

第36章 从容应对孩子的无理要求(4)

(3)注意观察孩子

孩子不明原因的长时间哭叫,父母应看看他是否生病了。如果疲劳引起的哭叫,父母可对他说些安慰的话,并让他休息一会儿。

(4)平时加强教育

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是与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密不可分的。所以,父母应利用孩子每一次的表现适时地进行教育,让孩子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才是正确的。

3.外出作客时孩子哭闹怎么办

带孩子外出作客,孩子有时闹着要回家,有时却闹着不愿回家,这是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你的孩子如此不听话呢?当孩子不愿听从你时,又该怎么办呢?这里向你介绍几种不同的情况及应急措施,仅供参考。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要回家(或不愿回家)的念头呢?

(1)孩子受情绪影响

如当孩子正与主人家的孩子玩在兴头上,或被主人家的某样物品所吸引时,孩子很难抑制自己的行为而服从于父母,因此表现得恋恋不舍。再比如当孩子与主人家的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孩子觉得受了委屈,这时他便可能闹着要回家。还有一种情况是,到了主人家,大人们只顾自己交谈,而把孩子冷落一边,使他感到孤独、寂寞,此时,孩子也可能闹着要回家。

(2)是孩子的性格所致

如果孩子性格较为内向,当他面临一种新的陌生环境,见到不熟悉的人时,难免会害羞、行为拘谨,因而很难较快地适应新环境,所以在主人家没呆一会儿便闹着要回家。

(3)由于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

如孩子身体不适闹着要回家。相反的情况是由于孩子比较喜欢那家主人,而又长时间没见到主人了,因此,到了主人家较依恋主人,当父母要其回家时,孩子不愿听从。

了解了孩子产生要回家(或不愿回家)的原因,我们方可对症下药。

(1)当孩子玩在兴头上时

当孩子玩在兴头上时,不要骤然命令孩子停止,可以事先对孩子有所提醒,让孩子有准备地接受意见。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再玩一会儿,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也可以因势利导,淡化孩子的兴致或转移其注意,用游戏的口吻,帮助孩子结束游戏。比如“小鸭子玩累了,要睡觉了,宝宝也该回家休息了。”

(2)不要忽略孩子

父母不要只顾自己与主人交谈而忽略孩子,可以帮助孩子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使孩子投入到活动中而忘记刚呆一会儿就闹着要回家的念头。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时,父母要及时地进行疏导,帮助孩子消除误会,以免产生不愉快的情绪。

(3)对孩子进行抚慰鼓励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父母的抚慰鼓励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开头几分钟的某种特定的应变能力,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处理方法。比如可以让孩子邀请主人家的孩子一同游戏,或者看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等,帮助孩子消除羞怯感。其次,平日里,父母应给予孩子与别人交往接触的机会,以增强其适应能力。

(4)给孩子讲一些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常用一些较为形象、浅显的语言给孩子讲一些道理,使孩子懂得做客的规矩,知道到了主人家立刻就走,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自己不喜欢,也要学会必要的克制与忍耐。父母不可溺爱纵容孩子,要采用适当的态度和方法,帮助孩子懂得服从与合作,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

(5)当孩子身体不适时

当孩子身体不适时,建议父母不要带孩子外出作客。如果在作客时孩子身体不适则要缩短做客时间。要是孩子长时间没见到他喜欢的那位主人,可以让孩子多呆一儿,以满足其感情上的需要。

孩子赖床怎么办

父母箴言

一些家长用最老的办法解决孩子赖床的问题: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午饭后让孩子休息,自己不休息,而是等到时间了叫孩子起床。其实这种方法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孩子会养成一种依赖心理,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落下埋怨。

看到孩子睡得又香又甜,每个父母脸上都会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是如果孩子赖床不起,上学就要迟到了,相信没有一个家长会笑得出来。

导致孩子赖床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睡眠不足、午睡过久、恶梦干扰。

晚上太晚睡,会造成睡眠的时数不足。从小就应该让孩子在固定时间上床睡觉,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而且只要就寝时间一到,父母即使还有事要忙,也应该先停下手边的工作,在床边陪着孩子,趁着入睡前的空档和孩子聊聊天、说说床边故事,一方面可以增进亲子互动的机会,一方面可以放松孩子睡前的情绪。

