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成语典故读本
29131700000017

第17章 国运盛衰(5)

这时,荀息明知道情势紧张,仍故作轻松地说:“大王!我学到了一种好玩的小技艺,特地进宫来表演给大王看!”灵公一听,就立刻撤了弓箭。荀息认真地把九颗棋子堆起来,然后再把鸡蛋一个一个地加上去。旁边的人都害怕地屏住呼吸,而灵公自己也惊慌地说:“危险!危险!”

荀息慢条斯理地说:“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个更危险的呢!”灵公禁不住问:“快说给我听听。”这时,荀息直起了身子,沉痛地说:“为了建造高台,弄得国库空虚,邻国将要侵略我们,这样下去,国家跟叠起的鸡蛋一样危险,迟早是要灭亡的。”灵公这才醒悟,立即下令停止造台。

◎成语释义

形容危急到了极点。

◎故事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君之立于天下,危于累卵。”

◎出处译文

现在按您治理国家的情况,就像叠起的鸡蛋那样危险。

不合时宜

汉成帝死后,他的养子刘欣继承了帝位,史称汉哀帝。汉哀帝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丁太后因病逝世。官拜“黄门待诏”的夏贺良给汉哀帝上了一道奏表,提议改年号,说这样能使灾祸远离皇室。

汉哀帝害怕灾祸降到自己身上,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在六月甲子日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将帝号改为“陈圣刘太平皇帝”,计时的漏上的刻度本有一百度,改动为一百二十度。

但年号改变后,哀帝经常生病的情况仍然没有好转。哀帝觉得夏贺良可能在骗他,于是派人对他展开调查,最后查明他平时说话就不负责任。

皇帝很生气,就在八月份下了一道诏书,说:“黄门待诏夏贺良等提议改变年号和帝号,说增加漏的刻度能使国家得到安定。我在善心的驱使下,对他们的谬论深信不疑,希望天下能够安宁下来,但是结果没有应验。夏贺良等人的话都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日的诏书,除了大赦天下之外,全都不算数。”

◎成语释义

不符合当时形势的需要,不契合世情。合:符合。时宜:当时的情况形势。

◎故事出处

《汉书·哀帝纪》:“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连篇累牍

隋朝时期,治书侍御史李谔能言善辩,文章也写得很精彩。他发现六朝以来,人们写起文章来,通常只追求辞藻的华丽,文章的内容却空洞无物,于是他就想上一道奏章给隋文帝,请求天子亲自下诏,改变形式主义的文风。

其实隋文帝也对形式主义的文风感到讨厌。他在处理政务时,看到大臣们的奏章虽然华丽好看,却不重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他想到,当初南北朝时,北朝的文风比南朝的文风好一点儿,所以北朝政治稳固,而南朝帝王国破家亡,可见政治腐败与浮华的文风有很大关系。形式主义的文风,真是误国误民啊!

李谔伏案疾书,很快就写成了《请正文体书》,呈给隋文帝,请求认真审阅。奏章从魏武帝、文帝、明帝说起,说他们只注重修饰文章的雕虫小技,而不深入研究为君之道,使得后世国家衰弱,天下大乱。

奏章中有这样一句话:“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意思是说一篇篇的文章,一箱箱案卷,说来说去,说的都是吟风弄月的内容,真是累赘冗长,一点儿意思都没有。

隋文帝看了这篇文章,觉得甚合心意,心想形式主义的文风害人不浅,大家在这种文风的影响下,都追逐华而不实的东西,这样对大隋江山只有害处,没有好处。于是,他真的听从李谔的意见,颁布政令,要求各级官吏改变文风。

◎成语释义

文字十分累赘冗长。常用来形容篇幅多,句子冗长,文风不正。累:重叠、堆积。牍:古代用来写字的木片。

◎故事出处

《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草菅人命

西汉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贾谊的人才能出众,二十多岁就被朝廷召为博士,以后还当了太中大夫。后来,汉文帝让贾谊担任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文帝在自己的众多子嗣之中,最喜欢梁怀王,很想让梁怀王做自己的继承人,所以让才子贾谊好好地教导他。

贾谊为此说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话,他说:“辅导皇子,虽然教他怎样读书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秦朝末年,赵高是胡亥是老师,整天教导他如何使用严刑酷法。胡亥学到的尽是些杀头割鼻子、满门抄斩等暴虐行为。所以,胡亥当了皇帝后,就知道胡乱杀人。他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根本就不把它当成一回事。

“难道胡亥生来就是坏蛋吗?不是这样。他之所以会成为昏君,是因为教导他的人没有让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教育失误的根本原因。”

后来,贾谊当上梁怀王太傅后,忠心耿耿地辅导梁怀王走正道。谁料梁怀王不小心骑马摔死,贾谊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太傅的责任,所以整天愁眉苦脸,经常哭泣,过了一年多就死了,死时年仅三十三岁。

但是,贾谊就任太傅前的这段论述,因为道理深刻,却留传了下来。

◎成语释义

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而任意摧残杀戮。形容统治阶级的凶残狠毒,轻视人命。菅:一种野草。

