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细说中医养生法
29142700000008

第8章 足部按摩养生法

1.足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就是说足部受到“寒”这一不良性刺激,可以导致人体患许多疾病,可见足部对刺激的反应是很敏感的,可以说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其对应的反射区,而由于人与人之间生来存在差异,脚与脚的大小不同,尺寸形状比例又不相近,并非是一种几何相似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所以对反射区的定位并不是绝对的,应是相对的、模糊的、可变的。而实际上,反射区在足部表现为立体区域,这个立体区域是以脏腑器官与体表敏感点相互对应关系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对每个反射区大体上规定的一个范围,指出其相对的位置。

足底部反射区包括肾上腺、肾脏、输尿管、额窦、脑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头部、颈项、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和支气管、心脏、肝脏、胆囊、脾脏、胰、十二指肠、小肠、盲肠、回盲瓣、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生殖腺、下肢、上肢。主治相对应的器官的疾病,如脑垂体反射区,能治疗一些内分泌疾病;眼部反射区治疗各种眼疾;胃部反射区治疗各种胃病。足底部反射区的按摩方法大多是用指关节从上到下进行刮压。

2.足底部常用反射区

(1)肾:位于双脚第2、第3跖骨近端,相当于前脚掌“人”字纹交叉顶点下方的凹陷处。主治腰痛、急慢性‘肾炎、浮肿、风湿、关节炎、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4~6次。

(2)膀胱反射区:位于双脚掌内侧舟骨下方稍突起处。主治肾、输尿管病变、结石、膀胱炎、尿道炎、原发性高血压、动脉硬化。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压4~6次。

(3)脑垂体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正中央。主治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入按压3~4次。

(4)鼻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内侧缘中段延伸到足背拇趾串甲根部。主治鼻塞,流鼻涕,鼻炎,鼻窦炎,鼻出血,上呼吸道感染等。手拇指指端施力,按摩3~4次。

(5)头部(大脑)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部的‘大脑反射带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的反射带在右脚上。主治高血压、脑中风、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脑性麻痹及视觉受损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拇趾趾端向根部按摩3N4次。

(6)眼反射区:位于双脚第2、第3趾根部横纹区域。主治近视,远视,闪光,结膜炎,角膜炎,青光眼,白内障,眼底病变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

(7)耳反射区:位于双脚第4、第5趾根部横纹区域。主治耳鸣,耳聋,眩晕,晕船,耳部炎症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定点按压5~6次。

(8)颈项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根部横纹处。主治落枕,颈酸痛,颈椎病,高血压,头痛,头晕,咽喉疾病等。拇指指端施力,沿着拇趾根部,自足背至拇趾与第2趾缝再至足底按摩3~4次。

(9)血压区:位于双脚拇趾横纹下。主治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拇指揉按法,按摩3~4次。

(10)颈椎反射区:位于双脚拇趾根部内侧缘横纹尽头处。主治颈僵硬,颈酸痛,各种颈椎病变(骨刺及颈椎病引起手麻手痛等)。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

(11)甲状旁腺反射区:位于双脚脚掌第1跖趾关节内前方凹陷处。主治抽筋、手足麻痹或痉挛,指甲脆弱、白内障,并可用于癫痫发作时的急救。以食指第二节指骨内侧固定于反射区位置,以拇指在其上加压,定点按压3~4次。

(12)甲状腺反射区:位于双足底,起于第1跖趾关节,至第1、第2跖骨间,再延伸至前脚掌前缘的弧形带状区域。主治甲状腺功能紊乱,甲状腺炎等。以食指侧缘施力,按摩3~4次。

(13)肾上腺反射区:位于双脚掌第2、第3跖骨之间,足底部“人”字纹交叉顶点处。主治风湿,关节炎,哮喘,过敏,肾脏病心律不齐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压3~4次。

(14)斜方肌反射区:位于双掌第1、第2跖骨之间的缝隙沿前脚掌前缘一指宽的带状区域。主治颈部及肩背酸痛,手无力,手酸麻,落枕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在该反射区由外侧向内侧按摩4~5次。

(15)肺及支气管反射区:肺反射区位于双脚第2~第5趾中间根部的下方,宽约一拇指,支气管反射区位于中间向第3趾延伸。主治肺部疾患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自内侧向外侧按摩4~5次。

(16)心反射区:位于左脚掌第4、第5跖骨之间段的小凹陷中。主治心脏痉挛、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不齐、先天性心脏病。以食指第二指节背面向脚趾方向推按4~l5次。

(17)脾反射区:位于左脚掌第4、第5跖骨之间的基底部,心脏反射区下缘约一横指宽的区域。主治贫血、食欲不好、感冒。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18)胃反射区:位于双脚掌第1跖趾关节后凹陷处,约一横指宽的区域。主治胃痛、胃胀、胃闷、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3~4次。

(19)胰反射区:在胃反射位下方中指一横指宽的区域。主治糖尿病、新陈代谢性疮疡、胰囊肿。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3~4次。

(20)十二指肠反射区:位于胰反射区下方中指一横指宽的区域。主治腹部饱胀,消化不良,十二指肠溃疡。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3~4次。

(21)小肠:主治胃胀、胀气腹泻、腹部闷痛、急慢性肠炎、疲倦、紧张。以食指和中指的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按摩4~5次。

(22)横结肠反射区:位于双脚脚掌中线上,横越脚掌呈一条带状区域。主治便秘、腹泻、腹痛。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左脚由内侧向外侧按摩,右脚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

(23)降结肠反射区:位于左脚掌中部,上接横结肠反射区外侧端,紧贴小肠反射区外向,向下至跟骨外侧前向,呈一带状区域。主治便秘、腹泻、腹痛。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趾向脚跟方向按摩3~4次。

(24)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位于左脚掌跟骨前缘呈一横带状。主治乙状结肠及直肠疾患如乙状结肠及直肠炎症、息肉、便秘,痔疮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外侧向内侧按摩3~4次。

(25)肛门反射区:位于左脚掌跟骨内侧前缘处,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的末端,与膀胱反射区相邻,在其下方,紧贴跟骨内侧前缘。主治便秘,痔疮,肛裂等。食指弯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按摩3~4次。

(26)肝反射区:位于右脚掌第3~第5跖骨之间,肺反射区下方的区域。主治肝硬化、肝功能不良、肝炎、肝斑、肝肿大、肝脏功能失调造成的营养不良、易疲劳等。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27)胆囊反射区:位于右脚掌第3、第4跖骨之间,肺反射区下方区域。主治肝结石、黄疸病、消化不良、胆囊炎。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向深部按压3~4次。

(28)升结肠反射区:位于右脚掌,紧贴小肠反射区外侧,一直延伸到横结肠处。主治便秘、腹泻、腹痛。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按摩3~4次。

(29)腹腔神经丛反射区:位于双脚掌中心,在第2~第4跖骨之间的中心区域。主治腹胀、腹泻、胃痉挛、胸闷、打呃等。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脚跟向脚趾方向挑刮5~6次。

(30)生殖腺(男性睾丸,女性卵巢)反射区:位于双足跟正中央处。主治性功能低下,不孕症,不育症,女性月经前紧张,月经困难,血带,排卵时腹痛。点按法按摩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