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代理兖州牧以后,就带兵和黄巾军作战。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这个时候,曹操的军事力量是不如黄巾军的。黄巾军有战士三十万,加上随军人员共一百万。曹操只有上千人,而且老兵少,新兵多,因此‘举军皆惧’。”
——《品三国》第47页
对易中天先生这段文字,我看不大懂。好在有他指示,很快就能翻到他所据的裴注王沈《魏书》:“太祖将步骑千余人,行视战地,卒抵贼营,战不利,死者数百人,引还。贼寻前进。黄巾为贼久,数乘胜,兵皆精悍。太祖旧兵少,新兵不习练,举军皆惧。”
这段话说白了是:曹操带同千余步兵、骑兵,前行到战场处,竟到达敌营,作战失利,死了几百人。退回,敌兵过后追击。黄巾的战士因经常作战获胜,都极精悍;而曹操是老战士少,新兵又缺乏操练,因此全军都感到害怕。
它含有两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层面是说曹操这次只带了千余人,但并非说这就是曹操军队的全部人数。他在此次战斗中对付黄巾的“只有上千人”,其文字是很明白的。要是如前述,上千人打了败仗,死者数百人,剩下便几乎没有了。此处“将步骑千余人”,这个“将”用作动词或什么词,无论如何也不能作“只有”解的。
第二层才是说曹操军的整体是老兵少,新兵多。
那么曹操全军是多少呢?
当然决不是易先生所说的“只有上千人”。
曹操最初在陈留与卫兹起兵时,有五千人,经几度胜负,有减有增。到初平三年(192年)与山东黄巾对仗,他大概已拥有几万人马:
(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的家兵。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夏侯惇在扬州募兵四千人,叛散后,仅剩五百余人,幸有曹洪率家兵一千余人,得以充实。
(二)济北相鲍信余部。
(三)新募兵员。《三国志·魏书·乐进传》:“遣还本郡(阳平)募兵,得千余人。”
(四)聚合地方豪强(坞堡)。如李典“从父李干,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三国志·魏书·李典传》)
当此之时,曹操军队的主干是强宗豪右的武装,是很有战斗力的。初平二年和初平三年春,曹军分别击溃黑山白绕、于毒、眭固三路人马十余万众,又大破南匈奴部。在几次战争里,他的兵员当又有了扩充。人数不断增多,必然是老兵少,新兵多了。
〔延伸阅读〕
·三国时期的户口和兵力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杀戮、饥饿、灾荒和瘟疫,户口迅速递降。据《晋书·地理志》,东汉末“至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一千六十七万七千九百六十户,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口”。但时隔近半个世纪,至建安八年(203年),“是时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三国志·魏书·张绣传》)魏国初建仍未有恢复,“今大魏奄有十州之地,而承丧乱之弊,计其户口不如往昔一州之民。”(《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虽然户口下降,但各路军头仍积极养兵,生活奢侈,以至如学者陶元珍先生所称,“不生产之分子则较汉时有增无减,所谓不生产之分子,如将士、官吏、嫔妃、伎妾、豪强,皆其甚著者也。”(《三国食货志》卷二)
按,三国鼎立时,彼此皆以养兵自重。据史传:
魏国有常备军50万至70万人(不包括屯田军人)。
蜀汉有常备军10余万人(包括诸葛亮在祁山者常备军8万人)。
吴国有常备军30万人。
合计当不下100万人。由是,三国时期的将士,多以军事为其职业(子孙相袭),构成社会的一个特殊阶级。如魏所谓的“士”,就是指世代当兵,他们的家庭称为“士家”。而“当三国鼎峙之时,天下通计户百四十七三千四百三十三,口七百六十七万二千八百八十一,以奉三主,斯以勤矣。”(《通典·食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