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作为发明家和企业家,在他的实业王国中,曾荟萃了不少不同国籍有专业知识和文化教养的男性精英。但是,在他一生中,使他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女性却并不多见。除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外,与他过从甚密的女性只有三位:一位是法国巴黎不知名的金发女郎,一位是奥地利籍女作家贝尔塔·金斯基,一位是维也纳的卖花女莎菲娅·赫斯。
在正式介绍这三位女性之前,必须提及的是,阿尔弗雷德在事业上和在情场中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品格,不了解这一点就很难理解他与下文将要提及的三位女性,尤其是与最后一位莎菲娅·赫斯那种特殊的关系。
阿尔弗雷德在事业上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强者。尽管他一生中在事业上曾多次遭受挫折,但他都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不断地迎接挑战,从困境中崛起,获得事业的成功。
阿尔弗雷德在情场上却是一个弱者。在婚恋问题上,应该说他并没有遭到像事业上那么严重的挫折和打击(第一个恋人猝然夭折,虽是打击,但那只是一次成功的恋爱)。但是,他却那么缺乏自信,谨小慎微,优柔寡断,拖泥带水。这不能不说是这位伟大的发明家一生中的一种悲哀和不幸。
1850年,17岁的阿尔弗雷德第一次离开了侨居的圣彼得堡,赴瑞典、德国、法国、意大利以及美国去考察。
有一天,他信步走进巴黎街头的一间舞厅,坐在一个不显眼的位置上。那炫目的灯光,那翩翩的舞影,那窃窃私语声和悠扬乐曲声,在他眼前展示着一个光怪陆离的陌生世界,而置身于其间的他,又显得那么不协调,那么格格不入。
他坐在那个被舞厅气氛所压抑的角落里,呆若木鸡。此时此刻,他没有情,没有感,也没有欲,头脑里一片空白,完全处于一种木然的痴呆状态。
这时,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轻轻地走近他身旁,柔声地问他是不是失去了亲人。他回答,也许他丧失的比这更多,他失去了一切幻想。也许是阿尔弗雷德的深沉和幽默打动了她的好奇心,也许是他的隽智和哲理使她深受教益,她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一场颇为投机的谈话,从舞场杂乱喧闹的浊流中透析出来,像一条净化过的澄澈的溪流,潺潺地鸣奏着心曲。
她满怀兴趣地打听他的一切,他坦诚地倾诉他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一时间,他把人生的追求和理想以及郁结在心头的苦恼和悲伤,都和盘地向她袒露。热情和悲观相互融会,信心和自卑交织在一起,他复杂的情感犹如开闸的洪水奔泻而出。
她默默地倾听着,对他的谈话,或表示赞赏,或表示惊异,间或也有几句插话,纠正他的消极看法。
那女郎批评他不该缺乏信心,指出坚强的意志和聪明的禀赋就是他的优势和资本,勉励他只要充满信心,勇于实践,就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能赢得人们的爱戴。
这位与阿尔弗雷德年龄相仿的少女,在他的心目中建立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形象:她既是温柔体贴的大姐,也是循循善诱的导师,更是品行高尚的天使。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从此,他们经常在塞纳河畔漫步,在公园的长凳上长谈,在长满七叶树的林荫道旁亲吻……
他们常常见面,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在频繁的交往中,尝到了爱情的甜蜜和欢乐。阿尔弗雷德在一首小诗中写道:
我怀着从未有过的喜悦感,
又一次同她见面了。
从那以后多次幽会,
我们已经谁也离不开谁。
尽管他们在情感上难舍难分,如胶似漆地爱恋在一起。但是,命运之神却残酷地将他们拆开了。他们相爱不久,这位少女便一病不起,突然离开了人世。
当时,阿尔弗雷德悲痛欲绝,整天一个人躲在屋子里,靠缅怀和回忆心上人,来打发那令人难熬的时日。这沉重的打击,在他原本就有些灰暗的情调上,又涂上了浓黑的一笔,致使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情绪低落,精神颓丧。