如果孩子的午睡时间太久,或是睡午觉的时间太接近傍晚,都会让孩子在晚间精力旺盛,到了就寝时间还睡不着,于是间接造成晚睡、睡不饱的状况。孩子睡午觉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要在接近傍晚的时候才让孩子睡午觉。以幼儿园来说,午休时间通常是l点到2点左右,如果让孩子在下午睡得太久或太晚午睡,孩子很容易在晚上变成精力旺盛的小魔鬼,等他筋疲力尽入睡后,隔天早上势必又得花一番功夫才能把他挖起来,所以家长们别以为孩子午觉睡得越久越好。

孩子难免都会做恶梦,除了单纯做恶梦,有很大原因是担心害怕、心理压力或身体不适造成的。孩子做恶梦最常见的原因有“怕黑”跟“怕魔鬼”几种。“怕黑”是出自于人类对未知的恐惧,如果孩子因为怕黑而不敢睡觉,甚至还因此做恶梦,不妨在孩子的房里添置一盏小夜灯。市面上贩售的夜灯都有许多可爱的造型,如果情况允许,让孩子挑一个他喜欢的卡通造型夜灯,在睡觉时有可爱的夜灯散发着微弱光芒陪伴他,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不少。此外,家长也可以在就寝前熄灯时,和孩子玩光影游戏。让孩子知道原来“暗暗的时候”,透过光线和手势的变化,影子可以的游戏也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怕黑的心理。

为了改善孩子赖床的习惯,不但孩子必须做改变,家长的心态和处理方式也要有所应对。当孩子有赖床习惯时,以下建议可供家长参考。

1.让孩子决定作息时间

和孩子讨论就寝、起床时间,也问问孩子喜欢父母用什么方式叫他起床。让孩子自己决定作息时间,可以让孩子知道该对自己的承诺负责。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叫他起床,可以降低此的不愉快。

2.给孩子买一个小闹钟

给孩子买一个小闹钟,让孩子按自己的时间起床,这样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使时间控制到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经验,但最好不要强制性,要引导孩子分析什么样的时间更合理。作为家长可以把自己起床的时间交由孩子来制定,孩子们会有一些掌握大权的劲头,他们会很有积极性,作为家长可以创造这样的机会给孩子们,既省了自己的精力又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营造起床气氛

叫孩子起床的时候,随手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或者放些孩子喜欢听的故事CD,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醒宋,缓解被吵醒的不快。

4.睡前准备就绪

睡前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书包,把明天该带的东西都准备好。如果天气寒冷,可以先把隔天要穿的内衣当成睡衣穿,起床后只要帮孩子套上毛衣、外套即可。这么做不但可以避免孩子在穿脱之间受凉,也可以减少起床后的准备时间。

5.理清优先顺序

家长起床后,先把自己的问题都处理好,再叫孩子起床。这样家长就不用一边急着处理孩子上学前的准备,一边还要忙着整理自己上班前的琐事。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只要家长一急躁,亲子之间很容易会产生摩擦。所以先准备好自己的事,或是以孩子为优先,都可以减少时间。

6.提早起床发泄

如果孩子有严重的表现——只要一被吵醒就会大哭大闹,而别方法都不管用时,家长只好提早叫孩子起床,先让他发泄一顿再说。在他哭闹的时候,家长不用去责骂他,试着让他一个人宣泄情绪,等他闹够了,先安抚他,再去做出门前的准备工作。

7.采用奖惩的手段。

如果孩子能在一星期或一段时间按时起床,家长就可以给孩子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这件事。而如果孩子不能按时起床,或起床时哭闹,家长可以事先和学校的老师讲好,双方配合。家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者干脆请假晚上班,故意让孩子迟到,迟到后老师就可以配合家长给孩子一点小小的惩罚,让孩子为此付出一点儿代价,这样就会促使他去好好表现。

8.给孩子放松的空间并养成原则观念

平常,无论孩子怎样哭闹,该起床时必须起床,并且要告诉孩子,现在我们必须起床了,否则上班就迟到了。但到了星期天,你就可以陪着孩子睡个懒觉,并且要告诉他,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们可以不起床。时间一常,孩子就知道,原来只有星期天,才可以睡懒觉,而其他时间必须按时起床。

如何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父母箴言

孩子有不良习惯,父母们绝不能坐视不理。趁孩子年龄小,一些行为习惯还未最终养成,父母应想法尽快纠正,一旦习惯成自然,那么纠正难度就更大了。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令人头疼的坏习惯,比如抠鼻子、不洗手就吃东西等。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又该如何纠正呢?

