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细节决定健康全书:影响一生健康的2000个生活细节
29131000000059

第59章 调适心理,给心灵洗个澡(3)

据调查显示,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白日梦”的内容都大体相同,无非是事事成功、万贯家产和浪漫爱情。当遇到无法处理的难题时,人也会做“白日梦”。美国心理学家朴克杰说:“白日梦”内容多为个人关心的切身事情,由于脑筋不受传统思维形式限制,问题经过深思熟虑,而答案则反复推敲,往往会激发出意料不到的解决方案。

心理学家认为,虽然目前尚未完全揭示“白日梦”与人体身心健康的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白日梦’,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的活性,对解决烦恼和痛苦有一定帮助。

知足的男人更长寿

对于“知足者常乐”这句俗语,许多人可能会抱有怀疑态度,但芬兰研究人员最新发现,“知足”确实有助于男性延长自己的寿命。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22000多名芬兰成年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对生活满足感较高的男性更容易长寿,但就女性而言,她们的寿命与满足感没有直接的关系。

负责这项研究的芬兰杜库大学的霍卡纳博士说:“女性应付压力和不满的能力要强于男性,例如那些对生活不满意的男性极有可能通过吸烟缓解压力,或是借酒消愁,而女性则倾向于向他人诉说或是进行体育锻炼,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研究人员认为,“知足”是指整体而言对生活和事业的满足程度。包括具体的个人爱好或兴趣能否全部得到满足,或是人们在某些情况下是否会产生幸福感或失意感。研究显示,对生活满意程度不高的男性因各种原因而死亡的几率要比知足男性高两倍。

研究还发现,婚姻生活和谐,社交活动频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不吸烟,不酗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男性“英年早逝”的几率,与此同时,男性的寿命与对生活的知足感之间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一研究证实,“知足”对于男性十分重要,因为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谋生,而且还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适当静默益处多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无疑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如果一个人只承担压力而不会放松自己,就很难有一个较好的生活质量。静默是一种解除压力、修身养性的好办法,也是每个人都有能力运用的方法。

所谓静默,通常是指个体将注意或意识集中到一个客体、声音、意念或体验而进行的一种训练。其应用的目的在于使人在精神上得到放松、提高领悟力和随意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的境界,同时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其实,在许多国家,人们对意念的作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各国都有利用意念治疗疾病和增强体质的记载。如我国的气功、印度的瑜伽、美国的气体术等,都是寓动于静,从生理和心理上提高人体机能。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经常坚持使自己保持片刻的静默。

医学实验表明,通过静默的方法,可以降低人的血压,对于生活给人带来的各方面压力有抵御作用。进行静默疗法,精神上的放松可以使体内产生生理性的改变,脑电图中阿尔法波形的幅度和频率都有所增强,最明显的是心跳及呼吸频率变慢、肌肉紧张度及氧消耗下降,血脂也会下降。

因此,学一些练习静默的方法对自己大有好处,具体如下:

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稳坐在一个舒适的位置上(但不要躺下来),使自己产生一种即将入睡的意向。

2.合上双眼,使自己安静下来,保持心平气和的状态。

3.放松全身肌肉,从足部开始逐步放松,直到头部。

4.用鼻子进行有意识的呼吸,为防止思想分散,呼吸时可默念“一”,如此交替着吸气、呼气。呼吸时要自然放松,保持一定的节律。

5.持续约20分钟后,睁开眼睛看一下时间,切不可使用闹钟或其他提醒装置。完成动作后,再闭目静坐几分钟。

如果能按以上练习方法每天坚持做1~2次,坚持一段时间以后,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平和,爱发脾气和易怒的人生气的次数也会明显减少。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练习方法不宜在饭后两小时内进行,因为消化过程不利于静默效果的发挥。

适当的静默有益身心健康。但如果练习不当,也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曾有报告说,有些人因练习静默而产生了严重心理症状,造成抑郁或出现精神分裂症,有的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些负面的现象与开始时过度的静默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静默次数过多,每次时间又长达几小时的话,那么对情绪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想”出健康来

想,就是思维,具有保健功能的想叫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阶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人生命活动、延缓衰老的重要保证。国内外一些专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总结出来一些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直觉思维用以养生的有关方法。

1.松弛。

把右手的食指轻轻地放在鼻翼右侧,产生一种正在舒服地洗温水澡的感觉或仰面躺在碧野上凝视晴空的感觉,以此进行自我松弛。这有利于右脑机能的改善。

2.回想。

尽量形象地回想以往美好愉快的情景,这对促进大脑中负责贮存记忆的海马的功能有积极效果。训练时间以2至3分钟为宜。

3.想像。

根据自己的心愿去想像所希望的未来前景,接着联想通过哪些途径才能得以成功。开始闭眼做,习惯之后可睁眼做。以上3种方法,应一日一次地坚持3个月左右。

4.听古典音乐。

听莫扎特的曲子,直接接触他的感情,会使直感力变得敏锐。我国的《梁祝协奏曲》、《平湖秋月》等乐曲,最适合于镇定暴躁的心情和作为思考问题时的伴音。

5.进行自由联想。

将空中漂浮不定的朵朵白云,想像成各种形象,这能提高进行逻辑思维和记忆贮藏的功能,进而提高思维的集中能力。

6.挑战困难。

向似乎办不到的事情挑战。有时,灵感是在被逼得走投无路时突然不生的,简直是绝路逢生,不要惧怕艰难的工作,要勇敢地去挑战。

7.在书店立读。

即使忙得不可开交,也要抽空逛逛书店,牢牢地盯着书目来推想书中写着什么。

8.回到童年。

回想幼儿时期唱过的歌、玩过的游戏,并历历在目描绘出当时的情景,有助于增长记忆功能。

面对问题及时处理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较为重大的事情,如丧偶、离婚、退休、换工作、生活学习环境的改变等,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或精神上的打击,使我们为此忧心或焦虑。但是,这些事情并不会经常发生,我们平常所面对的更多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小事。

