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
春秋时期,由于孔子在政治、哲学、教育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见解和学问,所以人们把他当成天下的圣人。但孔子却认为,人并不是生下来就具备渊博的学问,一定要好学多问。
有一天,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仪式,他不时向别人发问。很多人见他这样,都嘲笑他不懂礼仪,老问人家。孔子听了后,一点也不在乎,还说:“遇到不懂的事情就问个清楚,这才是知礼的表现啊!”
卫国的大夫孔圉非常耿直,而且谦虚好学。他逝世后,人们授予他“文”的谥号,所以后人把他叫做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对孔文子非常不服气,就问孔子,为什么人们给孔圉“文”的谥号。孔子笑了笑,然后回答道:“孔圉聪敏又能勤奋学习,不因为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因此他才可以得到‘文’字的谥号啊!”
◎成语释义
不因为向学问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而感到羞耻。形容谦虚好学。耻:感到羞耻。
◎故事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处译文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不远千里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孟子来到梁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梁国国君梁惠王接见了孟子。他对孟子说:“先生,您辞千里之遥而来到我国,肯定是想要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利益吧?”
孟子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大王您怎么开口闭口就讲利益呢?作为一个君主,有了仁义就足够了,还谈什么利益?如果君主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本国有利,大夫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自己的封地有利,士和老百姓开口闭口都说怎样对自身有利,这样一来,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追逐自己的私利,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
接着,孟子又继续阐述道:“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大国的大夫可以从国家的万辆兵车中得到一千辆,小国的大夫可以从国家的千辆兵车中获得一百辆。这些大夫们拥有非常丰富的财产,但似乎永远也填不平他们的胃口,因此请您不要再宣扬私利了。”
梁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急忙向孟子询问解决之道。孟子回答说:“讲究仁义的人绝对不会将父母遗弃,也不会对他的君主轻慢。所以,大王您只要讲究仁义,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了。”
◎成语释义
不认为千里很远而来到某地。常用来比喻不畏惧路途遥远,甘愿走很远的路。
◎故事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出处译文
孟子求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您不辞千里之遥来到我国,肯定是想要给我国带来一定的利益吧?”
不知所云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尽心尽力地辅佐后主刘禅,他发展生产,扩大军事实力,为国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刘禅的能力不如诸葛亮,诸葛亮虽大权在握,但从来没有起过不忠的念头。
当时,蜀国的后方非常不稳,各种地方势力都想兴风作浪,不听从刘禅的命令。公元225年,诸葛亮统率大军攻打南中,平定地方势力的叛乱。他先后七次生擒了少数民族地方头目孟获,又七次将他释放。最后,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国,拥护中央政府。
后来,诸葛亮考虑到蜀国非常偏僻,在三国之中实力最弱,为了保证蜀国的生存,他想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主动出击强国。
他进攻魏国之前,为刘禅写下了字字洋溢深情的《出师表》,对东汉末期帝王任人唯亲导致国势日衰的教训进行了总结,并劝告刘禅要严明赏罚,任人唯贤,虚心接受忠臣的意见。
在《出师表》的最后,诸葛亮写道:“现在我就要带兵到很远的地方去打仗,对着奏章哭泣落泪,不知道我自己在说些什么。”文章将他诚挚而激动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把朝中的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率领大军出征。后主刘禅深受感动,亲自带领文武百官送行,一直把诸葛亮送到离都城十里远的地方。
◎成语释义
不知道在说什么。形容说话时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让人无法理解。云:说。
◎故事出处
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出处译文
对着奏表流眼泪,不知道说些什么。
杀身成仁
一天,孔子的弟子就仁德与生命的关系,向孔子请教。
他问:“老师,您总是对我们讲仁德。人能够以一腔关爱来对待别人,对别人情深似海、义重如山,这种美德确实非常难得。我也很想听从老师的教诲,成为一个仁义君子,可是我也非常热爱生命。假如生命与仁德两者发生了冲突,我是该顾全仁德呢,还是该顾全生命呢?”
孔子听了这话,严肃地说:“我没有想到你居然说出这种话来!面对仁德与生命的冲突,怎能有丝毫的犹豫?凡是真正的仁人志士,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自身仁德的,为了成全自己的仁德,他们不会留恋自己的生命。说到底,只要保持仁德,死并不可怕。”
这位弟子听了这番妙论,恭敬地向孔子行礼,感到老师的话对极了。
这时,孔子的学生子贡又向孔子询问:“真正成为一个仁义君子,一定很不容易吧?我们应当怎样培养自己的仁德呢?”
