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29156400000066

第66章 重返倪家营子之后

李天焕

歼灭马匪的宪兵团,虽然是个不大的胜仗,但是却缴获到了不少的战利品。如果利用这一胜利所造成的有利条件,迅速东进,对于摆脱当前的困境是很有意义的,但又改变了东进计划,重返倪家营子。这种游来游去地与敌人拼消耗的政策,彻底地断送了西路军。

我们重返倪家营子时,村庄已变得面目全非了。许多房舍被烧成灰烬,许多家庭被抢劫一空,我军留下的伤员几乎全部被杀害,群众哭诉着马匪带来的浩劫。我军刚到,敌人又追上来,当天下午就有小的战斗。我军各部队照从前的次序布防,敌人的部署也像上次一样,以主力对付我主力——红三十军。这一次,我军在倪家营子和敌人再次展开了硬拼,小战斗不计其数,大规模的战斗有三次。

头两次,敌人使用的兵力都是三个多旅,而且照例是天刚亮打响,敌人连续发动三四次冲锋,到黄昏时我军将敌人击退,恢复对峙的局面。有一次,敌人以三个旅的兵力,猛攻我八十八师阵地,我军战士奋勇迎击,但打倒了前面的敌人,后面的又蜂拥上来,而且越聚越多,炮火也越打越猛。最后一个旅的敌人冲进了倪家营子,打到了我三十军军部的门口。这时,军政治委员李先念同志正在吃饭,他一看敌人冲来,立即把饭碗一扔,拔出驳壳枪,率领通信队的战士们与敌人杀在一起,自始至终,他战斗在最前列,给了战士们很大的鼓舞。

二六五团团长邹丰明,在敌人进村以后,带领一群战士从一座小围子里冲出来,他的一口刀上下翻飞,他指向哪里,哪里的敌人就害怕得往回窜。正杀得激烈,忽然从侧面打来一枪,邹团长猛然一晃,倒在地下。敌人抡着马刀向他扑来,几个战士急忙跳过去,用鬼头刀架住马刀,抢救团长。这时,邹丰明突然从地下爬起来,旋风似的抡起大刀,当头一个马匪被斜肩带臂劈成了两截。我二六五团和八十九师两个团反复冲杀了几次,将左右两路敌人杀退,但正面的敌人,占领了一个有土围子的居民点,我军没有攻克。敌人占领着这个土围子,可以用炮火射击村子的中心地区,构成对我军很大的威胁。

第三次大规模的进攻,比任何一次都激烈。敌人以全部兵力分三路进攻倪家营子西面,将我正面防守的部队包围了几层,两翼的敌人深入村内,与我后续部队发生了激战。敌人进攻得最疯狂的地方,甚至将白旗插到了我军占领的围墙上。我军八十八师二六八团和二六五团一部、八十九师两个团、九军一个团,实行大规模反击,战士们和敌人肉搏四五次,砍杀了800多个敌人,才将我军防地附近的敌人打退了一步。但是要将敌人全部打退,已经不可能了。

我军已困难到极点,没饭吃、没水喝,村子里许多房屋成了废墟。敌人兵多,可以轮换使用。我军老是那么几个部队和敌人死拼,伤亡一个少一个。同志们疲劳得头昏眼花,站不住脚,有的战士在枪声刚一停止时,就倚着战壕睡着了。伙夫、马夫都上了战场,妇女团的同志们,也到战场上筑工事,送饭、送水,有许多同志英勇地牺牲了。

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几度,天空整天堆积着铅块似的阴云,有时随着呼啸的寒风,飘下几片雪花。战士们穿的是夏季的衣服,有的弄一块长方形的毡片,中间挖个洞,套住头,对折到腰里,扎一根草绳,算是一件“马甲”。脚上大都没有鞋子,有的裹着破布,有的包着烂毡。如果在战斗中缴获到一件敌军的衣服,那便是最大的幸运了。

村子里的粮食和弹药一天天在减少,然而最大困难还是水的缺乏。本来当地农民饮用的是“涝池水”,也就是说,喝夏天在水塘里积蓄下的雨水,但是突然住下近万红军,不久涝池便喝干了。全村只有一口深井,底下才有盆口大的一汪泥汤,我们的战士就轮流坐着辘辘下到井里,用铁勺向桶里舀,半天才能舀上来一桶,还带着一半泥。因此井台上一天到晚,拥挤着炊事员和勤务员,他们都是等着要水的。战士们在寒冷、饥渴和疲劳的不断侵袭下和敌人死拼,但是最受苦的还是伤员。

我军在倪家营子的连续苦战中,消灭了10000多个敌人,但是红军也付出了几千人伤亡的代价。轻伤员历来不下火线。有一次我和李先念、程世才同志到前沿的一个小围子里去。当时,部队正进行一次短促出击,围子半边守枪眼的全部是轻伤员。重伤员越来越不容易安置了。村庄在敌人的炮火下,房舍在不断倒塌,健康的人可以在战壕里、破房圈子里熬过一个个寒冬的夜晚,可是已经大量失血的重伤员,怎么能支持得了呢?就是住进了房子,没有煤,没有柴,房里也是滴水成冰啊!特别困难的是没有医药治疗,食盐也很少,有时甚至连裹伤口的布条也难以找到。因此,战士们说:宁愿被打死,不愿意负伤。

各级首长,尤其是政治工作干部,对负伤的同志们非常关心,不断地进行慰问和鼓励。所有接触过伤员的人,没有不受到深深感动的。一天夜里,战斗沉寂下来,我和程世才代军长踏着清冷的月光,到村北部的龙王庙去看望伤员。

龙王庙的正殿、配殿、火房和磨棚里,全住满了伤员,绝大多数是被刀砍伤和被手榴弹炸伤的,头部和上肢居多,伤势都很重。他们有的躺在干草上,有的背靠着背坐着,有的互相把脚伸到身子底下取暖。看到我们以后,他们用力地睁开眼睛,惨然一笑,没有任何怨言,没有任何个人要求,他们知道部队当前的处境,体谅上级的困难。

多么高贵的品质啊!当他们最后向生命告别的时候,没有考虑个人问题。连续的恶战,已使西路军快要到枯竭的时候了。我们没有根据地,人员、弹药没有任何补充,不光伤员没有医药,就是粮食也快要断绝了。虽然穷苦弟兄把斗二八升的粮食,从瓦罐里倒出来,卖给自己的队伍,但是这又能解决多大的问题呢?我和程代军长在归来的路上,一句话也没有说,两个人的心事是共同的。

这是李天焕同志《气壮山河》的一部分,原载《红旗飘飘》选本第2集。标题为编者所加。

李天焕,湖北红安人,生于1912年。

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营政治委员,师政治部组织科长、秘书长,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时任红三十军政治部主任。此后,历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军区副政治委员,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委员,军委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总参警备部长,公安部副部长兼公安部队第二政治委员,第二炮兵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