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29156400000147

第147章 参考资料(8)

马元海遂召集全军连长以上军官,当场申斥马玉龙说:“平时你在西宁风头不小,今天遇到作战,不如儿戏。”使马玉龙面红耳赤,惶愧得说不出话来。马元海遂调动各部队,继续围攻,红军即向梨园口、西柳沟移动,从此红军进入了荒僻的崎岖山路。时正冬令天寒,加之人烟稀少,给养无着,顿使红军走上绝境,更加陷于被动的地步。

(十二)梨园堡一带的战斗红军方进入梨园山口,我方凶猛尾追,红军一面反击,一面直入梨园堡各村庄,在山谷激战中,双方伤亡均重。马元海指挥全部队伍,将梨园堡三面包围,并将由河峡出口经往甘州的要道,派出两个骑兵团严密封锁;以中路部队配备的民团,分头围攻河西的五六处庄院。马元海认定红军的当前行动,似有进入草地的情势。我们在这很长的时期中,所以受到严重的损失,主要是在主攻庄堡时,吃了不少苦头。现在只要他们离开村落,走进山区草地,最后“胜利”是完全有把握的。即令我团和骑兵马元祥团及所属民团,将西山根红军据守的庄院两处包围。

时近黑夜,探知红军将向河道东北转移。为了阻击红军突围,我即将附近财主的碾场篷房拆下,还搜罗了一大批木料柴草,在其必经的东北道路上,堆成了几处火堆,照得周围一片明亮,这样整整围了一夜,阻止了红军的突围。天明后集中力量,用山炮轰开了庄院的围墙,即将两个庄院攻破,被俘红军140余人。他们说:“我们是三十军一个团,本来昨晚转移阵地,但你们在夜间燃起火光,未得出动,今天战斗中绝大部分首长和战士都牺牲了。”这次在围攻两处庄院中,我团死伤亦有70多人,所俘红军派人送往甘州去了。

第二天夜间,驻在梨园堡及河东南一带的红军突围,进入梨园峡谷山区,沿祁连山根西行。

此地气候高寒,山路崎岖,行至康隆寺一带,又被骑兵追击,死伤的被俘的红军不少。马元海以红军渐入祁连深山,即将步兵部队从梨园堡撤回甘州一带整休,大部骑兵部队由康隆寺、红湾寺等地进行搜索。其后,又令少部分部队仍行尾追,大部分先后调返甘州和凉州。

(十三)安西拒击1937年3月,马步芳通电说:“剩余红军约有一千四五百人深入祁连山,经过陶苏勒地区,似将向嘉峪关外奔入安西、敦煌,西入新疆。”即由西宁调派骑兵李增荫团追击,令骑兵马忠义团也取道嘉峪关,前往堵截,并以安西防务空虚,电令驻防肃州的第一百师二九八旅旅长马步康,派出第五九五团的两个步兵营,配备旅直属骑兵手枪连,命我率领,星夜西进,据守安西县城。我即于同年4月间,从肃州起行,以三日夜的急行军,赶到了安西。

这时县长尹尚谦和各机关的人员,都已弃城逃匿。旋据通讯排长报告:“红军从祁连山北进,已抵距安西城六七十华里的塔什、桥子据安西县地名资料记载:“塔什”实为“踏实”,位于安西城南33公里处,原为堡,今为踏实乡政府所在地。桥子:位于安西城东南42公里处,今为桥子乡政府所在地。踏实与桥子相距约20公里。当时,西路军左支队经踏实直奔安西城,并未经过桥子。,即将到达安西。”我即将所属的部队分为两队,在城头轮守轮休,是夜晚10时左右,侦悉红军约有千余人,已距安西城10余里。当夜半之际,红军到达城边,即向城东南隅攻击,我部即击退了红军的进攻,迫使移往城西的五营村及王家围子的各庄院。