孔子回答说:“成为仁义君子,当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仁德的培养必须从头做起。比方说,工匠要想把活计做好,必须先得到称手的工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应该选择贤良的人才来辅助国君;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选择仁义君子作为朋友。只有这样,仁德才能从人们的心中生发出来。”
◎成语释义
为成全仁德,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现在指为维护正义的事业而献出生命。仁: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
◎故事出处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译文
凡是真正的仁人志士,没有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自身仁德的,为了成全自己的仁德,他们不会留恋自己的生命。
一龙一猪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他有个儿子叫韩符。有一次,韩愈作了一首诗送给韩符,鼓励他用功读书。
诗中写道:
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这两个孩子在年幼时代,容貌长得很相似,而且都很活泼可爱。稍微长大了些,这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就像一块儿在水中游着的小鱼一样,简直看不出他们有什么区别。
可是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却慢慢显出了差异。到二十来岁,这种差异就更加明显了,这两个孩子一个高洁明澈,像充满了清水的沟渠;一个庸俗芜秽,像一个污水坑。
到了三十岁的时候,两个人的体态和性格都长成了,优劣便有了分晓:一个像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龙,一个却像蠢笨无能、只知道吃睡的猪。似龙的像飞黄(传说中神马的名字)一样奔腾在天,他对于另外一个已经像癞蛤蟆和蠢猪似的人已经不屑一顾了。
◎成语释义
比喻同时的两个人,高下判别极大。
◎故事出处
唐朝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出处译文
有两户人家各生了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很灵巧,容貌也相似。稍长大了些,这两个孩子经常在一起玩耍,如同一块儿在水中游着的小鱼一样。……当他们长到了三十岁时,却一个像龙那样聪慧,一个像猪那样蠢笨。
一手遮天
世俗的人,往往对于佛教观念不理解,因此产生了很多的误会和非难。牟子在《理惑论》里,针对人们的责难,作了针锋相对的解释。
他说:“你们对于佛教的非难,丝毫无损于佛教。就好像用瓢从江河里捞水,想使河水减少;用铲子去铲昆仑山,想把它铲平;举起一只手,想要遮住太阳;拿起一个土块,想去堵塞河流。”
◎成语释义
比喻玩弄权势,欺上瞒下。
◎故事出处
《理惑论》:“侧一掌以翳日光。举土块以塞河冲。”
◎出处译文
举起一只手,想要遮住太阳;拿起一个土块,想去堵塞河流。
梁上君子
东汉时候,有个叫陈寔的人,办事公正,很有声望。有一次,一个小偷溜进了他的家里,偷偷躲在房梁上,想乘机下手,谁知道被陈寔发现了。陈寔表现得很镇定,没有大声喊叫,而是把儿孙们都喊醒,叫到自己的房里。
陈寔严肃地教导儿孙:“一个人对自己应当从严要求,不然就会走到错误的路上去。有些人原来并不坏,而是对自己放松了要求,慢慢地变坏的。像蹲在梁上的那位君子,不就是这样的吗?”
躲在梁上的小偷听了大吃一惊,知道自己早被陈寔发现,连忙从房梁上跳下来,向陈寔磕头请罪。
陈寔对他说:“你大概是因为生活上贫困,不得已才这样做的吧?”说完,就送给小偷两匹绸缎,并劝他改邪归正。小偷感激不尽。
据说,从这以后那一带就再没有出现过小偷了。
◎成语释义
指窃贼。
◎故事出处
《后汉书·陈寔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
◎出处译文
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人们皆挨饿受冻。一天夜里,盗贼进了陈寔的家,隐藏在房梁上。陈寔看到却不动声色,起床整衣,呼唤众子孙进来,正色训道:“做一个人必须常常自我勉励。恶人并非其本性使然,而是受外在环境的习染才变得如此。犹如梁上的这位君子一般!”
