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
秦朝灭亡之后,爆发了楚汉战争。当时,汉王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韩信,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家。他为了帮助刘邦打败项羽,先施巧计占领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垮魏军,活捉魏王豹,接着又准备向东攻打赵国。
韩信指挥军队,在离井陉30里的地方停止前进,安营扎寨。这时候,赵国军队也来到这里。双方形成对峙之势。到了半夜,韩信派出2000人马从小道悄悄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冲入赵军营地,将营地中的旗号改换为汉军旗号;韩信还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开阵势,来引诱赵军进攻。
第二天,双方的激战开始。没打多久,韩信故意退往水边阵地,赵军则全体离开营地,追击韩信。这时,汉军由于没有了退路,就拼尽全力与赵军进行厮杀。战争的结果是勇猛无比的汉军大获全胜。
在庆功会上,众将问韩信:“背水列阵是兵家的大忌。将军既然精通兵法,为什么明知故犯却取得胜利呢?”韩信哈哈大笑,回答说:“兵法上虽然认为背水作战不好,但也说过,有意把士兵放在死地,他们才会尽全力打仗,以求得生存。要是为士兵设置了退路,他们遇到困难就会东逃西散,不会有拼命的势头。”
◎成语释义
背靠江河作战,不给自己留退路。比喻和对方决一死战。背水:背临江河,表示没有退路。
◎故事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出处译文
韩信派出万余士兵离营,背靠河水排列开阵势……众军都拼尽全力与敌人进行厮杀,这样的队伍是不会被打败的。
不遗余力
公元前260年,秦国大将白起与赵国交战,打败赵将赵括,活埋了他所率领的四十多万大军。秦王见赵军主力已被消灭,就提出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他,不然还要接着打仗。
赵王气愤不已,就召见大将楼昌和上卿虞卿,一起商讨对策。赵王说:“长平一战,我赵国打了败仗,我想亲自率领大军与秦国决一死战,你们觉得怎么样?”楼昌说:“这样恐怕不行,还是跟秦国求和为好。”
上卿虞卿问赵王:“大王,这次秦国是想将我国军队歼灭呢,还是打一打就班师回去?”赵王说:“秦国这次攻打我国,出动全部力量来作战,肯定是想消灭我国军队才肯走的。”虞卿说:“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带上重金去楚、魏两国,劝他们和我们联合。他们怕被秦国吞并,一定会接待我们。这样一来,秦国一定害怕起来,主动同我们讲和。”
可是赵王根本不听虞卿的忠言,还是让人向秦国求和。虞卿听说后,对赵王说:“这样求和,无异于自杀,一定会失败。因为秦国会趁机将赵国求和之事向各国宣扬。其他国家都以为赵国与秦国讲和了,就感到没有必要援助赵国了。秦国见赵国失去援助,就会认为没有同赵国讲和的必要了。”
果然,赵国这次求和没有成功,秦国还是要打仗。赵王无奈,只得与秦国订立了非常屈辱的和约。
◎成语释义
使出所有的力量,不作一丝一毫保留。遗:留下。余:剩下的。
◎故事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余力矣,必以倦而归也。’”
◎出处译文
秦国这次攻打我国,出动全部力量来作战,肯定是想消灭我国军队才肯走的。
马革裹尸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的威名全国都知道。汉光武帝起兵后,他在鞍前马后效力,立下了无数功劳,成为中兴名臣之一。
有一次,匈奴进犯汉朝边境。马援受命抵抗强敌,他豪迈地说:“男儿应当在沙场上为国尽忠,死后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故乡,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
马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马援六十二岁的时候,南方又发生了叛乱。马援向皇帝请缨,要为国杀敌。汉光武帝虽然知道他是一员勇将,但考虑到他年龄太大,怕他拿不动刀枪,杀不退强敌。马援可是一员不服老的名将,他当着皇帝的面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还是可用之才。
皇帝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下旨让他挂帅出征。马援不负众望,战胜强敌,平息了叛乱。但是,在班师途中,他不幸染病身亡。人们知道他的死讯,悲痛不已。马援这个人,真是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
人们认为,马援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马革裹尸”这句成语不断被后人传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国献身。
◎成语释义
形容作战非常英勇,不怕牺牲。
◎故事出处
《东汉观记·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出处译文
男儿应当在沙场上为国尽忠,死后用马皮包着尸体运回故乡,怎么能够卧在床上,在儿女事情上耽误时光呢?