天明后,我以少数兵力守城,大多数兵力调出城外,将红军包围了一整天。当夜12时左右,红军突围而出,渡过疏勒河冰桥,直赴新疆的大道戈壁沙漠。突围中,我部俘获红军警戒人员10余名。我命骑兵连第二天晨7时出动,跟踪追击,步兵随之尾追,一直进抵八九十里的白墩子。

骑兵连长报告说:“红军全部向红柳园西行,距此约有20华里。”我即凑集骑兵数百人,紧紧尾追,步兵两营随后跟进。追至红柳园附近,天已渐晚,红军沿大路两侧的沙山向我部阻击。我将骑兵分成两股,绕袭红军的左右翼,步兵亦分为两个梯队,以第二营为第一梯队,由正面猛攻,第三营为第二梯队,从左翼攻击沙山山头的红军,其余作为预备队。接触后,激战3个多小时,红军力不能支,向西撤退,仅留少数人抵御。最后我部攻上山头,俘获红军百余人。当时夜深天寒,我遂率部返回白墩子。此役,第五九五团二营营长马如良被红军击毙于沙山,该营二连连长亦被击毙,伤亡连排长10余人,死士兵20多人,伤30余。

翌晨,又派骑兵前往红柳园以西搜索,直至晚9时左右,始返回白墩子。他们带回曾被红军叫去带路的农民二名,骑着两头毛驴。这两个农民说:“那夜红军作战不利,连夜向星星峡去了。”我即向肃州马步康电报请示,接到他的回电:“我命暂行返回安西,听候命令。”随之回驻安西,见到李增荫团到达安西,马忠义团亦进抵距安西70里的三道沟。不到几天,李增荫团和马忠义团先后调返青海。我所率领的第五九五团部队,在安西整休了一个多月,遵照命令,将旅直属骑兵手枪连留驻安西,其余带返肃州。

回忆红四方面军进入河西走廊,正值冬季严寒,沿途风沙很大,行军不到站口,饮水缺乏,一路村落稀少,地瘠民贫,无处补给,全军人员衣服单薄,塞外寒风刺骨,加之经过半年之久的浴血激战,弹药日在减少,只有伤亡,兵源亦无从弥补,作战力量日日削弱,牺牲是很重大的。而当时马步芳集团所处的环境与红军恰恰相反,居于极其优势的地位,加之马步芳利用民族宗教关系,在“保卫家乡、保卫宗教”的幌子下,极力以军令威胁,或用利禄诱惑,促使官兵拼命。更由于马步芳处心积虑地以家族为主体,勾结地主官僚及民族宗教中的上层分子,构成了反革命的一条阵线,马步芳利用这些条件,在河西疯狂堵击红军中,极尽残忍凶狠的能事。

上述情况,都是我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的一些事实,其中部队的番号、隶属及对时间地点的记述,均不甚准确,加之时隔过久,记忆不全,一时查对困难,因而存在着错误和遗漏,请阅者予以补充和指正。

原载《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转录自《悲壮的征程》。作者刘呈德,青海化隆人,汉族,生于1905年,时任马步芳第一○○师二九八旅五九六团团长,后历任第二九八旅副旅长、旅长,青海省警察局长,马步芳第八十二军少将参谋长,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高参。解放后,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省政协委员等职。

河西战役中红军同马家军实力对比情况(摘录)

吴辑庠

(一)红军情况(1)西路军渡河时,总部、五军、九军、三十军,总共约2万余人。

(2)西路军武器装备,有步枪(这是主要的)、手枪、轻机枪;还有新式马克沁机枪,这是当时的新式武器。武器弹药,每人都有,很少有赤手空拳的现象此说不实。据徐向前《历史的回顾》第419页的记载推算,西路军各部队共有各类枪7000枝,约有三分之二的人员无枪;每枝枪子弹最多者25发,最少者只有5发。

(3)西路军服装较差,没有或极少有御寒、涉水装备,有的没有鞋帽。

(二)马家军情况(1)骑五师参战部队骑兵两个旅、步兵一个旅,一个手枪团,共计9000人。青海参战部队三个旅又四个团,共计16000人。以上总共两万余。

(2)骑五师有大炮六门,用以保卫新旧城。前线部队(包括青海部队)主要是步枪、手枪,机枪很少,大刀、子弹非常缺乏此说非是。据史料记载,马家军子弹充足,马刀也多。参战者人皆有枪,骑兵还加配了马刀。。