朽木不雕
孔子有个弟子叫宰予,善于言辞,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娓娓动听。开始的时候孔子很喜欢这个弟子,觉得他会很有出息。
可是没多久,孔子给弟子讲课,发现宰予没有来听课,就派弟子去找。不一会儿,去找的弟子回来报告说,宰予在房里睡大觉。
孔子听了很是伤感,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原来我听到别人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一定与他说的一样;现在看来不能光听一个人说什么,还必须考察一下他的行为。就从宰予起,我改变了态度。”
◎成语释义
比喻人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故事出处
《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出处译文
宰予白天在房里睡大觉。孔子说:“(他就像)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不堪回首
南唐李煜,世称李后主。身为一国之君他是不合格的。李煜在政治、军事上昏庸无能,他从小在深宫里长大,过着奢侈的生活,经常身陷后宫之中,和妃子们寻欢作乐。
公元974年秋,宋太祖赵匡胤派使者通知他到开封朝见,李煜知道去了就回不来了,索性称病不去。赵匡胤正好找了这个借口,派十万大军征讨南唐。第二年初,宋军抵达长江北岸,南唐都城金陵危急,但李煜仍然不以为急,整天在宫内和一班和尚道士讲经说法。随后金陵被攻破。李煜被押到开封,当了亡国之君。
李煜虽然在政治上无作为,但是却是当时著名的词人,在诗词、音乐、书画等方面无所不能,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才华的一个国君。赵匡胤没有杀他,而是侮辱性地封他为违命侯,实际上让他过着囚犯一样难堪的生活。
赵匡胤去世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世称宋太宗。太宗比太祖更为猜忌。李煜有一天可能是喝多了酒,做了一首名为《虞美人》的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非常明显地表达了他对过去自己王国的怀念,令人同情。词写凄切美丽,可能也是他最著名的一首作品了。不过他却逃不过“言论有罪”的惩罚,宋太宗听到后大发雷霆,就帮李煜解决了他亡国的“忧愁”,把他给杀了。
◎成语释义
不忍去回忆过去那些令人伤心的事情。
◎故事出处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出处译文
不忍心回首亡国以前的那些事情。
唾面自干
娄师德是唐朝时期很有名望的政治家。他自幼喜爱读书,成年后通过了进士考试,跻身政坛。
唐高宗时,他担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等职。678年。他奉命入伍,与吐蕃作战,担任河源军司马、丰州都督等职,立下赫赫战功,为人所称道。武则天称帝之后,对他颇为欣赏,任他为凤阁鸾台平章事,权力与宰相相等。三十年来,娄师德出将入相,权势炙手,让人又吃惊又羡慕。
可是,他并没有因位高权重而自骄,而是任劳任怨,宽厚待人。如果有人触犯了他,他总是表示出谦逊的态度,绝不让人看出他内心的不悦。
娄师德的一个弟弟也颇具才干,被派到代州(今山西省代县)去做刺史。他临行前向娄师德辞行,问哥哥有什么要嘱咐的。
娄师德坦率地对弟弟说:“我的才能不高,现在却位极人臣,你现在又主管一州的政务,兄弟二人都身居要职,这样的荣宠常会引来人们的嫉妒,你到底怎样才能保住自身的平安呢?”
他的弟弟答道:“以后就算有人将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也不说话,就把它擦去就得了。我这样约束自己,您还有什么要担心的呢?”
娄师德说:“若是如此,我就更加为你担心了。别人若将唾沫吐到你脸上,想必他的愤怒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你现在擦掉唾沫,是对他表示不满,实在不符合他发怒之目的。我教你一个方法,不必擦去脸上的唾沫,让它自然干掉。面对侮辱,笑着接受,难道不好么?”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受人侮辱,极力容忍,不加反抗。
◎故事出处
《新唐书·娄师德传》:“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而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名正言顺
公元前501年,五十一岁的孔子接受了鲁定公的任命,做了中都宰。他当官没几天,就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到他五十六岁的时候,国君见他的能力这样强,感到朝廷中很需要这样的人才,就封他为大司寇,代理相国之职。孔子非常高兴,仅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就把鲁国治理得蒸蒸日上,鲁国风貌得到了很大改观。
齐景公见到鲁国变得强大起来,终日担忧。于是,他挑选了很多能歌善舞的美女,送给鲁定公,想让他从此不理朝政,沉溺于淫乱之中。鲁定公果然是个好色之徒,得到这些美女就如同得了胜金胜银的宝贝一样,荒疏了政务。
孔子对鲁定公的这种做法非常不满,他认为,鲁定公要是能在祭祀活动中遵循礼法,把祭祀后的烤肉分给大夫,就说明他还是有兴邦定国的大志,自己就留下来继续辅佐他。结果,到了那一天,鲁定公并没有这样做。孔子气坏了,生气地离开了鲁国,往卫国而去。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如果卫国国君请先生治理国家,您会先做什么。”孔子认真地说:“我若在卫国掌了大权,首先应当‘正名’。”子路觉得老师过于迂腐,参与政务没必要“正名”。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就教训子路说:“名分不正,就道理不通,道理不通,事情就办不成功,事情办不成功,就很难兴起礼乐教化,兴不起礼乐教化,刑罚会不当,刑罚不当,老百姓不知如何做才对,就连手脚也不知放到何处了。这样一来,岂不危险!”
◎成语释义
做事时只有名分正当、理由充足,才能讲通道理,而且理直气壮。
◎故事出处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