◎故事出处

《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

◎出处译文

他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

令行禁止

商朝末年,纣王非常昏庸,过着奢靡的生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他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弄得百姓怨声载道。

他在朝歌的北面修造了一座非常豪华的沙丘苑,苑内的宫殿富丽堂皇,他还在苑内饲养着大量珍禽异兽。沙丘苑建成之后,他不再专心料理朝政,而是与妃子们整天在那里饮酒淫乐。

此时,他手下的诸侯周文王则到处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又联合一部分诸侯,讨伐欺压百姓的崇国国君。各地诸侯觉得文王做事公正,比纣王强多了,纷纷归附周国。

不料,正在文王想要进一步发展周国之时,却身染重病。他知道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对儿子公子发说:“我一生以开创周国王业作为自己的愿望,如今王业未成,我就是死了也闭不上眼睛。我死之后,你要做到下令去做的就马上动手,下令禁止的就立即使之停止,千万不要做起事来拖泥带水。如果你能这样去做,周国的王业就开始了。”

文王去世后,公子发继位为武王。他遵照父王的遗训,树立自己的权威,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成语释义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执行法令非常严格。令:法令。行:执行。

◎故事出处

《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始也。”

◎出处译文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如果这样做,王业就开始了。

群策群力

西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扬雄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辞赋写得非常精彩。

他曾经模仿《论语》的形式,创作了《法言》一书。此书的《重黎》一文讲述了汉王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龙争虎斗的情形。

在楚汉战争中,本来西楚霸王项羽的实力比较强,但最终他却被汉王刘邦围困在垓下,等待援兵。项羽见援兵迟迟未到,就带领战将拼死杀出重围。等到他逃到乌江时,身边只有二十八名骑兵了,而成千上万的汉军却从后追杀过来。

望着黄沙漫卷的沙场,项羽不得不认输,他长叹一声说:“这是老天爷要消灭我,不是我作战失误的缘故!”然后,他拔剑自尽,命丧乌江。

关于项羽临终前的看法,扬雄是不同意的。他认为,不能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只归结于天命。在《法言·重黎》中,他说:“汉王总是虚心接受众人的意见,而这些正确意见的实践,又使众人的力量得到增强。可是项羽却与汉王正好相反,他总是觉得凭着自己的勇力就能征服天下,根本不会吸取别人的意见。这样一来,使得他只依靠自己的勇猛鲁莽做事。

“善于吸取别人意见,就会取得胜利,而听不进别人的话,只靠自己的勇敢就会失败。项、刘之争的结局不能仅仅归结于天命,项羽临终前的感叹真是大错特错。”

◎成语释义

大家共同想办法,一块出力。策:谋划。

◎故事出处

西汉的《法言·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出处译文

汉王总是能够尽量发挥、利用众人的智谋、才干和力量,这样又使众人的力量得到增强。

任人唯贤

春秋时期,齐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位是公子纠,另一位是公子小白,他们都很贤明。公元前686年,齐国发生内乱,襄公被杀,公子纠跟着谋士管仲逃到鲁国避难,而公子小白则跟着他的谋士鲍叔牙逃到莒国。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如果没有实力,保全性命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齐国内乱平息,大夫们派使者到鲁国请公子纠回国即位,管仲怕公子小白抢先回国即位,所以带领军队去公子小白回齐国的必经之路堵截。

等了几日,管仲果然看到公子小白正行色匆匆地往齐国而去。为了保证公子纠登上国君之位,管仲心一横,偷偷地向小白射了一箭,公子小白中箭后,大叫一声倒地。管仲以为小白已死,心中暗自高兴,就带领军队回去了。

谁知管仲的一箭并未射中小白,小白不知道暗害自己的人带了多少军队,就咬破舌尖,假装口吐鲜血而死。等到管仲等人离去后,公子小白与鲍叔牙不分昼夜赶往齐国京城。在公子纠到京之前,公子小白抢先一步即位,历史称他为齐桓公。

公子纠见本国已有新君,只得返回鲁国,依附鲁庄公。这样一来,齐、鲁之间发生了战争。鲁国的力量不如齐国,所以被打得大败。公子纠万般无奈,只得自尽。鲁庄公就将管仲押送到齐国,来讨好齐桓公。

管仲在路上受尽苦楚,不但吃不饱饭,而且连水也喝不够。一天,他来到绮乌这个地方,就向当地的官员苦苦哀求,希望得到一些吃的。那个官员心肠很好,不但盛出饭来,还怕管仲吃起来不方便,竟然跪在地上端着饭给管仲吃。管仲见他如此行事,就想到他可能有求于自己。

果然,这个人的私心终于暴露了出来。他暗地里对管仲说:“您是位大贤,齐国国君又是个爱才之人。您此番到齐国去,也许能逃过一死,得到国君的重用,安享荣华富贵。到了那时,您将会怎样报答我?”