(3)服装优越,有御寒装备。

(三)兵力变化(1)红军缺乏补充,损失逐渐增大;马军陆续补充,始终保持在一万人马以上。

(2)强渡黄河至一条山,红军占绝对优势;马军骑五师伤亡及溃散后,集结的只有五六千人。

(3)古浪(包括干柴洼、红梁山)战斗,红军损失约2000余,马军损失亦接近2000人。

(4)武威四十里堡战斗,红军扼守堡寨,损失轻微;马军在红军的优势火力之下从正面攻击,伤亡接近1000人。

(5)永昌相持一月,红军取守势,马军取攻势。红军主动退出的第二天,马军进城,已无红军踪迹。马元海报称攻克永昌,俘获甚多,全是谎话,实际是红军损失轻,马军伤亡大。双方伤亡都有数百人。

(6)永昌以西,在高台、临泽、倪家营子、龙首堡、西洞堡、梨园堡等战斗,红军损失一万数千人,击伤击毙马军万余人,基本结束战斗。

(7)红军约3000人由梨园口进入祁连山,向西挺进,出山后,经安西、白墩子、红柳园等战斗,到达新疆者数百人;马军在安西及戈壁滩战斗中被击毙击伤者数百人。完全结束战斗。

(四)战略战术(1)红军在战略上采取的是攻势,而在一些战斗中则变为守势,如守古浪,守永昌,守高台、临泽。马军在战略上是防御,而在一些战斗中则是苦攻。

(2)红军在高台、临泽、甘州西南,同时占领各地,同时分散使用兵力。马军始终集中兵力,先高台,次临泽,后甘州西南。

(3)红军作战都有一定的计划,马军作战完全以总指挥马元海的命令行事。

(五)进军路线和战斗地区(1)红军由靖远县强渡黄河,乘胜攻占了景泰县景泰县治当时在今县东芦阳镇。至一条山一带堡寨。后由一条山分两路直趋古浪,南路曾攻占干柴洼、横梁山、古浪城,北路攻占大靖、土门子,俘获骑五师工兵营,会师古浪县城北路红军直趋武威,未到古浪县城会师。

古浪县城位于甘新大路,在永登县之西。古浪县城东为古浪峡、乌稍岭,为军事险要地区,以西至武威是平川大道、武威盆地。古浪战斗是相当激烈的大会战。

红军由古浪继续西进,耀兵于武威城下,宽容了骑五师。在武威西四十里堡,红军三十军给予马军进攻部队以重大惩罚,直趋永昌会师,解放了永昌县城。永昌是第二个大会战的县城,相持约一月,红军主动退出,继续西进。经山丹、民乐,又分兵西进,一路(红三十军)向西南,直取甘州南广大地区;一路沿甘新大路直趋临泽、高台,并解放了临泽、高台县城。马军集中全力攻高台,再折回临泽,后到倪家营子大会战(第三次),基本结束战斗。红军再向南进祁连山,继续向西挺进,出山经安西县城、戈壁滩之白墩子、红柳园,到达新疆之哈密。

(2)马军分两路追击,一路在祁连山,步步紧追;一路由甘新大路直趋安西堵截,在安西战斗后又进行尾追,穷凶极恶,到接近新疆之星星峡,始完全结束战斗。

(3)红军自1936年10月25日强渡黄河战斗开始,至1937年3月中旬在甘州南基本结束战斗,共计约140余日,除20日左右在行军外,其余每日都在战斗中,很少有休整时间,以日计算,战斗了一百十几日次,以战斗地点计算,则十几处,每处战斗数日至一月。

录自甘肃省档案馆《红西路军档案卷》第25卷。作者吴辑庠,时任马步青骑五师参谋处主任。

“二马”在河西追剿红军参战部队情况(摘录)

