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科技发明的历史长河
29181800000049

第49章 最古老的长城

《左传》鲁襄公十八年记载了这么一段历史故事:“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溴梁之言,同伐齐。齐国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这讲述的是晋国、鲁国等12个国家的联军企图入侵齐国,与齐灵公会战于平阴邑。由于齐国修筑的防门城墙坚固,联军久攻不下。《左传》中提到的鲁襄公十八年,相当于公元前555年。这就证明,早在2500多年前,齐长城就已经存在于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中了。

齐长城西起古济水,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的孝里镇,东至黄海之滨的黄岛,三条复线与主线并行,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将黄河、泰山、黄海连成一线,全长618.9公里。

齐长城在当时的世界上无疑是一项创举。它比中国同时期修筑的魏长城、赵长城、燕长城等要早200多年,比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秦长城要早300多年,比欧洲人于公元前457年在庇犹斯半岛所修建的雅典壁垒护道墙还要早100多年。

齐长城蜿蜒于1518座山峰之上,由于齐国的敌人多来自南方,因此,多数城墙建设在山体分水岭南侧的斜坡上,南面陡峭,北面平缓,以此借山势之利,抵御外敌。齐长城上建筑了无数的关隘、兵营城堡和烽火台,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锦阳关、青石关和穆陵关。兵营城堡是古人屯兵驻将的地方,多设在关隘旁边等险要之处;烽火台则筑在高山险峰之上,一旦发现敌人,就烽烟传信,传递军情。这些对于后世长城建筑的修建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启发。

齐长城的修筑,始于西端,是春秋时为防御晋国等中原国家的侵犯而建;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为保卫齐国南疆不被楚国所骚扰,齐宣王又对前人所建的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拾遗补阙,由此连成一线,把齐国的南面整个防护起来。如此大规模的建设,地跨平原、丘陵、山川,在2500多年前讲究规范、墨守成规的年代,其修筑过程却充满着灵活机动的智慧。

齐长城的构筑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险制塞。从它的建筑材料来分,大体分为四类:平原地区用土夯筑城墙;山上用石垒砌;平原与山地结合的地方用土石混筑;有的利用山险、悬崖峭壁或崇山峻岭做城墙,叫做以山险代城。

具体而言,土石混筑的城墙是先在墙体内外两面砌好石头,再向中间填土石;而山岭上的墙体则纯为石条、石片、石块等累积而成。在石砌过程中,采用“干插石”技术,不需任何黏合剂,单纯依靠石头之间的插接,却坚固无比。这在我国建筑史的可考历史上,也是最为久远的一次发现。至于平原,则广泛采用夯土法,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干打垒”——这也是后来秦长城和汉长城建筑的主要方法。不过,同样是夯土法,勤劳智慧的齐国人摸索出了许多建筑窍门。今天的考古研究表明,修筑秦长城时,为了稳固墙体,加入了红柳枝条等植物纤维;而靠海的齐国人则想出了一个既省时又省力的办法,他们向夯土中淋洒盐水,一方面使水不易凝结,便于冬季施工,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土盐碱板结、强化硬度。因此,直到今天,人们还可以看到夯土层中点点的盐花。

然而,这道千里防线最终没有抵挡住秦国大军的铁蹄,公元前221年,战国时代的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灭亡了,但是,齐长城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军事防线保留了下来,并对中国的建筑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拉开了中国漫长的长城建筑史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