势如破竹
西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将领、学者名叫杜预。他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有很高的谋略,被人称为“杜武库”。
他曾撰写过《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学术著作。其中《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左传》注解中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三国时期,魏国由司马氏执掌政权。魏国吞并蜀国后,司马炎索性夺了帝位,建立晋朝,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晋武帝。此时,杜预主张出兵灭吴,一统天下,他给晋武帝写了一道奏章。晋武帝看罢奏章后,觉得杜预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就不顾众臣的反对,下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80年,杜预率领几路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势。他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上游许多城镇,沅、湘两江以南一带的州郡,也都投降晋军。吴军都督孙歆等二百多名官员被俘、被杀。
杜预想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下子把吴国灭掉。可是有人却认为,吴国是个大国,实力非常雄厚,要把它一下子灭掉实在很困难,况且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当,雨水丰盛,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也不算晚。
杜预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坚定地说:“从前,燕国的乐毅靠着济西一战,一口气就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取胜的原因,除了乐毅指挥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气旺盛。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如果及时进攻吴国,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杜预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与敌军作战。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处,敌人没有不被打得大败的。很快,晋军攻下了建业,吴主孙皓被迫投降。晋朝终于统一了全国。征南军队班师回朝后,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以表彰他平定东吴的盖世功勋。
杜预认为天下虽然安定,但爆发战争的可能依然存在,决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仍然勤于军备。后来,他还利用军队兴修水利,为人民造福。他的这些功绩,都长久地留在人民的心中。
◎成语释义
表示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有时也用来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故事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出处译文
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如果及时进攻吴国,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草木皆兵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四处用兵,终于将北方各种割据势力基本平定。然后,他统领九十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宰相谢安非常沉着,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精兵迎战。
苻坚带领八千名骑兵,向前线挺进。等他到达寿阳(今安徽寿县)后,听信前锋苻融的判断,以为颇有胜算,就派朱序劝谢石投降。没想到朱序是个汉族人,不但不履行劝降职责,反而给谢石献计献策。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终于在洛涧(今安徽淮南市和长丰县东淮河支流洛河)将前秦部队挫败。
得知秦军在洛涧吃了败仗,苻坚惊慌失措,立刻和苻融登上城头,仔细观察淝水对岸晋军的动静。
当时正是冬天,天气阴冷,淝水上空一片灰蒙蒙的。可仔细一看,但见桅杆林立,战船密布,晋国士兵握刀执戟,排列出齐整的阵容。苻坚再往北面八公山一望,伴随着呼啸而过的西北风,只见山上有无数士兵在走动。其实苻坚眼中看到的“士兵”,不过是山上的草木而已。
苻坚吓得面如土色,惊恐地对苻融说:“你这个人,居然还说晋军势力弱小,他们其实是劲敌啊!”
后来,苻坚中了谢玄之计,下令让军队后退,让晋兵渡过淝水后决一死战。结果,秦兵一后退便互相践踏,溃不成军,大败而逃。他们听到风声、鹤鸣,都以为是晋军的追兵到了。
这一仗,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在这一仗中,汉人谢石、谢玄击败北方的强敌,大长了江南汉人的威风。
◎成语释义
看到杂草树木都以为是军队,形容极其疑惧,惊恐万分,稍有动静就紧张得不得了。
◎故事出处
《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出处译文
苻坚与苻融登上城头,望向对岸的晋军,只见晋军阵容齐整,将士精锐;又往北看见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好像是人的样子。
长驱直入
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向北征讨曹操,夺取了重镇襄阳。曹操的堂弟曹仁逃往樊城,抵挡关羽。这时,援助曹仁的军队到了。关羽抓住樊城连降大雨、汉水泛滥的大好时机,引水淹曹军,结果令曹军援兵全军覆没。