张时之常正

(一)马步青骑五师参战部队(1)骑兵第一旅。旅长马禄,所属第一团团长马如林,第二团团长马福仓,共1680人。

(2)骑兵第二旅。旅长韩起禄,所属第三团团长陈彦,第四团团长马长青,共1680人。

(3)步兵旅。旅长祁明山,所属第一团团长马进昌,第二团团长马玉海,共3400人以上三旅的团长姓名,与《悲壮的征程》下册所载马军骑五师序列资料略有不同。

(4)手枪团。团长马呈祥,辖3个营,共1620人。

(5)炮兵团。团长韩福荣,辖3个营,1650人,参战两个营,共1100人。

(6)工兵团。团长马阁麟,辖3个营,共1620人。

以上共计参战11140人。

(二)马步芳第一○○师参战部队(1)第二九八旅(步兵)。旅长马步康,所属第五九五团团长马华荣,古浪战斗被打伤,由韩进宝接任;第五九六团团长刘呈德。共3500余人原注:马步芳第一○○师步兵团编制1762人,骑兵团编制700余人。。

(2)第二九九旅(步兵)。旅长马继融,所属第五九七团团长马得彪,共1700人。该旅第五九八团驻防临夏,未参战。

(3)第三○○旅(步兵)。旅韩起功,所属第五九九团团长谭成祥,第六○○团团长马全义,共3500人。

(4)骑兵旅。旅长马朴,所属骑兵第一团团长马步銮,骑兵第二团团长马忠义,共1500人。

(5)手枪团。团长马玉龙,辖3个步兵营。后将第一○○师组建之宪兵团,也归该团长指挥。

两团共2500余人。

以上第一○○师参战部队共计12700余人。再加上直属的传令队、执法队、辎重运输队等,实际参战人数为16058名。炮兵团、工兵营、辎重营、军乐队,随师部留在西宁。

(三)马步芳海南警备司令部参战部队(1)骑兵第一旅。旅长马彪,辖第一、第二两团,另有一个手枪队。另外副旅长韩三成带领700余骑兵,单独行动。共计官兵2000人左右。

(2)骑兵第二旅。旅长马元海,只带旅部二三十人参战。马步芳虽然给他名义上编了两个团,但都是蒙旗的民兵,坐地不动,故他没有正式部队参战,一条山战斗后,才将李增荫的湟源民团(骑兵)改为该旅的骑兵团。另外还有个喇平福骑兵团,不知属于何旅,也归马元海指挥。这样,该旅共计官兵不足2000人。

以上海南警备司令部共约4000人。

(四)参战民团(1)青海方面的民团。湟中鲁沙尔民团旅长马庆,下属两个团;湟中东南川十二大营民团,团长马××;湟源县民团(骑兵)团长李增荫,后编入海南骑兵第二旅;上五庄民团,团长马松林;门源县民团团长张忠;循化下四工民团,旅长韩四旗,辖3个团;化隆县民团;乐都县民团,团长陈濂;祁连县民团,团长姓聂;大通县民团,团长陈嘉禾,约四五百人;同仁县民团,团长加武,约七八十人。以上民团约4万左右。这些民团大部分直接参加战斗。

(2)武威地区民团。

武威成立保安司令部,统一指挥各县民团。司令袁耀庭,副司令李子英,参谋长虎志儒。

武威城内民团,约1800人,指挥李子英,任务是固守武威城。四乡民团:第一团团长赵良协,团副李桂,驻防地点武威大河驿;第二团团长袁作桢,团副杜树桢,驻防地点武威永昌堡(其余漏记)。四乡民团主要任务是把守山口、关卡,搜捕零散红军。

(3)张掖地区民团。由韩起功指令组建,张掖县6个,其余4县各1个,共10个,总人数不超过5000人。

(4)酒泉县民团6个,人数为2624人。

录自青海省民政厅材料。张时之,时任马家军河西前线总指挥部参谋长;常正,时任青海海南警备司令部骑兵第一旅参谋长。

红西路军西征作战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