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活之谬全书
29132500000010

第10章 吃的不宜(5)

研究证明,辣椒这一类含刺激性成分的食品和各种辛辣调味品(如葱、蒜、姜、咖喱、芥末、胡椒),以及各种香料和含挥发油多的蔬菜(如韭菜、茴香等),在人体代谢过程中,其辛辣成分常常要通过肾脏排泄,而这些辛辣成分对肾脏实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严重时会影响到肾脏功能。

■ 不宜吃蘑菇的人

蘑菇质嫩味美、营养丰富,享有“健康食品”的美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把它视为健康食品,因而备受人们青睐。

但是,由于蘑菇中含有一种叫甲壳质的物质,有碍胃肠的消化吸收。因此,患有胃肠病及肝脏功能不良的人,不宜经常食用蘑菇。

■ 不宜吃银耳的人

银耳是一种理想的扶正强壮食品,对年老体衰、久病体虚者具有进补调养的功效。然而有些人却不宜食用银耳。

近年发现,患有咯血、呕血、便血、支气管扩张咯血和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呕血、黑便等病人,经药物治愈后,若进食银耳,可使旧病复发。实验证明,如将银耳的液汁与含血小板的血浆混合在一起,血小板则不易凝聚。

医学专家认为,银耳中含有腺嘌呤苷,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鉴于此,以上各种出血病人在止血后的恢复期内,不宜进食银耳。

■ 不宜吃香蕉的人

香蕉肉质软糯,甜蜜适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由于其构成的特殊性,下列一些人不宜食用:

1.消化道溃疡病人。

这类人胃酸分泌较多,肠胃收缩能力差。吃了香蕉会加重肠胃病病情,故不宜食用。

2.糖尿病患者。

这类病人忌食含糖较多的食物,而香蕉的含糖量较高,每100克香蕉肉中含糖高达19.5克,因而不宜食用。

3.关节炎或肌肉痛患者。

香蕉能使局部血液循环减慢,代谢产物滞留,又因其含糖量高,食用后会使体内B族维生素的消耗增大,从而使关节、肌肉疼痛加剧,所以此类人不宜食用。

4.肾炎、心力衰竭及水肿病人。

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钾,上述病人如果吃进大量香蕉,其血中的钾含量会猛增而引起钾潴留,加重水肿,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使病情恶化。

5.腹泻病人。

香蕉具有滑肠的作用,腹泻病人吃了香蕉,会加重腹泻,不利康复。

■ 不宜吃菠萝的人

菠萝不但具有特殊的香甜味,而且含有丰富的营养,但并非人人都宜食用。这是因为:菠萝里有糖苷类物质,吃后可能使口腔发痒。菠萝中还含有5—羟色胺和菠萝蛋白酶,前者会使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后者是一种蛋白水解酶,部分人吃后15~60分钟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荨麻疹、头痛、头晕等症状,严重者还会造成呼吸困难甚至休克。

■ 不宜吃西瓜的人

1.糖尿病患者。

西瓜含有约5%的糖分,糖尿病患者若吃西瓜过量,会导致血糖升高、尿糖增多等后果,严重者还会出现酸中毒昏迷。如果一次吃25~50克西瓜,对病情影响不大,所以糖尿病人吃西瓜一定要注意适量。

2.慢性肠炎患者。

这类病人多吃西瓜后会加重腹泻、腹胀、食欲下降等症状。

3.口腔溃疡患者。

西瓜有利尿作用,若多吃西瓜,则会使体内所需正常水分因利尿作用而排出体外,从而加重阴液偏虚的状态。阴虚则内热更盛,从而导致口腔溃疡加重。

4.感冒初期患者。

感冒初期,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应采取发散的治疗方法,使病邪从表而解,如果在感冒初期吃西瓜,不但不能表散病邪,反而会因清热解毒作用而使邪从表入里,使病情加重或延长治愈时间。

5.肾功能不全患者。

因为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西瓜,可使体内水分增多,超过人体的生理容量。而肾功能不全患者,其肾脏对水的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对进入体内过多的水分,不能调节和排出体外,使血容量剧增,容易导致急性心力衰竭,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 不宜吃鸡蛋的人

一般人们都认为,患病、身体不舒服时吃些鸡蛋,可使身体增加营养,尽快好转起来。其实,并非人人吃鸡蛋都有益,以下几种人就不宜吃鸡蛋或不宜多吃鸡蛋:

1.肝炎病人。

鸡蛋黄中含有脂肪和较多的胆固醇,这些物质都需要在肝脏中代谢,而肝炎病人的肝脏功能已减弱,吃鸡蛋后会增加其负担,不利于肝炎病的康复。

2.吃鸡蛋过敏的人。

有的人在吃鸡蛋后,常引起胃痛、腹泻;还有的人吃鸡蛋后全身皮肤起疹子。这都是过敏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人是不宜吃鸡蛋的。

3.发热病人。

人在发热时,因消化腺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这时再进食高蛋白的鸡蛋,会引起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4.腹泻病人。