这就是他短暂的初恋,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爱情故事。
1875年,也就是阿尔弗雷德42岁那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家最大的报纸上,登出一则招聘广告:
居住在巴黎一个有钱的、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绅士聘请一名懂得几门语言的成年女士当他的秘书兼管家。
看罢这则广告,人们一定会以为,是一个阔佬想廉价找一个姘妇,要不就是一个老光棍不择手段地寻觅配偶。
谁也不会想到,那个“有钱的、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绅士”,竟是一向醉心于科学发明和发展实业,生怕有人打扰,对人若即若离,孤僻成性的阿尔弗雷德;更不会想到,起草这则广告的执笔人,不是出于对他婚恋的关心,或者爱搞恶作剧的朋友,而是他本人。
阿尔弗雷德在起草这则广告时,不是没有意识到,有引起误解的危险和招致干扰的麻烦。这位老成持重的绅士,所以敢于干这件生平第一次与他性情相悖的冒险事,是因为在他潜意识中希求一种机遇,期望能得到命运一再对他吝惜的东西。
广告登出后,阿尔弗雷德虽然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他仍怀着几分好奇心,等待着应聘的信息。
果然不出所料,广告在社会上产生了误解和歧义。一些自作聪明的成年女性,自以为只有她才深谙广告的寓意,加之那“有钱的、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绅士”不容忽视的诱惑力,于是,一时间响应者趋之若鹜,应聘信纷至沓来。有人刻意炫耀女性之美,有人陈述持家之能,还有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传情,但是,她们都避而不谈如何履行秘书的职能。
一天,阿尔弗雷德看到一封署名为贝尔塔·金斯基女伯爵的信,立刻引起了他的兴趣。那封以法文写成的信件,语法严谨,措辞恳切,不卑不亢,谦虚而又不失自信,简直无懈可击。信中介绍自己是个贵族出身的奥地利人,一个33岁的女单身。
看完那封信后,那迷雾般女人的身世和遭遇,更加引起他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一个出身名门的女伯爵,为什么33岁还不嫁,为什么要远走他乡去当女秘书?
他当即用英文写了封回信,向她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告诉她自己的工作飘忽不定,并附带地讲了自己的爱好和厌恶。
他的信换来了对方情调高昂、乐观自信的回音,使他顿时变得小心谨慎起来,依稀觉得她是个恃才高傲、不好对付的女人。所以在下一封复信中,他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以他特有的含蓄和幽默,提出他用人的条件和标准。他指望请个人来当秘书和管家,而不是请个来管束他的家庭教师和保姆。
她在下次回信中,收敛了锋芒,显得很含蓄、很隐晦,暗示自己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不幸。这寥寥数语,越发引起阿尔弗雷德的深思。这个云遮雾绕的女人越来越成为颇难猜测的疑谜。
最后,阿尔弗雷德用简短的公文式的信函,结束了考察性的书信交往,直截了当地说明工作要求和报酬,并问贝尔塔何时启程。对方回答更为简短:“立即启程。”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都希望对方具有优美的形象,这大概就是人的天性中的一种审美追求吧。如果交往发生在异性之间,那么这种追求就更加强烈,即使是与情感毫不相关的公事交往,也概不例外。
那天,在阿尔弗雷德驱车前往巴黎火车站去迎接贝尔塔途中,一路上他不停地观看着过往的女人,想把心目中想象的贝尔塔形象,与过路的某个巴黎女人相印证。
他这么做的时候,心里觉得有点荒唐可笑,他请的是一位秘书兼管家,只要能称职,对方形象如何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尽管理性嘲笑他荒唐,但当一位身段苗条、亭亭玉立的女人走出月台,笑容可掬地伸过手来,说“我是贝尔塔·金斯基”的时候,他依然又惊又喜。
