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习突破
29133800000012

第12章 认识到被动学习的危害

学习是一种机会,是为了获得知识和扩大眼界就必须利用的一种机会,不要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而应看成是一个奋斗的机会。

被动学习是指学习目的不明确,只会循规蹈矩地机械学习。表现在上课时围绕老师转,迷信权威,安于现状;在课堂上,甘当观众,从不积极发言,是学习的奴隶;在家里一总是等依靠家长督促学习,家长不催就不动,这样的学习态度会给学习带来许多危害。

□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有许多同学学习时不主动,总被人催促着,慢慢地就会产生依赖心理,等家长或老师督促才行动。这些学生长期养成了“等、靠、要”的依赖心理,缺少独立思考,无法主动独立去探究知识,常常会有“我不能、我办不到”等畏难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学习通常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一来,学习效果当然不会理想。

被动学习的同学从来不订学习计划,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有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我们还是从下面这个事例中看看被动学习的危害吧!

李艳是一名中学生,她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工作环境舒适,有充足的时间辅导孩子。李艳的早期教育很成功,四、五岁的时候,就能背上百首诗歌,跳舞唱歌画画讲故事样样都行。

小学时爸爸妈妈每天都辅导她,督促她学习,从读一年级开始,李艳从没有检查过自己的作业,都是妈妈帮助检查,出现错误有妈妈讲解并让孩子纠正,交给老师的作业工工整整无一错误。李艳的妈妈除了监督孩子做作业时是否走神、写字姿势是否端正外,还时时操心对孩子的作业进行及时的辅导。因而,李艳一有困难就找妈妈,经常听到她说:“妈妈,这道题我不会,你给我讲一下吧!”“妈妈,我这个字忘了怎么写了,能告诉我吗?”“妈妈,我列的这个式子对吗?”“妈妈,这个单词怎么读?”“妈妈,我做的这道题对吗?”等等。李艳小学时学习成绩还行,可到了初中成绩一下子跌落到了中等偏下,这下爸爸妈妈慌了神,家庭辅导越来越不见效果,语文数学补习班接连跟上,这个班儿不行另换一个,补习班换了一茬又一茬,不同的老师换了一拨又一拔,学习成绩仍然不行,由于妈妈的过多涉人,造成李艳不能主动学习,逐渐让产生了依赖心理。心学时,学习的知识浅,她还能跟上,成绩说得过去,可上了初中,随着知识的加深,李艳已经变成了一个“能学习”而没有“学习能力”的学生,一旦家长不陪伴在旁,作业质量就会大为降低,由于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因而作业常常丢三落四、错误百出。

李艳已经养成了懒于动脑筋的习惯,上学变成了走形式,课程越跟不上,越是丧失学习兴趣,燃不起自主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当然也就不会有明显的进步了。

同学们一定不愿意成为李艳那样的学生,那么请积极主动地学习吧,你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习兴趣浓厚了,知识丰富了,视野开阔了,就会产生自己学习的愿望。

□学习的惰性大

有的同学学习不主动,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总结;听课不做笔记,或根本不知如何听课;作业不规范,思路不清晰,做作业喜欢对答案,甚至抄袭;考试总想方设法作弊。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无措施,不懂装懂,不求甚解,没有学习责任,把学习当成休闲,久而久之,学习惰性就会越来越大。

惰性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表现为懒散和犹豫不决。以下八种情形均为惰性表现:

1.不能愉快地同亲人或他人交谈,尽管自己也希望这样做;

2.整天苦思冥想而对周围漠不关心;

3.不知道学习的目的,不能主动地思考问题;

4.由于焦虑而不能人睡,睡眠不好;

5.常常迟到、逃学,且不以为然;

6.不能专心听讲、按要求完成作业,文具常不配齐;

7.日常起居无规律,不讲卫生;

8.不能从事自己喜爱做的事,不爱从事体育活动,心情也总是不愉快;

这样的同学习惯于在管理下学习,要学校管着,老师督促着,没有了考勤之类的硬性要求,就自己“放羊”了,不能做到自我约束、管理自己,自主学习;习惯于老师灌输式教学,老师讲什么学什么,被动接受,不会自己查找资料,总结重点、难点,更不能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认为只有到教室里坐着听老师讲课才是学习,课下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从来不会主动去学习。

如果惰性比较严重,还会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得很“窝囊”,这样的学生踏入社会后,也是非常被动的,因此,学习惰性大对我们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勤奋是成才的关键因素,勤奋不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每位有志成才的同学都应从现在做起,振奋精神,勇于同懒惰作斗争。

□被动学习,学习就会成为负担

不仅仅是学习,但凡任何一件事情,不是主动地想去学习它,掌握它,而是处于被动地位,是很难全力以赴把它办好的。有些同学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因为他们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可父母、老师逼着他们学习,于是他们只好极不情愿地去学习,或是在某种诱饵的引诱之下,比如“做完功课给什么样的奖励”或者“学习多长时间给什么奖励”等,因而他们勉强去面对书本。可事实上,他们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书本上,即便是学了,也只是摆摆样子,让家长或老师看。如果只是在父母和老师的督促下才去学习,而不是自己主动情愿地去学习,怎么能对学习产生兴趣呢?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一个学生一旦被动学习,学习就会成为负担。或者对学习产生抵触或对抗情绪,或者对学习产生焦虑,或者对学习产生恐惧,或者会由于连续的失败而逃避学习,或者出现学习抑郁症如食欲不振、孤独、懒散、过敏、闷闷不乐等,由此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则是基于外在的诱因和强制。只有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提高。

一个人如果处于被动地位,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责任心,就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痛苦。

途径提示:

一个人如果处于被动地位,那么他无论做什么,都很难有一个好的结果,学习也是两样的道理。

如果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责任心,就成了一种负担,一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