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26

第26章 体温的昼夜节律——温度决定生老病死

一个人的睡眠与觉醒有一定的节律,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体温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我们人类和其他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一37℃,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

我们身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之一。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温较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热,就是体温超过了正常体温。一般来说,体温达到37.5℃—38℃为低热,38℃一39℃为中度发热,39℃一40℃是高热,40℃以上就是超高热。当然,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我们的体温高于41℃或低于25℃时将严重影响各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甚至危及生命。

人类体温同样具有昼夜周期性。一天当中的体温,清晨2—6时最低,黎明后开始上升,整个白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下午6时达到一天中的高峰。

人类无论生活在地球任何区域,体温均呈现昼夜波动。表面看来,白天体温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活动多、代谢率高,产热增加所致。其实并非如此。整天卧床保持安静或彻夜不眠的人仍有同样的体温周期性变化。实验表明,将受试者置于无任何时间标记的很深的地下室中长期生活,昼夜节律照样存在。不过此时昼夜周期比24小时略长一些,谓之自激周期。如令受试者返回地面,接受光照等同步因子的影响,其生理周期逐渐恢复原状,仍与地球自转周期保持同步。一般认为,这种节律的产生是内源性的,受我们体内的生物钟控制。

一个人的睡眠与觉醒有一定的节律,在不同的状态下人的体温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体温的变化,也就可以了解自己的昼夜节律。测量的方法是每隔2个小时测一次体温,连续测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一定要在相同时刻测,然后求出各时间点体温的平均值,将这12个平均值点画在坐标纸上,纵坐标为体温,横坐标为时间。正常体温波动在摄氏36.9±0.5度,变化虽不大,但节律性却一目了然。

一般来说,睡眼安排在体温刚刚下降的阶段最为理想,而觉醒则多在体温回升的初始阶段。绝大多数人的体温是在下午稍高,入夜后就渐渐下降,在体温开始下降的时候上床就寝,不但入睡快,而且睡的时间也会相对地长一些。假如你的睡眠时间安排在体温最低点,会使睡眠时间缩短而且很容易早醒。

古来托曼博士曾经做过一项叫做“洞窟实验”的实验。受试者有6人,让他们生活在洞窟中,洞中恒温、恒湿,空气新鲜,消除一切干扰,断绝一切外界信息。其中1名受试者,体温高峰是在上午9:00-11:00,就寝时间安排在22:30,此时体温正在下降,结果很快就能入睡。有4个人,生活规律与体内节律不一致,22:30时体温仍很高,安排在这个时间睡眠,常常很难入睡。有一名受试者到凌晨1时体温仍很高,此人1时30分以前很难睡着。

通过对自己体温情况的了解,有利于恰当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比如说,人的体温下降就容易引起睡意,这是利用体温调节生物钟的有效方法。如果体温调节失控,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睡眠生物钟发生紊乱,这时人们就会出现失眠等问题。

控制体温的方法很多,比如说睡前洗澡(最好洗温水澡或冷水澡,因为热水澡会引起体温升高),或睡前做20分钟的有氧运动(不宜做剧烈运动,这会使体温升高很快)等,睡觉的时候体温就会有所下降,这时我们就容易入睡。

第五章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时,五脏六腑有感应。只要我们每天按照人体的本性好好生活,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供养好我们的先天真元,养生就会变得非常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