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个女人,绝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严肃和高傲,而且也不像30岁出头的女人。她温柔典雅,光彩照人,看上去就像个20岁左右的姑娘。关于贝尔塔的美丽形象,美国传记作家尼古拉斯·哈拉兹在《诺贝尔传》中作了生动而又细腻的刻画:
她长得很漂亮:微微扬起的鹅蛋脸上,秀气而挺直的鼻梁是那么匀称,使整个面庞和谐得简直令人吃惊;右眼似乎比左眼略大,因而右眉微拱而左眉平直,深褐色的头发遮掩起稍稍隆起的前额;红润的双唇间露出两排洁白的细齿,嘴角挂着不加掩饰的好奇的微笑,然而又是友好的。
贝尔塔·金斯基乍见阿尔弗雷德时的惊讶程度,绝不亚于阿尔弗雷德对她的反应,她在回忆录中写道:
……(他)给我留下愉快的印象。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白发苍苍、年迈力衰的“老绅士”——如同广告所暗示的那样,根本不是。……他那时才43岁,身材中等偏低,满腮胡子,相貌不难看也不漂亮,一双碧蓝的眼睛温和而善良,使他的表情不显得过于惆怅,讲话的语气交织着抑郁和讽刺。
总之,他们初次见面时,彼此的印象都很好,加以主人的礼遇又很周到,双方很快便产生好感。他们很谈得来,尽管对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但他们却有许多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她很爱倾听他的谈话,因为她发现他的谈吐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对她来说,听他的谈话,简直就是一种知识上和精神上的享受。他的谈话不仅领域宽广,而且见解深邃,蕴含着高深的人生哲理。
他纵论世界与人类,生命与艺术,瞬间与永恒。他谈论他回避社交生活的遁世态度及其原因,是基于对世人的肤浅、虚伪、轻薄的深恶痛绝。他确信,多数世人没有把他自己的潜力发掘出来,或者虽然发掘了一些但又使用不当。他认为,一旦人的智力被更好地开发出来,人类会变得更加高尚。他谈论他的追求和志向,他说,他的研究,他的书籍,他的实验——这些就是他全部生活的内容。他说他正在从事一项新发明:“我希望造出一种物质或者一种机器,它极大的破坏力将使战争不可能发生。”
大凡男女之间的私人交往,可分为知趣、知心和知情三个阶段。
知趣就是兴趣相投,有共同的爱好和谈论话题,达到这种程度可算作一般的朋友。知心就是彼此交心,介绍自家身世、生活经历和内心的追求与苦衷,进行全面的心灵上的沟通,达到这种程度可算作知心朋友。知情就是谈情说爱。这个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略有不同的是,前两个阶段往往都具有互动性,即双方都对某件事感兴趣,双方都愿意谈心里话,而后一阶段往往是交往的一方先采取主动,其结果如何,视交往另一方的相应反应而定:当对方表示反对时,两人就该分道扬镳了;当对方乐于接受时,双方便建立了超越友谊的爱情关系。
如果上述分析是正确的话,那么阿尔弗雷德与贝尔塔的交往,很快就达到了第一阶段。但是,他们的友谊向第二阶段发展时,却并不那么顺利。诚然,贝尔塔坦率地向他介绍了她的身世:她外祖父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贵族,又是一个名不显赫的诗人;父亲是个英年早逝的中将衔军官;母亲是个曾想当歌手的赌徒,整天与无所事事的富翁和投机家们聚赌;她本人是在父亲的一个朋友——一位守旧的奥地利贵族的法定监护之下长大成人的。不过,涉及她的个人隐私时,她是避而不谈的,比如,一个漂亮、活泼,能歌善舞,有文化,有教养,而且早就踏入上流社会,交游遍及欧洲的女人,为什么拖到33岁还没有结婚?这个心照不宣的问题,是阿尔弗雷德一直关注的,同时又是贝尔塔一再回避的谈话禁区。
一天,阿尔弗雷德去旅馆接她,发现她眼睛哭得又红又肿,想找点话来安慰她,便谈起自己童年时饱受疾病折磨的痛苦经历。当谈到情感最冲动时,他送给她一首倾诉他童年不幸的长诗。这首富于哲理性长达百页的长诗,实际上是以诗体写成的日记,这是阿尔弗雷德一反他懦弱、缄默的常态,大胆地向贝尔塔打开自己多愁善感的心扉。长诗中有这么一段:
你说我是一个谜——也许是,
我们全都是不可解的谜,
从痛苦开始,以深重的磨难终结。
人们啊,为什么要来到尘世?