腹泻病人的肠胃功能本已减弱,再吃鸡蛋,不但难以消化、吸收,还会加剧腹泻,不利于康复。

5.高血脂和肾脏病人。

这类病人也不宜多吃鸡蛋,否则,不但不利于康复,反而会使病情加重。

6.皮肤生疮化脓的人。

中医认为,鸡蛋具有“发物”作用,皮肤生疮化脓的人多吃鸡蛋,也会使病情加重,因而不宜多吃。

7.脾胃虚弱,胃脘胀满,舌苔厚腻者。

这类人也应少吃鸡蛋,以免多食后引起不适。

■ 不宜吃花生的人

花生是人们普遍喜食的食品,不管炒、煮、油炸或者糖裹,都很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下列一些人却不宜享受这道美味:

1.切除胆囊者或胆囊病患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需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或胆囊病患者,贮存胆汁的功能丧失或减弱,如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帮助消化,常可引起消化不良。另外,由于没有胆汁贮藏,必然会增加肝脏分泌胆汁的负担,日久天长,将损害肝脏功能。

2.脾弱便溏者。

花生含有大量脂肪,有助泻作用。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者食用花生后,会加重腹泻,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3.内热上火者。

花生味甘、性燥。患有口腔炎、舌炎、口舌溃疡、唇疱疹、鼻出血等内热上火者,食花生后,会使病情加重或久治不愈。

4.跌打损伤及淤肿者。

花生含有促凝血因子,跌打损伤、淤肿者食花生后,将使淤血不散,加重病情。

■ 不宜吃鱼的人

对于一般人来说,鱼是健康食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高血压、不良胆固醇过高、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都是很有益的。然而,任何健康食物的好处都不是绝对的,就拿鱼来说,不是任何人吃了都有助健康。

以下疾病患者就不宜吃鱼:

1.痛风患者。

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可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痛风患者如果吃鱼,会使病情加重。

2.出血性疾病患者。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这是因为鱼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具有防止胆固醇粘附于血管壁的作用,这对于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来说是十分有益的。然而,二十碳五烯酸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3.肝硬化病人。

鱼类脂肪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这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代谢产物为前列腺环素,具有降血脂、降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这对防治心血管疾病有利。但是对于肝硬化病人来说则恰好相反,因为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

如果再食用富含二十碳五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所以,肝硬化病人不应吃这些鱼。不过,含二十碳五烯酸较少的鲤鱼、比目鱼等则可少量食用,

4. 结核病人在抗痨治疗过程中忌吃鱼。

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

上述症状往往在吃鱼后半小时内发生。鱼肉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组胺,进入人体内少量的组胺可由体内的单胺氧化酶氧化。而异烟肼是一种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进入人体后可发挥较强的抑制和杀灭结核杆菌的作用,但同时也抑制了单胺氧化酶的转化和合成。

因此,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食用鱼类会使组胺在体内蓄积,从而发生过敏反应。异烟肼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一般于停药两个星期后才逐渐消失,所以这段时间内也要少吃鱼。

■ 不宜吃甲鱼的人

祖国医学认为,甲鱼的主要功能是滋阴,所以久病体虚、阳虚怕冷、胃肠功能虚弱、消化不良、食欲缺乏者均应慎食,避免影响食物消化吸收。

凡脾虚、胃口不好、孕妇及产后泄泻的人亦不宜食用,以防食后肠胃不适或产生其他副作用。

研究显示:患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肝炎、肝硬化的病人都不宜吃甲鱼及其制剂,以免诱发肝昏迷,甚至导致死亡。所以,无论从中医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吃甲鱼及其制剂都应注意对症,这样才能起到滋养身体的作用。

■ 不宜吃螃蟹的人

虽然螃蟹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但不是人人宜吃的。

螃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过敏体质的人,吃了螃蟹以后,蛋白质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产生大量的组胺、缓激肽等,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会引起荨麻疹,还有的可诱发哮喘。

经分析,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而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则高达460毫克,故患有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由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因此这类患者最好还是少吃螃蟹。此外,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凡脾胃虚弱、外邪未清、咳嗽腹泻者,均应慎食。

■ 不宜吃涮羊肉的人

1.孕妇。

因为羊肉中可能含有弓形虫的幼虫,人们在涮羊肉时,往往习惯把肉片在汤料中一烫即食,这种短暂的加热不能杀死幼虫,孕妇进食后,幼虫可通过胎盘传染给婴儿,严重的发生流产、死胎,或影响脑发育而发生畸形。

2.肝病病人。

因为羊肉属甘温大热之物,过多食用会促使一些病灶发展,加重病情。另外,羊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大量摄入后,因肝脏有病不能全部有效地完成氧化、分解、吸收等代谢功能,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

3.十二指肠溃疡病人。

因为涮羊肉要趁“烫劲”吃下,而过热的食物则不利于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保养。

4.热性病患者。

诸如便秘、发热、小便短黄以及自觉发热、口渴等症的人,也不宜吃涮羊肉。

■ 不宜吃腊肉的人

1. 孕妇。

腊肉腌制过程中会添加防腐剂,对胎儿健康有影响,加上腊肉含大量脂肪和盐分,多食容易引起水肿。

2.小孩。

腊肉偏咸,含有大量的钠,吸收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小孩的肾脏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最好少吃。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