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
1.通过游戏,考查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2.通过游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3.通过游戏,让学生感悟集体力量和合作的意义。
游戏人数
参加学生人数18人左右,分成3组,第一组学生7人(单数),另外两组各5~6人。
游戏开始时,第一组7人全在海岛上。其他两组同学分别在陆地岸边。
游戏场地
海岛由4个塑料块拼成,可容纳10人;陆地由若干个塑料块拼成。海岛高出海面0,4米,海岛离陆地最近距离4米。两边陆地各有A号板1块、B号板1块、尼龙绳6米、滚筒1个。
游戏器材
1.塑料块若干个。
2.3,0×0,35×0,04米的A号板2块。
3.1,5×0,35×0,04米的B号板2块。
4.尼龙绳2条;滚筒2个。
(另外,教师事先准备信封两个,信封里装着奖状,奖状上分别写着:“通力合作”,“英雄救生”。)
教师指导语
(教师站在陆地,手里拿着两个信封)
同学们,今天心理体验游戏的名称叫“海岛救生”。
同学们,此时海上风疾浪涌,海潮迅速上涨,有多位同学被困在海岛已经多时,必须尽快将他们营救,安全转移到陆地上,否则海潮将淹没海岛,岛上同学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同学们,我们该怎么办?
情况危急,人命关天,时间就是生命,险情就是命令。同学们,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救人,必须克服重重困难,创造条件,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营救他们脱离危险。
现在我宣布营救规则。
游戏规则
1.必须在30分钟之内,将岛上的同学全部安全营救出来,否则营救失败。
2.同学们要注意安全,不能“掉进海里”,无论谁“掉进海里”,即营救失败。
3.营救器械工具不能掉进海里,否则将立刻被海浪冲走,营救失败。
4.此次营救行动,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营救的同学多。另外,我将对营救行为中表现勇敢、救人多的小组给予嘉奖(出示两个信封)。
游戏过程
1.教师口令:“准备——营救行动开始!”
2.学生开始营救行动,千方百计组织营救行动。
3.教师计时,察看学生有无违反游戏规则。
(提示:此游戏的“比赛”、“嘉奖”是试金石,最终只能是两个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营救行动。它不是救人比赛,也不是看哪个小组营救表现好。此游戏考验学生:是否为了比赛而忘记抢救同学的大义,是否为了奖励而忘记合作而耽误营救时间。在游戏活动中,主要考验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
如果班级学生人数多,可分为两到三批进行。全班活动结束后才进入“感受分享”和“教师讲评”环节。
感受分享
1.按原小组进行讨论,同学们谈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教师引导讨论的重点:生命比奖状重千倍,同学情谊比竞赛名次更珍贵。英雄救生,通力合作。讨论时间5~6分钟。
讨论题目的设计:“海岛救生”获得成功,靠的是什么?(或“海岛救生”为什么会失败?)
在游戏体验中,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感受?
2.每个小组选派1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谈体会,谈感受。发言时间5~6分钟。
教师讲评
教师讲评内容自行设计(略)。
讲评内容和要求:
1.本游戏的教育意义:既让学生有心理体验,又让学生有道德感悟。教师要重点讲评游戏设计的教育目的,要讲评“海岛救生”的意义。
2.准确评价同学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活动后的感受。讲评要客观、准确、到位。
3.评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果有一些小组活动失败,帮助分析失败的原因。
4.教师让学生思考,并提出:此次“海岛救生”要不要评比?要不要嘉奖?奖状该发给谁?
5.(无论学生怎样回答)教师拆开两个信封,拿出两份奖状,展示:“通力合作”,“英雄救生”。对此次营救行为予以赞扬。
注意事项
1.该游戏适合高年级学生,因为小学生不宜强调和要求“救生”。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无法解悟“合作”和“救生”孰重孰轻。
2.游戏活动可能有三种结果:①游戏无法进行,营救行动失败,学生情绪低落或相互埋怨。②游戏顺利进行,营救行动获得成功,但同学们都在想着“比赛”、“嘉奖”。③游戏顺利进行,营救行动获得成功,同学们分享“海岛救生”的喜悦,感受良多。教师备课时,对“引导”、“评价”要做多种准备。
分组要注意男女生搭配。活动中如有个别学生“掉进海中”,该学生不再参与游戏活动。游戏可以继续,但讲评时教师要给予评价。
3.游戏活动时间定为30分钟,但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男女生的实际情况。建议课前教师先做实验,再定具体时间。
4.游戏活动前,要做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能检查,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