渺小的欲望把我们拘禁在地球上,
崇高的思想把我们举上天际,
还骗我们说:
就像灵魂永不灭……
阿尔弗雷德满以为,对她一诉衷肠,便可启开她的心扉,不料她继续保持沉默,出于同情心,直截了当地问她,是否结过婚。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将一直回避他在婚恋问题上的遭遇和不幸和盘托出。
贝尔塔曾遇到过几个向她求婚的男人,可是不知是生活中的偶然巧合,还是命运有意同她开玩笑,作为终身配偶,年龄不是偏高便是偏低,只有一个年貌相当的,还因一次水上交通事故,造成阴阳分离的悲剧。
在贝尔塔18岁那年,经监护人的极力撮合,她与一位比她大34岁的银行家订了婚。这位52岁的老相公,利用单独与她幽会之机,对她一阵粗暴的狂吻,把她从自己的身边赶跑了,因为她死也不愿将初吻献给比她父亲年龄还大的老家伙。
接着,又有一位母亲的赌友、年迈体衰的那不勒斯亲王向她求婚,又被她拒绝了。
在贝尔塔25岁那年,一位声称是澳大利亚百万富翁的瘸脚老人,替他年仅18岁的儿子正式向贝尔塔求婚。在举行订婚仪式那天,女方家大宴宾朋,可是男方父子却迟迟不到场。正在大家等得不耐烦又无计可施的时候,一个男仆递上一份电报。澳大利亚的大富翁从伦敦来电,为他父子不能赴宴而致歉,说他的儿子只有16岁还不到结婚年龄。就这样,贝尔塔一家蒙受奇耻大辱,她本人也因被戏耍气得死去活来。
随后,她在一次联谊会上结识了一位出色的男高音歌手,他俩的二重唱配合得极其和谐。这位歌手是奥地利贵族阿道夫·冯·塞恩——维特根斯坦——霍恩施泰尼亲王,两人门当户对,年貌相当,一见钟情。
他向她求婚,她征得母亲的同意,便慨然应允。于是,双方宣布订婚。
阿道夫一心想当个职业歌唱家,他的双亲虽然勉强同意,但考虑到此行有辱于门风,以不得在欧洲登台演出为条件。因此,他只好漂洋过海到美洲去寻求发展,一旦立住脚,便接贝尔塔前往。两位恋人高高兴兴地分手不久,贝尔塔等来的却是令她心碎的噩耗:年轻的亲王突然葬身海底!
祸不单行,福无双至。不久,贝尔塔的母亲因赌运不佳,把全部家产输个精光。母女俩被迫搬到一个小镇,靠着政府逐年供给的抚恤金,过着清苦、孤寂的生活。
贝尔塔不甘寂寞,自信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能闯出一条路来。她到了一位有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的男爵家去当家庭教师。在这个家庭里,她结识了比她小7岁的二公子阿瑟。他是一个能诗善画,又能弹一手好钢琴,还会谱曲多才多艺、英俊、可爱的青年。两人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不久,两人相爱的秘密被男爵夫人发觉。她以上流社会贵族妇人所特有的礼貌和矜持,暗示了她反对幼子与家庭教师的恋爱关系。
在遭到家庭反对的情况下,贝尔塔只好决定离开这个家。就在这个时候,那家女主人让她看到了阿尔弗雷德登在报纸上的那则招聘秘书兼管家的广告。
自从贝尔塔来到阿尔弗雷德身边以后,不断地有消息传来,阿瑟对她的出走感到十分悲痛,每天神志恍惚,痛不欲生。
目前,她之所以精神不振,心事重重,她之所以对她所景仰的男主人分外热情,明明察觉而又无动于衷,其原因就在于,她心里的创伤未愈,她还受着斩不断的情丝困扰。
这就是贝尔塔向阿尔弗雷德讲述的她个人在婚恋问题上的不幸遭遇。至此,他们的友谊便达到了第二阶段,他们算得上知心朋友了。
听罢由一连串不遂心的经历所构成的故事,阿尔弗雷德缄默了。他想,那场受家庭反对的婚事是注定不会成功的,要是再拖延下去,除了招致无穷的忧患和悔恨,除了在心灵上给自己留下痛苦的伤痕之外,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阿尔弗雷德考虑再三,决定向这位身陷困境的姑娘提出个不避嫌疑的建议:希望她断绝与阿瑟的关系。
