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求和寻觅古代文明足迹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瓷器之国,陶瓷的制作是能工巧匠们摸索出利用自然地形提高窑炉温度的方法而发展的。因为陶与瓷的区别在于温度,陶器的烧制温度在摄氏800度上下,瓷器却需要摄氏1200多度的高温,而陶器与瓷器相比,瓷器具有透光性好,吸水率低,叩之声音清脆等特点,也比陶器更坚实耐用。为了获得足够的窑温,聪明的古人慢慢摸索出了闻名于世的龙窑。
浙江龙泉是瓯江的源头,早在1000多年前,这里就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陶瓷生产地,当时史书上就这样记载:“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舟来往如织。”由于修建水库,使瓯江水位升高,许多古窑址在雨水的冲刷下都裸露了出来,废匣钵和青瓷碎片沿江两岸到处都是,像一个天然的博物馆。就在这杂草和瓷器碎片中静静斜卧着一支古龙窑的窑床。
瓷窑顺山坡而建,前低后高,坡度在15度左右。龙窑一般都有几十米长,最长的能达到上百米,两侧开有投放柴禾的透柴孔,烧窑时火顺坡而上,像一条火龙,因此被称为“龙窑”。龙窑的发明,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大创举。首先是窑长、容积大,可以增加装坯量,提高产量。窑内一次可装上万件坯胎,可适应大规模的生产,一直到现在有人还在使用。现在考古上发现最窄的“龙窑”有1.8米,最宽的有2.2米,有八十几米长的窑,一般可容纳约1万件~1.5万件。当时龙泉有那么多窑在烧,产品的数量是多少简直难以想像,所以龙泉窑的出品从宋代开始就远销外国。不过龙窑最大的特点,除了窑体长,产量高以外,更在于它顺山而建,前低后高的巧妙设计。这种造窑方式是很科学的,如果这种窑造在平地上,像北宋时期的龙泉窑,它长一般有80米以上,现在考古发现最长的有97米,如果80米以上的窑造在平地上,它至少要100米以上的大烟囱。而且在这个山坡上它根本不用烟囱,后面开一个出烟口就行。当木柴在窑内燃烧的时候,空气会受热膨胀上升,长长的龙窑前低后高,点火后,加大了窑两端的空气压力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烟囱的作用。出烟孔在上面,抽力大,窑内气流速度快,窑口不断有空气进入,使燃料的燃烧变得更充分,从而加快了窑温的上升,同时也延长了流动火焰在窑内停留的时间,提高了窑温。
古人虽然没有先进的科技,但他们利用自然的条件,自然通风效果最好。
由此可知,1000年前窑工们对龙窑的结构和性能已了如指掌,运用自如。
烧成质量好的青瓷光泽淡雅柔和、丰盈滋润,釉色如玉一般。釉色的好坏,虽然与釉料的配方有很大关系,但最为关键的却取决于烧成效果。烧成温度、冷却方法、窑内气体成分及其浓度变化对青瓷的呈色极为敏感。
总的来说,像龙泉窑,有的考古界称它为黄龙泉,就是颜色发黄,但是这种黄颜色,一般来讲还原气氛不是很好,主要还是火候。它的配料和用料,全都是一样的。
龙窑的坡度非常科学,不需要烟囱。龙窑最大的缺点是温度控制不均匀,前后温度相差100多摄氏度,烧成的产品质量釉色都不一样。
为了克服温度不均匀的缺点,烧出更好的瓷器,古人们不断总结经验,使窑内尽可能达到烧制要求的最佳状态。两壁设投柴孔,一方面用来投放燃料,另一方面还巧妙地被用来调整窑内的温度和气氛。
如两个人烧时还要互相打招呼,甲开始投柴了,乙也开始投柴,如果甲这边柴禾干一点,那么乙那边柴禾湿一点;如果甲投得多一点,乙就投得少一点。
这么多的因素都影响瓷器烧成质量,窑炉内的还原气氛让人难以琢磨,稍不注意釉色就会有偏差。在这时,窑匠们的经验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龙窑里面有个匣钵墙,上面的中间部位肯定是最佳窑位。
古代人怎么测得最佳温度的呢?原来每个投柴孔里面,有一个小孔形的试温标,温度差不多时就可以取出来看一看,几分钟后试温标一冷却便能知结果。
正是由于对窑温等条件的有效控制,才使得龙泉青瓷达到了极高的品质,出现了大量的传世珍品。试想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不断地摸索,多少代人的努力,工匠们终于把龙窑的特长发挥到了极致,仅靠泥窑木柴便烧制出如此精美的器皿,这不能不让我们对祖先的聪明才智发出由衷的赞叹。
(王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