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强古
浪战斗后,总部领导批评九军麻痹轻敌,死打硬拼,指挥不当,没有及早组织突围,将孙玉清军长和曾日三主任撤职调出,把陈海松政委撤职留任,戴罪立功,派原三十一军参谋长李聚奎到九军任参谋长。当时,九军还有4600多人,1000多枝枪,子弹每枪平均不足两排。
九军与三十军在永昌地区会合后,中央又来电指示:以永昌、山丹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当时,西路军指挥部发生了分歧,焦点是对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陈昌浩认为,经过几次战斗,敌人已被我们基本打垮,现在我处优势,敌处劣势;徐向前则认为,所谓优势,既要有人力、物力的后备供应,又必须牢牢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而这两者我军眼下都不具备,因此,应该承认我处劣势,敌占优势。对敌我形势的分析正确与否,对整个战局会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各项工作刚刚开始布置,“二马”的主力部队就赶来寻求决战。与此同时,胡宗南又派出他的补充旅,作为“二马”的预备队开到凉州。面对这一形势,西路军却据守永昌、山丹地区,不进不退,与敌人进行无休止的消耗战,实在难以制胜。
九军与三十军在永昌东南的三十里铺、四十里铺及油坊院、水磨关等村庄固守,为一村一堡的得失,同敌人展开了持续地拉锯战,虽然打死打伤了数千敌人,但我军的伤亡也很大。当战斗处于最险恶的时刻,我们军直属机关的干部和各类勤杂人员也都投入了战斗。我和机关干部一起,也手持大刀和敌人展开了拼杀。在一次肉搏战中,我正要举刀向迎面扑来的敌人砍去,右臂突然被敌弹打穿。因为枪口距离太近,火力很猛,一下子竟把我打倒在地。混战中,幸亏陈海松政委得到报告,下死命令要交通队进行冲杀,才把我从火线上抢救出来。
接着,敌军又以两个旅的主力,在炮火掩护下连续向我驻永昌的守军猛攻。我守城部队八十八师英勇反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把迫近城下的敌人击退。与此同时,我五军在山丹城也击退了进犯之敌。但是,在连续一个多月的战斗中,我军虽曾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却没有打过一次像样的歼灭战;不仅没有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反而极大地削弱了自己。我军只有损失,没有缴获,也得不到补充,部队已经处于西进无力,再战困难的境地。
这时,恰值“西安事变”发生,蒋介石被张学良扣了起来。我军上下振奋,一片欢腾;敌人张皇失措,乱作一团。马家军不得不暂时停止了对我军的进攻。而亲日派头子何应钦的“讨伐军”已进抵潼关,妄图乘机扑灭革命力量,实现其卖国计划。张学良、杨虎城则决心集中兵力,举行西安会战,粉碎亲日派的进攻。此时,党中央电令徐、陈立即率部回师东返,向抗日友军靠拢,以策应西安会战。西路军刚刚开始行动,“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中央又电令西路军完成打通国际路线的任务。12月底,西路军根据中央军委的电令,再次西进。
录自方强同志回忆录《红军战士话当年》。作者时任红九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其生平见本书第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