贝尔塔虽然心里感谢他的同情与关怀,但也并没立即采纳他的建议,听罢他善意的规劝后,她一声不响地走回了自己的房间。
阿尔弗雷德认为,她的态度是作出重大决定前的犹豫,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他的建议的意思。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提出那个“一刀两断”的建议,除了出于对那位善良而伤感的姑娘表示深切的同情外,也绝不能排除他潜意识中存在着个人的愿望和动机。他希望他的建议能引起她的深思。
他们的关系面临着向新阶段迈进的艰难期。第二天,阿尔弗雷德按计划要去斯德哥尔摩参加一家新的达那炸药厂的开工典礼。但他在临行前迟疑了,他不愿在她作出重大决定前离开。因为这决定对她未来的命运至关重要,同时对自己的命运也不是无关紧要。他考虑的结果,觉得自己无权影响她的决定,便采取了“诺贝尔式”的消极做法:顺其自然,听天由命。最终他还是启程去了斯德哥尔摩。
阿尔弗雷德没有对贝尔塔的抉择施加积极的影响,而一封来自维也纳的电报,却对贝尔塔的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电文是:“没有你,我无法生活。”
贝尔塔立即作出决定,不辞而别,赶赴维也纳,在城郊乡下的一个小教堂里,悄悄地同阿瑟举行了婚礼。
阿尔弗雷德为她的轻率行动感到惋惜,自己也有点懊丧。但是,知情的旁观者却更替阿尔弗雷德惋惜,由于他的懦弱和消极,坐失了一个天赐良机。
1876年,阿尔弗雷德在维也纳遇到了一个企业界的朋友,要他去自己的别墅吃顿午饭。赴宴途中,他走进一家花店,想给女主人买束鲜花。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跨入花店门槛的一步,竟是困扰他长达18年之久马拉松式情感纠葛的起步。
他刚走进花店,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便满面春风地迎上来,见他说不清该买束什么花,就主动地为他当参谋,问他女主人的婚姻状况、年龄以及与他的关系。她如此满不在乎地打听别人的私事,使阿尔弗雷德感到她憨直得好笑,也不同她计较,当即据实作了回答。
在他们一问一答的对话中,他被那姑娘优美的姿态给迷住了。她实在太美了:黑油油的秀发从头部中间向两边披开,弯弯的细眉下面闪烁着一对淡蓝色的眼睛。这双眼睛半遮半掩地藏在又长又密的睫毛下,顾盼自如,所流露的既不是思想,也不是感情,仿佛完全与外界无关,只是表明自身的存在。他还注意到她那像没有骨头的小猫一般柔软的身姿,动作伴随着倦态的妩媚。红红的嘴唇微微张开,露出一线白齿,讲话的声音仿佛蒙着一层轻纱,又仿佛发自梦境。
阿尔弗雷德约她饭后一道去郊游,她高兴地答应了。她就是莎菲娅·赫斯。
那天郊游时,莎菲娅与阿尔弗雷德并骑漫游在林间小道上,面对富有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她似乎并没有多大兴趣,她急于了解的是,阿尔弗雷德所从事的职业,是不是有钱,结没结婚。她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她寒贱得近于悲惨的家世:父亲是个愤世嫉俗的小商人,母亲是个贪婪的、工于心计的家庭妇女,另外还有3个貌不惊人的妹妹。母亲把希望寄托在4个女儿,尤其是出落成美人的大女儿身上,指望有朝一日被哪个阔佬看中,从而使她家时来运转。
这姑娘讲起话来既坦诚又粗俗,显得傻气十足。阿尔弗雷德除了被她的美丽所陶醉外,对于他自己所表现出的耐心感到很惊讶。
这个女孩在阿尔弗雷德心目中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她美丽绝伦,但俗不可耐。这种印象使他对她的态度也复杂化了:她外貌俊美使他眷恋;她性情庸俗使他厌烦。正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使他俩的关系一直处于合不拢又分不开的矛盾状态。也正是这种矛盾困扰阿尔弗雷德18年,使她成为他经济上和精神上的负担和累赘。
