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在每时每刻
29215100000024

第24章 治营卫运行失调的天下第一良方“高梁米汤”

营卫二者,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当营气虚弱之时,卫气相对地盛则导致失眠。

营卫是指营气和卫气。所谓营气、卫气,是指运行于经脉内外,具有营养机体、抵御外邪的机体生命物质。

中医里讲,营气是以营养机体为主,卫气以护卫机体为主,都是水谷饮食所化生。《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它的意思是,营气与卫气都是水谷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质清、运行于脉内的叫营气,质浊、运行于脉外的叫卫气。

营气主要负责人体营养物质的输送,机体组织无时无刻不需要营养物质的供给,因而,营气运行没有昼夜阴阳的区别,始终运行于脉内。《灵枢·营气篇》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于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卫气,一般认为与人体的卫外功能有关。卫气主人体的防卫,抵御外邪的侵袭,因而需要根据昼夜阴阳的变动、人们的生活规律而变化。白天人体暴露于自然界六气或六淫极易受外邪伤害,卫气行于阳,运于表,能防止外邪损伤人体;夜间睡眠,人体常可脱离与自然界六淫的直接接触,因而,卫气行于五脏,运行于身体内卫表较虚。如果不受外邪侵袭,晚上就很容易染上疾病,特别是外感疾病,每每发于夜晚。

中医学把睡眠归之于卫气循行,在夜间营卫相会为“合阴”,即进入睡眠。又指出卫气在人体内“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周期性循行。卫气“始于入阴”到“注于肾为周”,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营卫二者,卫气属阳,营气属阴。当营气虚弱之时,卫气相对地盛则失眠,老年人“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这可以解释为何老年人白天精力不集中,晚间睡眠少。因卫气在体内循经络经五脏六腑而行,在五脏六腑任何一个环节之病变影响卫气循行者,都可影响睡眠。又营卫自身虚弱,痰、湿、瘀等因素可影响卫气循行,都会影响睡眠。

我在深入研究卫气的运行规律时,发现卫气与睡眠一觉醒节律有密切关系。《灵枢·卫气行》里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这里的“目张”就是“觉醒”的意思,“卧起”是指睡觉和起床,这完全指的是人的睡眠一觉醒节律。

《灵枢·营卫生会》也有相关记载:“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的“起”即是指觉醒,“止”即是指睡眠。《灵枢·大惑论》则更进一步指出了睡眠一觉醒节律异常与卫气的关系。文中讲:“病而不得卧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跃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这说明人的失眠是卫气不能人于阴而造成的。

《灵枢·口问》还把我们在入睡时的呵欠解释得很生动:“人之欠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日: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者主上,阴者主下,故阴气积于下,阳气未尽,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这说明,呵欠是由于阴阳相引,阳不胜阴而造成的。

从以上我们可看出,中医对人体睡眠一觉醒节律是早有深刻认识的,并且当时那个时代,已经提出了治疗失眠的具体方药。

《灵枢·邪客》这样一段对话告诉人们失眠的成因与治疗方法。

黄帝问伯高:“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就告诉他说:“五谷入于胃也……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核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朋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厌气客于五脏六派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盟,阳气盛则阳呋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黄帝又问;“治之奈何?”伯高说:“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这就是很有名的半夏秫米汤,有“失眠第一方”之称。

此方如何来做呢?取半夏15克,秫米(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高梁米)50克。所取半夏最好用制半夏(如法半夏、半夏曲);秫米去壳,淘洗干净,备用。用河中长流水,最好取溪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为粥,然后去掉渣就可以了。每日食3次,每次饮1小杯,连饮3天,以见效为止。这个方子最适于治疗因痰滞胃而致的阴阳失调之失眠,即“胃不和则卧不安”,而且还有降逆温燥、化痰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胃火重的人不要服用。

有了这个良方,失眠对于我们来说就不是什么难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