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决策并不容易,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在曹操和刘备之间作一个选择。论亲疏,孙权和曹操是姻亲——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权的弟弟(孙匡),曹操的儿子(曹彰)娶了孙权的侄女。辈分关系虽然有点混乱,总归结了亲。不像刘备,非亲非故,八竿子打不着。”
——《品三国》第189页
三国时期继承两汉贵族间的联姻风气,豪门大族大都是结成亲家,盘根错节,互为表里,形成极为庞大的准血缘圈。它多属于政治婚姻。三国领袖即学得此婚俗传统,通常是在本国帝王将相彼此间以子女结姻。而最有手段者便是曹操,他的嫁娶子女,很多全是为政治目的,如为联络袁谭打倒袁尚,迎娶袁谭女;尔后赶走袁尚后,和袁谭闹翻,即将袁谭女送还,不要了。后为拉扰降人张绣、张鲁,彼此都结为儿女亲家。此间有不成功的也有成功的。
曹操也曾与孙氏结亲,如《品三国》所称。此据出自《三国志·吴书·孙讨逆传》,“是时袁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但我与易中天教授稍有相异的,是认为这场结亲并不这么样,或者说并没有起到强化曹孙两家的友好关系。
首先是这事发生在汉建安四年(199年),即孙策、孙贲等攻占庐江(今安徽舒城),赶走刘勋时;曹操因袁绍在,不能另再树敌,暂时无力制止,就主动提出结亲。从史传里读了,似乎孙贲是将女儿送了过去的,“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三国志·吴书·朱治传》)孙匡语焉不详,但也不排拆当时并未嫁娶。因为曹彰在建安四年(199年)结亲时最多也只有七岁;孙匡那年也不会超过十五岁,都是娃娃亲呢。曹操是大政治家。政治家是以自己和本家族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在赤壁之战时,即曹操下江南时,孙匡已病死。曹操侄女如果早已嫁了过去,也成了寡妇。而曹彰即使是孙门女婿,在江东人士看来,无有关系,他的丈人时为豫章太守的孙贲,也曾为曹操下荆州的气势汹汹所震惊,打算送子为人质,当即为朱治发觉,加以阻挡,指明曹操是无力下江南的;还指责他,千万不能“为一女子,改虑易图,失机毫厘,差以千里,岂不惜哉”!(《吴书·朱治传》引《江表传》)孙贲本无实力,就收敛不敢了。
可见曹操与东吴的政治婚姻,虽是“总归结了亲”,但没有什么作用,可以说是了无影响。
〔延伸阅读〕
赤壁之战东吴将领参与表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第五十回,写赤壁大战、火烧乌林,作者推演史实,大兴波澜,打造了一幅极为出色、红红火火的热闹场景。此中称周瑜调兵遣将,水陆进攻曹操大营,凡东吴将领几乎都参与了。其领兵者,水路有黄盖、韩当、周泰、蒋钦、陈武各部;陆路有甘宁、太史慈、吕蒙、凌统、董袭、潘璋各部;周瑜自与程普在大船上督战,徐盛、丁奉为左右护卫,鲁肃与阚泽等守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