曹仁见情势危急,却没有选择突围而逃的办法,仍然想坚守樊城。曹操为了解樊城之围,派老将徐晃带兵去救。可是徐晃却率军驻扎在离樊城稍远之处,并不急于发动攻势。曹操见徐晃不急于用兵,就想等各路人马到齐,一起向樊城进发。
而此时的徐晃呢,来到只屯驻少量刘备军队的偃城,故意挖掘陷坑。驻军以为他要大举进攻偃城,吓得匆匆撤退。徐晃便不费一兵一卒,把偃城占领了。
这时,曹操带领军队赶到,决定与徐晃、曹仁对关羽的部队进行内外夹击。关羽曾派遣部队在围头和四冢两处地方驻扎。徐晃假装要攻打围头,其实却亲自率领部队对四冢发动进攻。关羽不知道徐晃的计划,所以没有让四冢早作准备,可是等关羽发现实情后,一切都来不及了。
徐晃很快就击败了匆匆赶到四冢的关羽援兵,接着冲进关羽对曹仁的包围圈,将关羽的部队杀得大败。
曹操知道后,对徐晃的尽职尽责非常满意,特意写了慰劳令。令上说:“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道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人像你那样长距离不停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冲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与敌人决战。”
◎成语释义
军队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进军,直达目的地。驱:策马快跑。
◎故事出处
曹操的《劳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
◎出处译文
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道的古代善于用兵的人中,没人像你那样长距离不停地策马快跑,一直往前,冲入敌人的包围之中与敌人决战。
断头将军
张飞是三国时期刘备手下的猛将。曹操占领了荆州,刘备仓皇南逃。曹操率领骑兵追了一日一夜,追到当阳长坂坡。在危难关头,张飞带着二十多名骑兵断后,他在桥上横枪跃马,喝道:“我是张飞,谁敢上来决一死战!”曹操大军没有一人敢上前的。
刘备入川时,队伍一路西进,没遇到什么阻碍,在巴郡的时候遇到了太守严颜的抵抗,张飞三番五次地引兵挑战,严颜就是不出去打,也不投降,后来张飞用了计谋才攻破巴郡,活捉了严颜。
严颜被捉后,被押至帐下,但他昂首不跪。张飞对严颜呵斥道:“我的大军到了,你为什么不投降,还敢抵抗?”严颜说:“你们没有道义,夺我州郡,我州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张飞大怒,下令推出砍头,严颜面色不变,边往外走边回头骂道:“匹夫!砍头便砍头,也用不着发怒。”张飞觉得严颜很有骨气,就把他放了,并向他道歉,以宾客相待。严颜感其恩义,才投降。
◎成语释义
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故事出处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出处译文
严颜回答说:“你们没有道义,夺我州郡,我州只有断头的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
披荆斩棘
冯异是东汉初年的一位名将,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字公孙。汉光武帝刘秀刚起兵时,他就在刘秀手下效劳,立下很多战功。他虽然功高盖世,为人却十分谦虚,从不居功自傲,因此人们非常敬仰他。
汉光武帝派冯异率军队平定关中,冯异果然不负众望,真的使关中安定下来。光武帝大喜,封冯异为阳夏侯,让他担任征西大将军的职务。
由于冯异坐镇长安,兵权很大,又爱民如子,老百姓都称他为咸阳王。这时,有个小人向光武帝启奏说,冯异的威望太高,可能会产生谋反之心,朝廷不可不加以防备。
冯异听说这件事,唯恐皇帝加害自己,就给刘秀写了一份奏折,说自己忠心耿耿为朝廷办事,决无异心。他说:“以前在处境很困难的情况下,我做事都不敢有半点差错,现在天下太平,又有爵位之赏,我怎么敢一意孤行,做出越轨之事呢?”
刘秀回了一封诏书说:“我与你从公的方面来说,是君与臣的关系;从私人感情方面来说,就如同父子一样。你实在不需要因为这个而害怕呀!”
公元30年,冯异从长安来到京城洛阳,朝见光武帝。光武帝非常隆重地接见他,并对满朝文武说道:“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簿,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立下了盖世奇功啊。”
退朝之后,光武帝又将很多珍宝、衣服赏赐给冯异,并且写了一道诏书说:“当年在无蒌亭,我没有饭吃,是你给我弄来一碗豆粥;在虖沱河,我饥饿难耐,又是你给我煮麦饭。这些事情历历在目,我又怎么能忘记呢?你对我的深厚情意,我至今还没有报答。”
◎成语释义
比喻在创业的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艰苦奋斗。
◎故事出处
《后汉书·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斩棘,定关中。’”
◎出处译文
光武帝对着满朝文武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簿,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前功尽弃
战国末期,秦国日益强盛。秦昭王见楚王无道,国力衰微,有机可乘,立即命大将白起攻打楚国。不久,楚国京城陷落,接着又在山西上党地区的长平大败赵军。秦军军威大振。
长平之战后,白起又率得胜之师,移兵魏国,将魏国京城大梁铁桶般地围了起来。魏国朝野一片惊慌,不知如何是好。魏王召见苏厉向他请教。
苏厉说:“秦国早就有灭掉六国的打算,事情很难办。不过,我愿意去见周天子,也许周天子能阻止秦国继续用兵。”魏王听了苏厉的话,心中升起一线希望。
苏厉马不停蹄地赶到周天子住的洛邑,对周赧王说:“白起善于用兵,秦昭王派白起攻占了楚国,又连败赵国、韩国,目前又将魏国京城大梁围住。如果大王您再不制止,只怕周朝的天下有倾覆的危险。”
周赧王觉得苏厉说得挺对,就派人对白起说:“如今将军已经立下了大功,应当马上托病退兵,急流勇退,不然一旦战败,就前功尽弃了。”
白起根本不把周朝使者的话当回事,仍然对魏国发动猛烈的进攻,结果大获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