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脏腑辨证速记手册
29163200000018

第18章 常见临床证型

一 脾气虚证

“概念”

指脾气不足,运化失职,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多因寒湿侵袭、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或年老体衰,或忧思日久、吐泻太过,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所致。

“临床表现”

“证候分析”

(1)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谷内停——纳少,脘腹胀满;

(2)食后负担加重——腹胀更甚;

(3)水湿不运,流注肠中——大便溏薄;

(4)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日久肢体失养——神倦乏力;

(5)中气不足——少气懒言;

(6)脾虚失运,水湿浸淫肌表——面色苍白、浮肿;

(7)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肌肤失去血的濡养和气的温煦——形体消瘦;

(8)脾气虚弱——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辨证要点”

以食少、腹胀、便溏及气虚证为辨证要点。

二 脾虚气陷证

“概念”

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此病多由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或因久泻久痢,或劳累过度,或妇女孕产过多、产后失于调护所致。

“证候分析”

(1)脾气虚衰,升举无力,气坠于下——脘腹重坠作胀,食后更甚;

(2)中气下陷,内脏失于举托——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不止,甚或脱肛,或子宫下垂,或胃、肝、肾等脏器下垂;

(3)脾主散精,精微不能正常输布,清浊不分,反注膀胱——小便浑浊如米泔;

(4)清阳不升,头目失养——头晕目眩;

(5)脾气虚弱,健运失职——食少,便溏;

(6)化源亏乏,气血津液不能输布全身,脏腑功能减退——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舌淡白,脉缓或弱。

“辨证要点”

本证以脘腹重坠、内脏下垂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 脾阳虚证

“概念”

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纳呆腹胀。喜按喜温、畏寒怕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病因”

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证候分析”

(1)脾阳虚衰,运化失权——纳呆腹胀,大便稀溏,甚至完谷不化;

(2)阳虚失运,寒从内生,寒凝气滞——脘腹隐痛、冷痛,喜温喜按;

(3)脾阳虚衰,水湿不化,泛溢肌肤——肢体浮肿,小便短少;

(4)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白带清稀量多;

(5)脾阳虚衰,温煦失职——畏寒怕冷,四肢不温;

(6)阳虚气血不荣,水气上泛——面白无华或虚浮,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以食少、腹胀腹痛、便溏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 脾不统血证

“概念”

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行,以各种慢性出血及气血亏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因久病气虚,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以致统血无权所致。

“证候分析”

(1)脾气虚统摄无权,血溢脉外——便血、尿血、肌衄、齿衄;

(2)脾气虚统血无权,冲任不固——妇女月经量过多、崩漏;

(3)中气不足——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辨证要点”

五 寒湿困脾证

“概念”

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脾失温运,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等为主要表现的寒湿证候,又名湿困脾阳证、寒湿中阻证、太阴寒湿证。

“病因”

本证多因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由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瓜果,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

“证候分析”

(1)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脾气郁滞——脘腹胀闷或痛,食少;

(2)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口腻纳呆;

(3)水湿下渗——大便稀溏;

(4)脾失健运,影响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泛恶欲呕;

(5)湿为阴邪,其性重浊,泛溢肢体,遏郁清阳——头身困重;

(6)寒湿困脾,阳气被遏,水湿不运,泛溢肌肤——肢体肿胀,小便短少;

(7)寒湿困阻中阳,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加之气血运行不畅——面目肌肤发黄、晦暗不泽;

(8)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妇女白带量多;

(9)寒湿内盛——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苔白滑或腻,脉濡缓或沉细。

“辨证要点”

本证以纳呆、腹胀、便溏、身重与寒湿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六 湿热蕴脾证

“概念”

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又名中焦湿热证、脾经湿热证。

“病因”

本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本为脾气虚弱,湿邪中阻,湿郁化热;或嗜食肥甘厚腻,饮酒无度,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脉濡数或滑数

“证候分析”

(1)湿热阻滞中焦,纳运失健,升降失常,气机阻滞——脘腹胀闷,纳呆食少,恶心呕吐;

(2)湿热蕴脾,上蒸于口——口中黏腻,渴不多饮;

(3)湿热下注,阻碍气机,大肠传导失司——便溏而不爽;

(4)湿热交结,热蒸于内,湿泛肌肤,阻碍经气,气化不利——肢体困重,小便短黄;

(5)湿遏热伏,郁蒸于内,身热不扬,湿热之邪,黏滞缠绵——汗出热不解;

(6)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泛溢肌肤——面目发黄鲜明;

(7)湿热行于皮里,则皮肤发痒;

(8)湿热内蕴——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要点”

本证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七 胃气虚证

“概念”

指胃气虚弱,胃失和降,以胃脘隐痛或痞胀、喜按,食少与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病因”

本证多因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劳倦伤中,或久病失养,胃气亏损所致。

“临床表现”

“证候分析”

(1)胃气亏虚,胃气失和,受纳、腐熟功能减退——胃脘隐痛或痞胀;

(2)不思饮食,食后胀甚;

(3)病性属虚——按之觉舒;

(4)胃气不降而反上逆——时作嗳气;

(5)胃气虚影响及脾,脾失健运,化源不足,面失所荣——面色萎黄;

(6)气虚机能衰减——气短神疲,倦怠懒言;

(7)胃气亏虚——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辨证要点”

本证以胃脘隐痛或痞胀、隐痛喜按、食少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八 胃阳虚证

“概念”

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又名胃虚寒证。

“病因”

多因饮食失调,嗜食生冷,或过度用苦寒、泻下之品,或脾胃素弱、阳气自衰,或久病失养,受其他脏腑病变的影响,伤及胃阳所致。

“证候分析”

(1)胃阳不足,虚寒内生,寒凝气机——胃脘冷痛;

(2)性属虚寒——胃痛绵绵不已,时作时止,喜温喜按,食后、按压、得温均可使病情缓解;

(3)受纳、腐熟功能减退,水谷不化,胃气上逆——食少,呕吐清水或挟不消化食物;

(4)阳虚气弱,全身失于温养,功能减退——畏寒肢冷,倦怠乏力;

(5)阳虚内寒,津液未伤——口淡不渴;

(6)虚寒——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

本证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为辨证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