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习突破
29133800000024

第24章 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心情与学习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和轻松,就能使自己的大脑处于最佳的习状态,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大海有涨潮落潮的时候,人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也:同样的潮起潮落的波动,也就是所谓的高潮和低潮。

人如果处在低潮期,学习状态就不佳,学习的效果肯定不好。一个学生处于低潮和他的学习效果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必须要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一个人当心情愉快的时候,大脑就处于最佳的状态。我们每位同学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不幸生病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只会让病情加重,如果有朋友或亲人陪在身边,就会觉得病痛减轻了许多;当自己心情不佳,烦躁不安时,再好的美味也引不起食欲,而当心情愉悦时,哪怕是一顿普通的快餐,也会吃得非常愉快。

学习也一样,心情愉快时,学什么都不感觉困难,都很乐意去学习,学习效率自然很高。而当心情不好时,就很难学得进去,看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看了些什么内容,效率当然就很低了。

□什么是最佳学习状态

所谓最佳学习状态,就是“既保持自然放松又要集中注意力”的一种精神状态,做到轻松、自如、乐观和自信。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任何东西,包括阅读、写作、教学,都可以是有兴趣的,只要把它像游戏一样对待。”

第二,在学习困难面前,要敢于说行。“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糟糕的学习者,那么你有可能变成一个糟糕的学习者”。相反,你认为自己是个强者,那么你就能获得学习的成功。

第三,经常保持井然有序的学习习惯,并保持愉快的心情。

研究显示:当同学们的学习处于巅峰状态时,大脑会发出4~7次/秒的电磁波,又叫θ波。从慢到快,我们可以把脑电波分为不同等级:

Ⅰ、δ波(1~3次/秒)——深度无梦睡眠

Ⅱ、θ波(4~7次/秒)——情绪紧张或注意力集中

Ⅲ、α波(8~12次/秒)——放松和调整

Ⅳ、β波(18~40次/秒)——清醒的意识或做梦

与最佳学习状态相联系的θ波和与深度放松相联系的α波彼此紧邻,只差1次/秒。一般人认为积极的创造和平静的放松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但从脑电波的频率看,很明显,令人深度放松的智力成分和使人集中注意力的智力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因此,同学们虽不能有意识地使自己进入θ波的最佳学习状态,但能有意识地使自己进入深度放松状态。这两种状态只有1次/秒的差异。

□怎样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进入最佳的学习态;其实,只需3个步骤:先使自己的躯体和大脑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的边缘,然后继续放松,最终使那重要的1次/秒消失,同学们便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

具体的做法是:

一、腹式深呼吸法

慢慢地吸气,使腹部鼓胀起来,再慢慢地呼气,使腹部还至原状,反复多次有助于智力和神经活动,使之逐渐趋向正常。由于心脏负担减缓,能使全身迅速进入镇静状态。这种“减少呼吸次数调息法”,尤其对于疲于应付考试,或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学完某项知识而感到头昏脑涨、心神不安的人,十分有效。

如果你从没尝试过这种方法,你可能很难想像像呼吸这样普通、平常而自然的事居然能对你的学习有帮助。但是,科学研究证明,深呼吸的确可以为你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放松法

深呼吸能够帮助大脑平静下来,同时又能使身体和大脑保持旺盛的精力。它使大脑从β波状态转变为与深度放松相对应的α波状态,后者与最佳学习状态已非常接近。

但是,如果你不继续巩固α波的放松状态,就会很快失去它。如果你在某次学习之前能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在深呼吸之后试用下面的方法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学习效果会更好:

(1)几分钟的深呼吸之后,闭上双眼,用鼻子正常呼吸。

(2)当呼吸回到正常状态时,请关注气体如何从你的鼻孔静静地流入和流出。

(3)如果此时你的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就不要强迫自己停下来;等到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呼吸上,你的呼吸就会逐渐平缓下来。(注意:要自然地放松,只需静静地观察自己所处的状态即可。)

(4)这时,就已经达到了深度放松状态,大脑平静并处于α波状态。

三、自我肯定法

通过腹式深呼吸和放松法,同学们已经到了最佳学习状态的边缘,或者已经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这时你可以通过自我肯定来巩固最佳学习状态,或使自己越过最后一步,最终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最佳学习状态是指大脑的状态,而大脑的状态特别容易受自我肯定的影响。就像向电脑发送指令一样,你要向自己的无意识发送一些指令,这就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法之所以能够起作用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非常喜欢接受简单而积极的陈述。大脑的工作是在你看不见的无意识中进行的。它具有让你的大脑转入最佳学习状态的威力,这就像电脑命令具有让电脑从一个程序转向另一个程序的威力。

□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

大多数同学都有这样的体验:有的时候感觉头脑特别清晰,学习起来又快又轻松;有的时候感觉脑子反应迟钝,拼命学也学不进去。这就是学习状态的差异。有关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50名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愉快的方式上课,一组以不愉快的方式上课。一个月以后发现,在愉快的气氛中上课的学生,大多数的学习效果都很好,对所学的内容基本都能掌握。而另一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明显差多了,他们甚至早已想不起自己在这一个月中都学了些什么。上面这个试验说明,心情和学习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你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从而使自己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可如何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在刚开始学习时,就不要把学习当作一件枯燥乏味的事。事实上,一开始你认定的好与坏,并不一定是符合客观事实的。

◎如果你的糟糕心情是因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而一时无法解脱,从而影响到了你的学习状态。在“尽量想开些”的同时,最好的办法是适当地调整原来的学习计划和进展。

在学习中,免不了要遇到你不感兴趣的科目,在面对那些你原本就讨厌的东西时,有些人往往选择了逃避,但这样必定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习。但是,如果勉强自己去学习那些不感兴趣的科目,心情一定不愉快,当然学习效果也不会很好了。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时你可以用“自我奖励”方法来暗示:如果找把这门课学好,确实有很多好处,这样就可以去学自己不喜欢的科目了。

在运用这种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巧妙地控制好自己。刚刚开始时可能会感到不适应,过些日子后就会发现自己有了奇特的转变,再学那些原来并不喜欢的科目时,似乎觉得也没那么令人讨厌了。

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牢记,只有保持愉快的心情,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要知道,学习其实是一件非常轻松而快乐的事。

途径提示:

谁能够有效地控制住自己的心情,始终保持愉快轻松的状态,谁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身心放松,头脑冷静而又专注,就证明你已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这时你的学习效率会有意想不到的提高。

21世纪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爆炸”的时代,随着知识传递与储存方式的改变,与被动地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知识、信息相比,学会学习、学会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是个体生存的一个标志。这就要求同学们要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更好地开发你的学习潜能与创新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与运用知识,更要力求养成你对学习的内在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把自己从学习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使自己爱上学习,从而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