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29191000000042

第42章 中老年人艾灸保健宜忌

艾灸疗法是使用艾绒制成的艾炷、艾卷,点燃后在身体相应的穴位上施行熏灸,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由于艾灸保建有独特的疗效,所以目前得到许多中老年人的重视,而且由于其操作使用方便,易于为一般人群接受,已成为一种受喜爱的保健方法。

中老年人保健宜用的间接灸疗法

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等。

(1)隔姜灸:是把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时再易炷施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中老年人保健宜用的艾卷灸疗法

(1)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2)雀啄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匀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动或作反复地施转施灸。

中老年人施灸宜忌

中老年人在施灸前一定要明白灸治的方法,尤其是瘢痕灸。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以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另外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