可不要小看这些小事,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尽管事情往往比较小,但小事情多,如果总是为小事而忧心忡忡的话,最终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后果。医学研究表明,如果人经常处于烦恼和忧愁的漩涡之中,频频激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不仅会加速衰老,而且可能会引发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人们对待事情的方法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遇到事情时积极面对现实,尽力克服困难,对于超出自身能力的事能客观对待,不求超出现实的结局,即使遇到麻烦,往往也能心平气和地去面对。

反之,如果该努力的却退缩,该回避的却硬顶,会使问题越积越多,很容易处理的小事情也会变成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到时候就不容易处理了。

正确地分析和判断问题

我们要学会合理评估日常生活中的麻烦事。不要一遇到一点小事就产生急躁情绪。首先应该对事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判断,想一想发生的事情是好的、不相干的还是会产生压力的。然后,考虑用什么办法来对付,并想好应对的方法。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可适当调整所用的方法。通过对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当事人可获得良好的情绪及平衡的心态。

另外,学会调整想法非常重要。有的人讲究完美,凡事求全责备,遇到一点事就以为是多么多么了不起的大事,甚至会以为大难当头,不可收拾,实际上是夸大了问题的严重性。如果理智地思考一下,改变角度去看问题,则发现大事能化小,小事能化了,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倾诉心声的作用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承受着来自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和家庭中等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如果这些压力不能得到及时排遣,很容易引发神经衰弱、胃溃疡、高血压、癌症等身心疾病。

大家都知道有事憋在心中是很令人难受的,严重的还可能会憋出病来。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放松自己,排遣各方面的压力呢?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心事说出来。

确实,倾诉心声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一项研究表明,在向他人倾诉心声的过程中能够将体内过剩的压抑物质排除,如三碘甲状腺氨酸。这不仅能维持体内的物质平衡,还能消除压抑。可见,倾诉心声的效果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

日本的心理学家曾经对5000多名24岁以上女性做过一个调查,她们当中有半数以上的人乐于将内心的烦恼对丈夫或好朋友倾诉,以此来缓解精神上的压力以及思想上的苦闷,所以身体也较为健康。而另外有1/3的女性,借助烟、酒、安眠药等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压抑,因此不同程度地患上了月经失调、神经衰弱等方面的生理疾病。

大家是否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在长寿的老年人中女性的比例远远高于男性,这与女性喜欢倾吐心事排解苦闷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男性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把心事藏在心里不轻易向别人吐露,或者借酒消愁。长此以往,必然会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严重损伤。其寿命低于女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与异性交谈有益于健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精神沮丧的时候。有研究发现不论男女老少,在沮丧和烦恼的时候通过与异性朋友交谈,都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安慰。

对于男性来讲,女性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很好的聆听者,她们比较善解人意,比较容易理解和体谅谈话者的处境和苦衷:而男子在女性听众面前谈吐大都比较真诚,许多在同性面前不能流露的情绪或不能披露的内心隐秘,却可以在异性面前畅言。

女性可以找自己的亲爱者、同事、朋友以及上点年纪的异性来倾诉自己内心想说的话。

强忍眼泪不利健康

我们常听到“男儿有泪不轻弹”、“哭是懦弱的表现”等等这样的话。都认为哭是不好的表现。也正是由于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人在伤心的时候总是尽量压抑自己,不让眼泪掉下来。事实上,这种做法对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在伤心的时候,适当地哭泣和流泪是身体自我保护的正常反应,如果强行压制,反而对身体有害。

科学实验证明,当人们受到外界的强烈刺激时,便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全身的系统与器官处于非正常状态,出现诸如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内分泌增强等现象,同时还会发生焦虑、惊恐、悲伤等情绪反应。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应激状态中,人的免疫系统便会遭到损害,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是死亡,所谓“抑郁而死”、“含恨而亡”便是如此。而哭泣则是缓和解除这种应激反应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需要看心理医生的情况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不医自愈”,只有较少的人会因为问题过于严重,无法自己解决,导致一些疾病的出现。在以下这些情况下。向心理医生咨询是非常有必要的:

注意力和精神难以集中,经常在工作学习中无故走神,对工作、学习、生活、娱乐丧失兴趣,心情沉重,情绪长时间处于低落状态之中,或精神时时处于紧崩状态,神经过敏,无端厌恶或惧怕某地某物某人。

心情烦躁,经常会对许多人或事物产生莫名的反感。虽然情绪经常烦躁,但却说不出具体对何事烦恼,无法摆脱这种烦躁的感觉,心情和记忆力都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心情不好或极度气愤时非常容易晕倒,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有时会突然说不出话来,感到胸口憋闷,肌肉抽搐或看不见东西等。

对于已经想好或做完的事情,明知道没有必要,却还抑制不住地反复思考和检查,甚至多次重复这种过程,同时为这种重复而深感苦恼。

经常会出现多种形式的失眠症状,如难以入睡,睡后噩梦不断频频惊醒,或醒后再难人睡,导致次日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

总感觉身体有某种不适,到医院去检查时却又无法查出疾病,导致自己总对此事耿耿于怀,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

出现以上情况都可以求助心理医生,或进行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