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毛泽东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撰写了发刊词,他指出:“从前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我们应该说:凡看见或听见中国军队不记旧怨,而互相援助,亲密团结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爱国。在这里那些‘发国难财,吃磨擦饭’的人物,应该引起一点反省吧!”[43]
[43]艾克恩:《延安文艺运动纪盛》,第104页。
[附注]从前人说:读诸葛亮《出师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据1926年夏丐尊所译《爱的教育》(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后记就录有此句,但出处不详。
诸葛亮《出师表》,蜀汉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临行上此表,恳求刘禅励精图治、亲贤远佞。表中文句精辟透彻,诚挚恳切,似从肺腑中流出,感人至深。
李密《陈情表》,李密(224—287),蜀汉末年任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蜀汉亡,家居。晋初,征召到洛阳做官,再三辞谢,并且写了一篇《陈情表》,以祖母年老体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为由,恳求免召。晋武帝为之感动,准其请求。有关李密和《陈情表》,详见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毛泽东评述诸葛亮出师未捷,见于他在若干史传上所做的眉批和密圈罗隐的诗上。一次是读《南史·梁武帝纪》(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在有关文字旁曾用红铅笔写下唐朝诗人罗隐在《筹笔驿》中的诗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筹笔驿(今四川广元市城北筹笔乡)为古地名。传说诸葛亮率兵出征,曾驻过这个地方,并在这里运筹决策,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出众才华的颂扬和钦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未能实现初衷,用尽其才,未能光复汉室深感惋惜。毛泽东写此批注,一方面表明他对梁武帝这个历史悲剧人物的理解和同情,另一方面也是他内心世界的自我表露。
罗隐七律《筹笔驿》是:“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毛泽东乃在这首诗的标题前划着三个大圈,每句诗末都划着圈,在第一句旁划着曲线,从第三句开始,一路密圈到底。
罗隐(833—909),唐末文学家,字昭谏。颇有文才,因讥刺时政,十考进士而不中,逐改名为隐。散文集有《谗书》,鲁迅说它“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