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从黄帝岐伯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知识,给人高深莫测之感,往往使人望而却步。然而中医学为人类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在临床上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学习中医学知识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重要手段。
人们学习中医学,大多是想了解哪些症状为何脏何腑之病,应该如何治疗,日常应该如何调理……本书正是本着这些目的编撰而成。诊断疾病的辨证方法众多,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其中以脏腑辨证较为常用,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其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脏腑辨证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将脏腑病机理论运用于临床,奠定了脏腑辨证的基础。脏腑辨证的意义,在于能够较为准确地辨明病变的部位。由于脏腑辨证体系比较完整,每一个脏腑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证候特征,有利于对病位的判断,并能与病性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证候诊断。所以,脏腑辨证是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临床辨证的基本方法,是各科辨证的基础,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尤其适用于对内科、妇科、儿科等科疾病的辨证。
本书按心、肺、脾、肝、肾五脏而分类,对每一脏皆先介绍脏器的生理功能、病理特点,使读者对各个脏器总体上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配有各个脏器的生理病理图,条理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使读者能根据症状迅速辨明、定位至何脏何腑。然后再根据虚实分类将各脏器的临床常见证型一一列举,对每个证型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证候分析与辨证要点都作了较具体的说明,并根据何症状能定位至何脏,何症状能判断虚实,以图勾画出来,简明且易于掌握。还对容易混淆的证型用表格的形式对其症状一一对照,清晰明了。本书还插入比较多的图、表,形象生动,要言不烦;对各个知识点都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方便理解和记忆;编写时,特别注重基于普通介绍和阐述基础上的抽提、凝练和归纳;并在各脏器篇章之后还介绍了对各证型的预防和治疗的方法,使人知其病,治其病。本书集保健养生、防病治病于一体,希望能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作出一定的贡献。
本书由南方医科大学黄泳教授主编,南方医科大学郭斌、陈嘉荣、邱宇星、姜燕慧、杨灿洪参加编写。囿于笔者学术水平和经验,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祈望医学同道及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什么是脏腑辨证
脏腑是藏象学说的基础,是人体内脏的总称,根据脏腑的部位、形态的不同、生理功能的有别,将人体脏腑系统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因其有异于六腑,故称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对脏腑的生理功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并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起的有机整体,以维系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临床上的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因此脏腑学说就成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学的各种辨证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脏腑的病理变化上,论治也就在于纠正脏腑的病理改变。对于脏腑的重要性,近代名医秦伯未先生认为:中医对于疾病主要分为外感和内伤;对于病因,主要分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对于辨证,主要分为八纲、六经、三焦以及卫气营血,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脏腑。由此可见,无论是外感和内伤、外因和内因,都是通过脏腑后才发生变化,药物的功效也是通过脏腑后才起作用。
五脏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主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种精微物质均藏于五脏。这些精微物质应经常保持充满而不能过度耗散,故称藏而不泻。五脏又称“五神脏”,因其亦藏神。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主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功能是受纳、消化饮食物并传导、排泄糟粕。摄入到胃肠道的饮食物,其精微物质被机体吸收后,糟粕必须及时排泄到人体外,称为泻而不藏。
五脏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而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体各脏腑器官通过经络相互沟通,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发生病变时也相互影响。脏与脏之间的关系,古代医家多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进行阐述。以五脏配属五行,肝气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气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并说明其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五脏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运用五行学说,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内外联系的天人合一的五脏系统。把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相联系为一个整体,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辨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方法,它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对疾病当前的病位、病性等本质作出判断,并概括为完整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
所谓“证”,是中医学特有的一个概念。当代中医学对“证”的定义是: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作出的病理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中医辨证具有多种类型,比如八纲辨证、病性辨证、脏腑辨证等。不同辨证方法有着不同的着眼点。八纲辨证是辨别证候的基本属性,如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属于纲领性的辨证方法;病性辨证是辨别证候的性质,如气虚证、血热证等,属于基础性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以辨别病位为主,结合病性的辨证方法,如脾气虚证、肝阳上亢证、风热犯肺证等,属于具体性辨证方法。
脏腑辨证是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体征及有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病因、病性等,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的辨证归类方法。总而言之,即以脏腑为纲,对疾病进行辨证。脏腑辨证是以中医解释脏腑生理、病理的藏象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脏腑病症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而反映于体外的症状、体征等来辨别脏腑病变部位和病变性质。由于中医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各不相同,脏腑病变时所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也有各自的特征,因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就可以了解各脏腑的生理状况与病理变化,这就是脏腑辨证的基本原理。
通过八纲辨证,可以确定证候的纲领,通过病性辨证,则可分辨证候的具体性质,但此时尚缺乏病位的判断,因而并非完整的诊断。由于脏腑辨证的体系比较完整,每一个脏腑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证候特征,有利于对病位的判断,并能与病性有机地结合,从而形成完整的证候诊断。
脏腑辨证主要包括五脏辨证、腑病辨证及脏腑兼病辨证。其中以五脏辨证最为重要,包括心病辨证、肺病辨证、脾病辨证、肝病辨证及肾病辨证。
心的病变主要反映在心脏本身及其主血脉功能的失常,心神的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异常。临床以心悸、怔忡、心痛、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神昏、神志错乱、脉结或代或促等为心病的常见症。此外,某些舌体病变,如舌痛、舌疮等,亦常责之于心。
肺的病变多反映在肺系,呼吸功能失常,宣降功能失调,通调水道、输布津液失职,以及卫外机能不固等方面。常见表现有气喘、咳嗽、咯痰、咽喉痒痛、鼻塞、流涕、喷嚏、胸闷、胸痛、水肿等症状,其中以咳嗽、气喘更为多见。
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水谷、水液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腹胀腹痛、不欲食而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慢性出血等脾病的常见症状。
肾以人体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生殖功能障碍,水液代谢失常,呼吸功能减退,脑、髓、骨、发、耳及二便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变化。临床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或疼痛、耳鸣耳聋、齿摇发落、阳痿遗精、精少不育、经闭不孕、水肿、呼吸气短而喘、二便异常等。
五脏的临床表现看似孤立,实际上是相互联系的。在研究脏腑病变证候时,首先依据五脏的某些特有的证候,定位到某一个脏,然后研究这些“虚”和“邪”,再根据其余的证候,推断出证候的类型,并分别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找出了脏腑病变的证候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