阿尔弗雷德与莎菲娅相识不久,他给了她一笔数目可观的银行存款,期望她能改变一下生活方式,提高一点文化修养。他这么做的出发点,并非是想在两人间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而是把对她的接济只当作一项善举,指望她或许能有个满意的归宿。
对莎菲娅来说,这突然临门的好运,使她感到一阵如获至宝的狂喜之后,随即又感到不安和难以置信。她想,这一切是不是一个对生活厌倦的富翁逢场作戏?是不是凭一时的心血来潮对他人的一点施舍和接济?想到这一点,她就怕得要命,她希望得到阿尔弗雷德的爱,以便确立她对他永久性的依赖关系。
这是莎菲娅从一开始就打定了的主意,并且在他们以后长达18年之久的交往中,她一直也没有改变的主意。改变主意的倒是阿尔弗雷德。起初他是清醒的,他曾一再警告过自己:不管她的外貌多么迷人,可是她那难以改变的庸俗习性,无法使他们走到一起。因此,起初他只是出于善心给她一些接济,希望能改变一下她的现状,仅此而已。然而,随着交往的增多,莎菲娅那简单而又坚定的主意以及她那与日俱增的魅力,逐渐地激发他的情感,同时也渐渐地使他失去了理智,一步一步滑入难以自拔的情网。
作为这种趋势的佐证,不仅体现在他经常去看望她以及双方频繁的书信来往,而且更体现在他作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两项决定。
第一项决定是,阿尔弗雷德在巴黎为她准备了一套住宅,并雇了一名女仆、一名厨师,还聘了一位旨在提高她文化水平的家庭教师。
莎菲娅来到巴黎那个舒适、安逸的住所那天,高兴得像只归巢的小鸟,张开双臂扑到阿尔弗雷德的怀里。这一瞬间,她施展的爱情魔力终于使那位理性很强的发明家失去了自控,使他感到“这一刻就是永恒”的甜蜜。
从那以后,他们的爱情关系进入了令人生厌的矛盾时期:他们开始争吵了。
莎菲娅喜怒无常的情绪变化,伴随着他们亲密愉快的交往。她抱怨阿尔弗雷德不肯多花时间来陪她,闹着要同他一起去外地办事,一起去他忙碌而又危险的实验室。她拒绝阿尔弗雷德精心为她安排的各项有益的事情,她不肯花时间去观赏巴黎市容,对那些引人入胜的建筑和风景毫无兴趣;她讨厌家庭教师的教导和指点,总是拉她陪着上街买东西。为此情人间曾多次发生争论,争论过后又和好如初。
不久,莎菲娅病了。阿尔弗雷德突然感到心头涌起一阵对这位姑娘的感激之情,同时产生了一种抑制不住的欲望,要为她作一次牺牲。于是,他又作出第二项决定:领她去斯德哥尔摩见他的母亲。可是,在动身去斯德哥尔摩的日子临近的时候,他又开始后悔当初不该作出这个轻率的决定。因为他预料到把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姑娘介绍给母亲,一定会使老人家非常伤心。若反悔吧,又怕得罪了莎菲娅,伤害他俩之间的感情。他为此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却想不出能向她解释清楚而又不至于伤害她的办法。
幸亏莎菲娅本人对这项决定感到一阵狂喜之后,她对能否经受住阿尔弗雷德母亲的审查,进而取得老夫人的欢心这件事,感到恐惧和不安。无论是母亲派妹妹来面授机宜,还是阿尔弗雷德侧面的提示,凡一切有关应付这次重要会见的良策和规劝,都使她更加恐惧和心烦。临近时,是她主动提出放弃这次会见。这才去掉阿尔弗雷德心头上一个沉重的负担。
那一年,为庆祝老母的诞辰,诺贝尔一家在斯德哥尔摩团聚。在享受天伦之乐之际,阿尔弗雷德突然发现,如果此时此刻粗俗的莎菲娅在场,与两位有教养的嫂嫂相比,多么不般配,把她放在和睦的家庭成员之中,多么不协调。那样做肯定会毁掉母亲晚年的幸福,想到这儿,他不寒而栗,同时,他心头闪过决然的想法:中断与莎菲娅的关系!
