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习突破
29133800000036

第36章 学会轻松学习

真正的学习是轻松的,轻松的学习是快乐的,只要能够轻松学习,效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

有些同学整日忙忙碌碌,埋头苦读,成绩却怎么也上不去呢?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找到轻松学习的捷径,其实,学习除了努力外,还要讲究方法,如果你的方法不当,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很累,而且成绩还很不理想。下面为同学们提供几个轻松学习的捷径,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劳逸结合,学习轻松又有效

学习时一定要有休息的时间,不然只会让效率更差。有的同学常常熬到深夜,超负荷学习,这种“拼命三郎”式的学习方式是要不得的。因为这样不但对同学们的身体有害,而且学习效率也很低,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

专家们认为,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为:初中生为9小时,高中生为8小时。因此,为了更好地学习,你每天至少要保证8小时的睡眠时间。

一个人的精力如同一根弹簧,你如果在它的弹性限度内拉开它,手一松,就会弹回去,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假如你无限度地拉,超出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当你再松手的时候,它就不会再原状了。

如果你睡眠不足,每天“超负荷学习”,就好似超过“弹性限度”,时间长了,必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由于大脑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会造成疲劳不堪,因而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处在兴奋和抑制的交替进行状态,即学习时大脑皮层兴奋,随着学习的进行,兴奋逐渐削弱,并出现抑制,这就需要大脑休息。

如果你在学习时感觉到很累,就小睡片刻,这样精神就会很好,因为这时睡觉会马上进入梦乡,所以睡眠质量很高,可以马上补足精神。精神补足后,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学习中的休息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0分,因为超过了10分钟,会较难收心。比如整个晚上的学习时间是一个整体,应以10分钟的休息时间来做切割是最好的。

中午时分,是白天最想睡的时间,如果能小睡一下,下午和晚上都会更有精神,有了精神,学习效率当然就高了。中午小睡10分钟,可以换来晚上一个小时的好精神,若能睡20分钟,可以换来两小时的精神,这个账我想同学们都能算得来吧。

当同学们学习出现疲劳时,就应该休息,同时不妨进行一番体育锻炼。这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只有做到劳逸结合,学习方会轻松而有效。

□不要陷入“题海战术”

有关人士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分析,现在“题海战术失灵了”,因为他们发现,相当数量的基本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即使综合题也是基础知识的组合、加工和发展,充分表现出教材的基础作用。

因此,我们在平时学习中,要排除各种参考资料的诱惑,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和适当变形即可。当然让同学们不要陷入“题海战术”,不是不做题,题目还是要做的,但并不一定做得越多越好,一定要把握练习的“度”。

有些同学感到学习很累,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练习题上,抱着一堆习题集、复习资料等之类的参考书毫无目的地做,拼命地做,恨不得把所有的题目都做完,心里才踏实。往往搞得思维混乱,晕头转向。其实,做题要有选择的,一般来说,教科书上的作业练习和老师的补充练习,再加上各级教学主管部门的各种复习材料,就足够了,不需要同学们自己再去找习题了。

陷入“题海”如何走出来呢?只要处理四个“关系”就可以。

一、处理好书本知识与课外题的关系

做题,就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做题之前,一定要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搞懂。如果理论知识都学不好,做题也是白费力氕,而且也做不好。

二、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

各学科的习题多得不计其数,都做一遍,是不可能的,因此同学们在做题时要分清轻重,有详有略。对于基础题、典型题要详做,从格式到步骤,做到规范化,能够熟练、准确计算。对于难题,则可略做,只知道解法即可,演算过程可省略。

三、处理好基础题和难题的关系

有的同学喜欢钻难题、偏题、怪题,以为只要把这种题做出了,其他题就会轻而易举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只有通过做—定数目的基础题,熟悉了定义、定理、公式,掌握了基础知识和解题的技巧,才能做好难题。

四、处理好分散学习和归纳总结的关系

隔一段时间,应回过头来看看以前做的各类题目,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因为有些题目在当时看来那样做是对的,但经过以后的学习,觉得那样做又不恰当,或是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总结,就是要把所做题目进行分类、归纳,既整理出方法,又记住相应的典型题。

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发现各科的规律,要注意以题带面,每做一道题,虽不一定要求能够举一反三,但至少这道题目应吃透。对于计算的每一个步骤你都可以讲出来为什么要那样做。这样,才能有做题的效果,千万不要陷入题海战术。

□创造轻松学习的最佳条件

随着周边环境的变化,人的心境与态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学习的环境凌乱不堪,人的心也会随之纷乱散漫,就无法专心学习,学习效率当然不会高了。因此环境对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

一、适当的色彩和光线有助于学习

整个房间酌色彩对人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一般来说暖色系列的颜色大多能刺激人的感情亢进,也能产生极端强烈的冲动;而冷色系列则具有稳定情绪,使人安宁的作用。因此,房间的颜色如果采用明度低、彩度高的色系,会使人产生紧张、松懈等反应,学习效率就不会高。

同样,光线的强弱对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通常,灰暗的光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感,而明亮的光线则可以使人情绪稳定,因此,在你的书房里,光线尽量明亮一些。

总之,适当的色彩和光线会使你学习时心情愉悦,轻松快乐。

二、书房摆设要舒服

你是房间的主人,因而可以随时改变房间的摆设,将它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使房间看起来更舒服一些,学习起来才会专心。

比如,学习的时候,突然觉得椅子太高或太低,而感到不舒服,要随时调整。坐得舒服,不容易感到疲劳,学习起来就感觉轻松多了。

三、适合学习的温度和湿度

据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要保持大脑清醒,最佳气温是18℃,湿度适合,会感到神清气爽。如果气温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学习情绪,进而降低学习效率。

要保持大脑清醒,光是气温和湿度适合还不够,还要看看室内空气流动情况。书房内的空气,必须保持流动。如果长时间密不透风,脑袋就会变得昏昏沉沉。

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对学习影响非常大。如果在淆晨或黄昏凉爽的时候学习,学习效率会更高,学习起来也较轻松。

途径提示:

轻松学习的捷径就是好的学习方法加上轻松的学习环境。

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而应轻松上阵,这样才能有较高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