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1~2岁宝宝护养全程宝典
29179500000002

第2章 身体发育

◆一周岁宝宝的发育标准

1 ~2岁是婴儿向幼儿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仍然较快,但其速度较婴儿期减慢。1~2岁孩子的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乳牙等的增长都可以用各项指标来衡量。从测量的数据来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如有个体差异,可进一步研究其差异的因素,以便采取措施,逐步提高孩子的健康水平。

体重

体重是儿童的健康标志,是判定小儿身体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一个正常的小儿体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年龄越小体重增加越快,而且还有一定的规律。进入1岁的宝宝体重增长速度比前一年减慢。满1岁时的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全年体重增长2.5~3.5千克,满2岁时体重约为12~13千克,约为出生时的4倍。

成长提示

营养不足和疾病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营养不足则首先导致小儿体重不增甚至下降,最终也会影响身长的增长和身体其它各系统的功能而且年龄越小,受营养的影响越大。疾病如急性感染常使体重不增或减轻,慢性感染更能同时影响体重和身长的增长。

身长

身长是孩子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它包括头、脊柱和下肢长的总和。身长的增长速度和体重一样也是年龄越小增长越快。所以1岁宝宝身长的增长也比上一年有所减慢,出生第一年身长增长为25厘米左右,第二年为10厘米左右。满1周岁时,男孩约79.87厘米女孩约78.72厘米。到满2岁时,男孩约为90.87厘米,女孩约为89.88厘米。

成长提示

身长的生长受遗传、内分泌、宫内生长水平的影响较明显,短期的疾病与营养波动不易影响身长的生长。

头围

头围的大小反映了脑的发育、脑容量的大小。也是体格发育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婴儿出生后头两年大脑的发育迅速,头围增长也很快。满1周岁时头围约为46~47厘米,满2周岁时头围约为47~49厘米。

成长提示

如果发现宝宝的头围与标准差得太远,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胸围

胸围是用来评价儿童胸部的发育状况,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孩子出生时的胸围约为34厘米,小于头围1~2厘米,等到12~18个月时,胸围和头围就大致相等了,满2周岁时,胸围就比头围大了,约为47~50厘米。

成长提示

一般营养不良的儿童由于胸部肌肉、脂肪发育差,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较晚;反之,营养状况良好的儿童,胸围超过头围的时间则提前。

坐高

是头顶到坐骨结节的长度。

成长提示

坐高的增长代表头颅与脊柱的生长,如果坐高增大得太慢应及时就医并查找原因。

牙齿

新生儿一般无牙。通常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牙。出牙顺序是先下颌后上颌,自前向后依次萌出,唯尖牙例外。乳牙20个约于2~2.5岁出齐。出牙时间推迟或出牙顺序混乱,常见于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等。6岁后开始乳牙脱落,换出恒牙,直至12岁左右长出第二磨牙。一般来说,乳牙的个数可以用月龄减去6来估算。如18个月的孩子应该出牙数为:18-6=12。

成长提示

除了要检查孩子出牙的个数,还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爱护牙齿的好习惯,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的基础。

囟门

囟门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是额骨和顶骨之间的菱形间隙,后囟是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其测量方法为测对边中点连线距离。后囟约25%儿童在初生时已闭合,其余也应在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应在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

成长提示

囟门反映小儿颅骨间隙闭合情况,对某些疾病诊断有一定意义。囟门早闭并头围明显小于正常者,为头小畸形;囟门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者,为脑积水、佝偻病等。囟门凹陷多见于阴伤液竭之失水;囟门凸出多见于热炽气营之脑炎、脑膜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