1.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不良习惯

批评、教训并不是纠正孩子坏毛病的唯一方法,有时候父母一味地批评,而不给孩子举例讲明为什么,孩子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不愿听从父母的教导,反而会强化自身的坏习惯。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不妨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念儿歌等寓意形式,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比如,孩子喜欢挖鼻孔,成人可以讲“猎八戒的鼻孔是怎样来的”,让孩子通过这个夸张的故事,明白挖鼻孔所带来的危害,从而激发他改正的愿望。

2.表现宽容的态度

也许有些坏习惯孩子自己也不喜欢,但他又无法控制自己不去做已经习惯的事。所以,父母应对孩子抱以宽容的态度,要一遍又一遍地指出他的问题。鼓励永远比批评有效,哪怕孩子只有一点点的进步,也不要吝啬你的表扬。最好不要拿他与同龄的孩子相比,重要的是孩子过去的表现和他现在的行动。偶尔的退步也不要表现出失望,相信孩子能战胜坏毛病。即使是“屡教屡犯”,父母也不要感到孩子不可教化,因为这种态度会伤害孩子的动机。也不要在心理上给孩子压力。孩子和我们大人一样能感觉到环境或别人给他的心理压力,这样的压力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改正,所以要尽量为孩子减轻心理负担。

3.善于抓住时机

很多小孩子的坏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父母可以在孩子坏习惯出现后立即进行纠正。例如发现孩子不洗手就吃东西时,要及时给孩子讲明“病从口入”的道理,并督促他洗手。对于孩子的进步,你也要及时地表扬他。

4.循序渐进效果好

父母需要明白的是,孩子的坏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因此纠正孩子现有坏习惯,父母的要求不能太高,要切合实际,也要有耐心。不要指望孩子在短期内把坏习惯完全纠正过来,只要孩子每次都有一些改正就可以了。在一些情况下,以前的坏习惯可能又会在孩子身上反复出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父母不必操之过急。

5.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适当增加刺激,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的不良习惯往往是无意识的行为,所以父母常发现孩子“屡教不改”。这时,父母可以根据孩子好问、好动的特点,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出现孩子吮手指时,父母可以让孩子帮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引导孩子观察某一种物体,或参加某一游戏活动,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不良习惯。

7.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有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在父母的影响下,潜移默化形成的,如往阳台下扔东西、起床后不叠被、饭前不洗手等。当父母要求孩子改正时,孩子往往以成人也是这样为理由。这时,父母应该检点、反省自己的错误行为,并及时改正,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孩子在无声的教育中改正不良习惯。

8.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

当然,必要的时候,如果孩子知错再犯,父母可以适当采用“惩罚”的手段,如用严厉的眼神,或拒绝孩子的要求,或采用冷淡他的方法,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知道如何去改正。

最后,举两个具体改正孩子不良习惯的例子,以供参考。

如果孩子咳嗽或者打喷嚏的时不捂嘴怎么办

感冒或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肺炎和脑膜炎,都是因为喷出的唾液颗粒中含有病毒,从而传播开来的。父母要以身作则,平时自己就能够做到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捂着嘴,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如果看见爸爸妈妈总是捂着嘴和鼻子,那么,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会效仿着这么做了。如果孩子是直接用手捂嘴,还要督促他把手洗干净。为了避免病毒的传播,告诉孩子尽量不用手去捂着嘴,可以用面巾纸或手绢。如果马上就要打喷嚏了,可手头上没有这些东西,弯曲胳膊捂着鼻子和嘴也行。

经常忘记洗手怎么办

经常不洗手的孩子,会增加感染疾病的机会,如蛲虫病、痢疾和甲型肝炎等。父母需要经常耐心地给孩子提个醒,告诉他饭前要洗手,户外活动后回家先洗手,最重要的是便后要洗手。口头提醒之外,还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图片,作为视觉提醒,比如让孩子把双手按在纸上,然后描出手的形状,周围再画一些小小的肥皂泡,然后把这幅画贴在洗手池周围最醒目的地方。

在生活中,父母要做有心人,可以尝试着在家中的床头、电视机、饭桌等明显的地方贴些简单明了、富有情趣的图画,使孩子时时得到提醒。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及家庭各成员的配合,孩子的良好习惯才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