管仲说:“如果真的因为我的贤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我会任用贤人,使用能人,对有功劳的人进行评赏。我为什么要谢你呢?”

◎成语释义

表示用人只凭德才。贤:指德才兼备的人。

◎故事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出处译文

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是我因为我的贤能被重用,有才能得以发挥,自己的成就被大家赏识,我为什么要谢你呢?

如释重负

公元前542年,鲁襄公染病身亡,鲁昭公继承了国君之位。但是,昭公手中没有实权,只是个任人摆弄的傀儡,而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卿则手握重权。

时间长了,昭公就对三卿权力过大感到很不舒服,认为自己手中无权实在太难堪了。于是,他想与三卿的反对者私下联合,共同打击三卿,夺取权力。季孙宿死后,季孙意如继续执政。大夫郈孙、藏孙与季孙意如不和,打算将季孙氏除掉,昭公得知后非常高兴。

这年秋季,三卿之一的叔孙豹要离开都城办事,就让众家臣管理府上的事情。昭公觉得铲除季孙氏的时机已经成熟,就传下一道旨意,让郈孙、藏孙带领军队将季孙氏的府第围起来,并处死了季孙意如。

叔孙豹的家臣看到季孙意如横死,不禁起了兔死狐悲之念。他们为叔孙氏长远利益考虑,决定发动人马援救季孙氏。昭公的军队外强中干,见叔孙氏大军杀过来,竟然四散而逃。孟孙氏也觉得三卿一损俱损,也派兵援救季孙氏。郈孙吃了败仗,向外逃奔,正与孟孙氏的军队狭路相逢,被人家抓住杀掉。

昭公见三卿联合起来,自己的性命难保,只好和藏孙逃到齐国去。因为昭公历来不体恤百姓,老百姓早就对他失望。现在他逃往外邦,百姓并不为他担心,反而觉得自己身上的负担有所减轻。

◎成语释义

好像放下了重担。常用来比喻人在解除负担后的愉快心情。释:放下。负:负担、担子。

◎故事出处

《穀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出处译文

昭公逃亡后,老百姓感觉就像是放下了重担一样。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在中原吃了败仗,只得逃往荆州,依附刘表。为了能够复兴汉室,夺取天下,刘备到处招纳人才。他手下的谋士徐庶,见他一心爱才,就向他举荐一人,此人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隐居在隆中,整天住在茅草屋里,虽然过的是与世无争的日子,却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学问很深,喜欢研究兵法。刘备为了了解诸葛亮的才能,便专程到隆中拜访。他前后一共去了三次,前两次都没见着诸葛亮,第三次才见到这位大贤。

诸葛亮不是一个空谈之人,他为刘备分析天下形势,共同商讨如何才能占据土地,夺取天下。他主张联合东方的孙权,安抚少数民族,夺取荆州、益州,等到曹操集团出现变故,就从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平定中原。

刘备非常赞同诸葛亮的军事计划,愿拜诸葛亮为军师,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夺取天下。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一片诚心所感动,便离开隆中,到新野为刘备出谋划策。

此后,诸葛亮成为刘备亲密无间的助手,帮助刘备联合孙权,并真的夺取了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势力强大的曹操、孙权,觉得刘备有了用武之地,都不敢小瞧他。汉中一战,刘备将曹操杀得大败,将曹氏兵将赶出汉中。而诸葛亮在后方筹措粮草,对前线的刘备进行了有力的支持。

刘备死后,诸葛亮曾给后主刘禅写下了情感深挚的《出师表》,文中是这样描写“三顾茅庐”事件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备的知遇之恩,是何等的感激,何等的怀念!

◎成语释义

三次到茅草屋中拜访。比喻诚心实意地邀请或多次上门访问。顾:拜访。茅庐:茅草屋。

◎故事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的《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处译文

先帝不因为我的出身卑微,不惜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次来草庐拜访我。

如鱼得水

东汉末年,群雄争夺天下。刘备为了复兴汉室,安定天下百姓,到处寻找善于出谋划策的人才。后来,他经人举荐,认识了在隆中隐居的诸葛亮,便拜诸葛亮为军师。

诸葛亮觉得刘备年纪大了,还对年纪尚轻的自己客客气气,实在有礼贤下士的风度,就全心全意地为他办事,刘备也很信任诸葛亮。这样一来,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张飞感到很不高兴。

刘备觉得诸葛亮是一个能为自己出主意的大贤,自己是鱼,诸葛亮就是帮助自己攻克困难的水。这位诸葛先生,是胆略、才识都很出众的人物。自己要夺取天下,绝对不能没有这位资历尚浅的年轻人。

他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了诸葛亮,和鱼儿得到了水是一样的,希望你们不要再多说不利于他的话了。”关羽、张飞虽然对诸葛亮还是不服气,但见到刘备对诸葛亮的看法这样好,也就不敢说什么了。

此后,诸葛亮出使东吴,劝说孙权与刘备联合。赤壁一战,孙刘联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成语释义

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比喻遇到符合自己心意的人或环境。

◎故事出处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