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FBI读心术:破解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29215300000009

第9章 笑能为你带来什么

一些工作要求人们具备察言观色的基本技巧,他们通过外形、语言和气质来判断对方是否可以成为客户。根据资深销售人员的经验,与客户进行谈判的时候,有一个小秘诀可以提高成功率,那就是笑容。销售员露出亲切的笑会对谈判双方产生积极的影响,订单成功率会大幅度提升。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送上你的笑,就是告诉对方:我值得信赖,您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这也许算是笑容所能带来的直接效果。生活中,笑可以带来的好处远不止这些。

笑是一种求生本能

职场中,受欢迎的人无一例外均有相当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是一种职场求生技能。我们也会发现某些人总是有幸运相伴,乐观向上,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种求之不可得的能力,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样的能力,区别只在于你是否真的开掘了这种潜能。

人类有数百万年的进化史,远古人需要面对恶劣环境,时常会遭遇生命的威胁,有时候是猎物和猛兽,而有时候则是自己身边的伙伴和同类。来自于同类的威胁总是防不胜防,且死于同类之手的人远远超过被自然之力所屠杀的数目。为了防备这种最大的威胁,人组成了不同的族群,族群之间也会不断发生战争,威胁到彼此的生命。如何辨明对方是欲置自己于死地的敌人,还是会伸手拉自己一把的朋友?这是远古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总结,面部表情成为首当其冲的判断依据。当一个人向你走来的时候,若他面带微笑,多半没有恶意;若他面无表情或者表情凶狠,则多半是心怀不轨。

进化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潜意识和DNA中,微笑原来早已和求生本能相挂钩,可见笑不仅是一种情绪表达,更是一种信号,一种保命的盔甲,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穿起这副盔甲,至少你不会被误杀。这也许是笑的最本初的用意,它在传递着友善,同时也在表示恭顺,传达一种结盟的意愿。不管是发出笑容信号的人,还是接收笑容信号的人,在他们的意识之中都会有这样的触钮,发出者求得好感,而接收者自然会输出善意。

假笑是一种生存技巧

灵长类动物都会发出笑,或者类似笑的行为。但是人类和其他物种所不同的是,人类不仅会笑,还会制造笑的迷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假笑。假笑的行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许又要追溯到远古时期生活在蛮荒之中的祖先,当他们意识到笑容的威力时,不断训练自己的大脑和面部肌肉来制造类似笑的状态便成为他们的本能反应,也成为他们让自己生活下去的一种生存技巧。当一个人发现对方在对自己笑时,很少有人可以准确地找到真笑和假笑的不同,而是首先会被笑容所击中,在头脑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这种反应太过迅速直接,因此辨别假笑反而成为一种需要思考的理性行为,发生速度慢于好感的产生速度。

笑是乐观者的标志,而假笑则已经成为撒谎者的专利,他们深知笑可以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通过制造笑容,谎言似乎也可以变得更加真实可信,让人不能辨明,从而让撒谎者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随着社会经验的积累,人们遭遇的谎言越来越多,便会逐渐有意识地告诫自己辨别真笑和假笑。撒谎者的笑容由于源自主动意愿,所以发生的速度超过了正常的笑,而且撒谎的假笑还可以持续很久,它可以迅速地出现并迟迟不退散,就好像是戴上了一个笑脸面具,撒谎者可以利用它掩饰自己内心的紧张不安。

控制人类面部表情的神经元大多都分布在右脑的皮层之中。而右脑的指令都是发送给左侧身体的,因此就造成了一个假笑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要让笑容更具说服力,让别人相信这是真诚的笑,就必须让左右半边的脸都显得愉悦,保持一定的平衡。但事实上,人的脸部并不是完全平衡的,从五官分布的大小、位置甚至色彩上,都会有区别。当大脑努力想要让两侧脸平衡时,就必然会有一侧脸显得过于夸张。一般情况下左侧脸的假笑会比较明显,这会导致撒谎者的假笑面具有点变形,社会经验丰富的辨别者就可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真笑无须刻意通过大脑皮层来发射指令,有的时候甚至越过大脑皮层,由潜意识直接在面部制造,因此它不存在不对称、不均衡的情况。即便一个人的左眼明显比右眼要大很多,但只要他真诚地发出笑容,你将看到两只眼睛都会在眼轮匝肌的控制下呈现出差不多大小的弯弧,就好像是两弯月牙那么动人。

为什么不笑

20世纪90年代,澳大利亚海关深受走私的困扰,他们不得不调用大量警力对每一个过境的游客进行严格检查。这不仅让海关的工作量变大,还引来了很多抱怨与谴责。为了让工作变得更加有效率,海关找到一位心理学家,希望他可以培训警务人员学会辨别走私者和普通游客。

这个项目的研究持续了七八年,在最开始的研究中,有人认为走私者为了掩饰自己的犯罪行为,往往会露出笑容来伪装自己,好让自己看起来友善无辜。但通过对上千个案例的观察,心理学家发现情况恰好相反。很多心怀不轨的人反而不会露出笑容,由于内心紧张,他们的面部肌肉往往很难得到协调的安排,露出笑容的频率明显降低。

为什么有秘密的人反而笑得更少一些?他们不是应该尽快启用笑容这种有效的武器吗?

在所有文化背景下,那些心怀秘密的人总是比平时笑得更少,无辜的人在讲真话的时候反而会露出更多的笑。这个现象要从笑容的本质起源开始分析。微笑在最初是一种表示恭顺的信号,人们发出微笑是为了表示自己是一个无威胁的人,有顺从的含义。当微笑和妥协心理相挂钩的时候,那些清白的人就会希望使用这种方式来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怀疑,如果海关缉私人员情绪紧张,被搜查者就会更加努力地笑,好让对方明白自己已经妥协。但对于走私者来说,心理恰好相反,他们不愿意妥协。由于利益的驱使,走私者不计代价地从事犯罪活动,又岂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所以他们努力控制自己的笑,基本不会露出笑容,而有意制造的笑容也就寥寥无几。

我们不是走私者,但对此也会有很多体会。当你行走在路上,忽然被警察注意,就算你只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你也会感到紧张,并且当警察对你进行盘问的时候就会露出真诚的笑容。因此,辨别一个人为什么笑、为什么不笑,要结合当时的特定情境来分析,毕竟人类不是一个程序,并不是直线运作,他的运作有很多突发性和随机性的条件,相似的触发条件也许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没有任何的公式可以完全被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