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细说中医养生法
29142700000005

第5章 菌类是典型的“无腿”养生食物

黑木耳:菌类食物,多吃而不会胖,两种美昧的排毒食品

黑木耳生长在朽木上,形似人耳,色黑或褐,故名。系药食兼用之品。自古以来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茵和药用菌,在我国人工培植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营养价值

黑木耳口感细腻清脆,滑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但蛋白质丰富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特别是铁元素含量极高,每100克干木耳含铁达185毫克,是肉类的100倍。因此,黑木耳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极佳食品,此外黑木耳还有润肠解毒功能,黑木耳中的腺嘌呤核苷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优良保健食品。

中医认为,黑木耳作为食品,味甘淡,可根据个人的喜好任意调料加味,制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而作为药物,则是难得的补品,虽性平力缓,但却不腻不燥,可长久服用n我国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它的药用价值,能“益气不饥,轻身强志”,“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历代本草如南北朝梁代的《名医别录》、唐代的《食疗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当代的《中华相草》等均有论述。据《中华本草》记载:黑木耳味甘性平,归脾、肺、肝、大肠经,主治气虚血亏、肺虚久咳、咯血、痔疮出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食谱举例

(1)红枣黑木耳汤:黑木耳15克,大枣15个。将黑木耳、大枣用温水泡发放入小碗中,加水和适量冰糖,再将碗放置蒸锅中,蒸1小时。每日服2次,吃木耳、大枣,喝汤。适用于贫血,面色萎黄者食用。

(2)木耳豆腐汤:黑木耳25克,豆腐200克,盐少许,鸡汤1碗。先将黑木耳泡发后洗净,豆腐切成片;将豆腐与黑木耳加入鸡汤及盐同炖10分钟,即可。常吃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治病偏方

(1)黑木耳5克,清水浸泡一夜,蒸1小时,加适量冰糖,睡前服,连续食用;或加入菜肴、饺子、包子馅中,长期食用,能缓解血管硬化、防治冠心病。

(2)黑木耳30克,大枣30枚,煮熟服食,也可加红糖调味,能改善贫血。

(3)黑木耳6克,柿饼30克,同煮烂,随意吃,能治疗痔疮出血、便秘。

香菇

香菇味道鲜美,肉质嫩滑,香气袭人,营养丰富,被人们作为延年益寿的补品,具有调节人体新陈代谢、帮助消化、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预防肝硬化、消除胆结石等功效。

营养价值

鲜香菇蛋白质的含量很高,还含有多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干香菇的水浸物中有组氨酸、丙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天门冬素、乙酰胺、胆碱、腺嘌呤等成分,它们不仅是营养物质,有些还具有降低血脂等功效。近年来,人们发现香菇中含有一种“p一葡萄糖苷酶”的物质,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食谱举例

(1)芹菜炒香菇:芹菜400克,鲜香菇200克,盐、醋、淀粉、味精、香油、植物油各适量。芹菜洗净剖开切成2厘米长的段,用盐水泡一会儿,沥水待用。香菇切片。油锅烧热,放入芹菜用旺火翻炒,加入香菇略炒,淋入盐、醋、味精、香油,用淀粉勾芡即可。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的最佳食品。

(2)香菇豆腐:豆腐300克,香菇3只,榨菜、酱油、糖、香油、淀粉各适量。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中心挖空;将洗净泡软的香菇剁碎,榨菜剁碎,加入调味料及淀粉拌匀即为馅料酿入豆腐中心,摆在碟上蒸熟,淋上香油、酱油即可食用。有降低胆固醇和减肥的功效。

豆腐:“吃豆腐”的五大注意

中国是豆腐之乡,它像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一样享誉世界。据传豆腐始于汉,是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欲求长生不老之术,炼仙丹以求寿,豆腐发明于偶然,刘安广招方术之士,当时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晋昌、毛被、左吴等八人号称“八公”随刘安登北山(位于今安徽寿县城关)造炉,磨豆汁欲培育丹苗,不料豆汁与盐卤合成芳香白嫩的东西竟美味可口遂起名“豆腐”,北山亦改称“八公山”,刘安也捡了个豆腐的祖师爷称谓。八公山方圆数十里村镇成了“豆腐之乡”。

随着豆腐文化的传播,各地人民都依自己口味,来不断发展和丰富豆腐菜的制作方法。流传至今著名的有四川东部的“口袋豆腐”、成都的“麻婆豆腐”、湖州的“荷包豆腐’’、杭州的“煨冻豆腐”、无锡‘镜豆腐”等等。

营养价值

豆腐是以黄豆(或青豆、黑豆)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加细、凝固和成型等工序加工而成。豆腐及豆腐制品的蛋白质含量比大豆高且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且含量比例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豆腐所含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素有“植物肉”之美称。豆腐消化吸收率达95%以上。两小块豆腐,即可满足一个人一天钙的需要量。

中医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赤眼、消渴、解硫黄、烧酒毒等。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俗话说“青菜豆腐保平安,”这正是人们对豆腐营养保健价值的称赞。

豆腐是一种有利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据研究表明,豆腐在保健方面确定的功效包括:豆腐可改善人体脂肪结构;食用豆腐可以防治癌症、更年期疾病、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肝脏疾病、糖尿病、动脉硬化、流行性感冒等。

老年人肾脏排泄废物能力下降,若大量食用豆腐i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导致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豆制品中含有极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血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的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的发作。可见,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

豆腐的蛋白质含量虽高,但由于它的蛋白质中,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色氨酸的含量偏低,所以它的营养价值被大打折扣。如何扬长避短呢?办法也很简单,搭配一些别的食物,使大豆蛋白中所缺的色氨酸得到补充,使整个氨基酸的配比趋于平衡,人体就能充分吸收、利用豆腐中的蛋白质。只需将其他动植物食品与豆腐一起烹调即可。此外,豆腐虽富含钙质,但若单食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率颇低。若与维生素D含量高的食物同煮,借助维生素D的作用,便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率提高20多倍。例如鱼头烧豆腐就是这种搭配的经典,因为鱼头内的维生素D可提高人体对豆腐中钙质的吸收利用率。还有将海带与豆腐同煮,因为豆腐中含有一种皂角苷的物质,此物虽可防止能引起动脉硬化的氧化脂质的产生,却会引起体内碘的排泄,如果长期食用豆腐易引起体内碘的缺乏。而海带与豆腐同煮,则可两全其美。因此,在寒风凛冽的冬季,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沙锅豆腐,或配以鱼头,或配以羊肉、牛肉、加上海带、白菜,又营养又美味,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