但是,他后来的表现证明,他这个决心是很难实现的。尽管莎菲娅到处游荡,挥霍无度,使他感到很苦恼,但当她那明亮可爱的眼睛恳切地望着他的时候,与她决裂的决心顿时化为乌有。她的天真、任性,受着本能支配的习性,又勾起他的怜爱和同情,这也许是他这个孤独人急需爱情的庇护的缘故吧。
如果说,阿尔弗雷德对莎菲娅的不满和抱怨,是由于她因缺乏教养而流于庸俗,由于庸俗所导致的对低级趣味的追求以及对他所从事的事业的不理解而没完没了地纠缠的话,那么,莎菲娅对阿尔弗雷德的不满和抱怨,则是由于他太顾自己的事业而很少顾她,不肯整天与她厮守在一起,甚至也不肯多花一点时间陪她去痛痛快快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她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时间是多么宝贵,她把他必须参加的会议和必办的事务看成是讨厌的东西,甚至看成是躲避她的借口。她不理解,他已经那么有钱,为什么不痛痛快快地享受生活,却整天没完没了地拼命?
对此,阿尔弗雷德曾写信责备过她:
一个非常忙碌的人,让一个姑娘拖累着,这个姑娘根本不了解别人,却来干预他的正常工作。你难道不能理解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负担吗?
责备莎菲娅,等于对牛弹琴,她根本不可能理解。她对上述的信所能理解的程度,只不过是“既然你怕我干预你的正常工作,我不让你陪我,行了吧?你不陪我,我只好自己玩喽!”
于是,她在巴黎住不了多长时间,便抬起腿扬长而去,到处漫游,寻欢作乐。每隔一段时间,阿尔弗雷德就不得不寻踪尾追,而每追一次他便大发其火。他写信责备道:
当我想到你不得不一个人在世界上到处漂泊的时候,我的心要碎了。但对此你只能责怪你自己。几年来,我一直提醒你,你应该找一个女伴。你不听我的劝告,使我们两人都吃尽了苦头。如果你有了一个女伴——为人要善良可靠,我就不必像一个护士那样跟在你后面在欧洲到处转悠,我和你在一起的时间也许就可以更多了。
阿尔弗雷德这种婆婆妈妈式满含深情的抱怨和责备都没用,她不理解,自然也就谈不到接受和领情了。她变本加厉地放纵,得寸进尺地提出要求:她决定不在巴黎而在瑞士的蒙特过冬。
起初阿尔弗雷德表示反对,并写信劝她别那么做。后来,他想到这位年轻的姑娘需要确确实实的爱情,而他又不能满足她的要求,于是他建议她找一个愿意与她结婚的年轻的爱人。
你年轻、温柔、善良的心灵渴求着爱情,你发现我的爱情太淡薄了……我再说一遍:努力去赢得一个善良、纯朴的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并建立一个真正的家庭吧。你多病,很可能是由于没有得到这样的爱情,感到寂寞、失望而引起的。
可是,这封信寄出后,他立即反悔,便在下一封信中声明这个建议是说着玩的,并且答应她在瑞士购买别墅的要求。
他买下那座别野之后,唯恐与她同居会引起邻居的流言飞语,有损于她的名誉。因此,他们假装是正式夫妇,阿尔弗雷德在写给她的信和打给她的电报上都称她为莎菲娅·诺贝尔太太,莎菲娅也用同样的名义写信、发电报。这样做似乎是无可厚非的,不料很快他便感到懊悔,从此他们的关系一发不可收拾。
就这样,在阿尔弗雷德的训诫、抱怨、责备与怜悯、妥协、宽容交替交换的二重奏中,莎菲娅在人生游乐场中,穷奢极欲,纵情放肆。
1891年,莎菲娅来信告之,她已经怀孕了,孩子的爸爸不是阿尔弗雷德,而是一个匈牙利贵族出身的骑兵军官。
尽管莎菲娅的行为有损于他们早已存在的关系,但是阿尔弗雷德还是以他的宽容和怜悯,接受了这个令人惊异的结局。他通过双方律师的磋商,达成了一项协议,他愿意支付一笔数目可观的终身年金。至此,这个漂亮而粗俗的女人对他精神上的干扰大为减少,但对他的纠缠并没彻底解除,直到他死后,她还在遗嘱问题上大做文章,狠敲了一下竹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