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风是年少的故乡
29128400000017

第17章 梦想跟羽毛一样飘飞

我看见了一片小小的羽毛

仿佛看到了我的梦想

我想说你为何如此飘渺

我试着想捉摸你的影子

可你越飘越远,直至从我的视线消失。

或许是一种习惯,连我也不知道从何开始的习惯,让我总喜欢对着简简单单的事物进行一次美妙的遐想。先前,我的视线开始注视着窗口般大小的风景,哪怕只有一滴雨,一片落叶,一只小鸟,都可以打破原有的乏味,然后直接化为我笔下的文字。一篇,两篇,三篇……就这样日记本上开始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文字,越写越厚……

尽管如此,但窗口般大小的风景毕竟还是太过于狭小了,永远比不上外面蓝天下的风景。带着这样的想法,我并没有立刻跑出门去体会,而是走上阳台,舒展有些疲惫的身子,放荡紧张的头脑。我想着,再等一会,再等一会我休息完了就马上跑出去,休息的同时什么也不敢去想,把剩下的思力留给远方的风景。那么我的视线自然而然就只有蓝蓝的天,虽然天蓝得让人想要紧紧拥抱住的冲动,但蓝天与我相距还是太遥远了。

忽而,一片小小的羽毛从天边降落,缓缓地对着我的头顶飘落了下来。

起初,我以为那是一朵小小的白云,是从白茫茫的一片中挣脱下来的,让我不由得伸出手去接住,看清了,才知道那只是一小片白色的羽毛。从远处到近处望去,羽毛依旧是那么的轻盈,飘渺,它不像物理学上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直直地落下;也不像雄鹰的翅膀,无论从哪看都有着搏风击雨的冲劲。它就是轻盈的,飘渺的,仿佛四周的空气在轻轻地托起它的腰间,欲落欲飘。

好一片羽毛啊,白色的羽毛,打破我原有的思绪。我这样想着,羽毛或喜或忧我是不知道,但我自己却为这小小的羽毛感到欣喜,它像我失眠时的一首摇篮曲,带我沉入甜甜的梦乡。

羽毛越飘越下,恰好落在了我伸出的手掌。对视着它,我分明感觉到手里的它没有一丝重量,那是飘渺的轻,轻得会让你生怕这一秒还在,下一秒也许就不知道会随着微风飘去哪儿。我把它放在我的眼前,一时间,它比我想象当中的白了些许,雪一样的白,白得透亮。惊讶于这样“神奇”的白,我紧紧地握住。

它怎么会突然就从天上飘来?又是从天上的哪个方向飘来的?

我抬起了头,望了许久也看不到鸟儿飞过的痕迹,天空除了蓝天与白云就什么也没有了。

它会是哪只鸟儿身上的羽毛,随风飘来的?一定是。

风?飘?

我想到的就是梦想。

梦想,那又是什么?双眼望着手中的羽毛思索着。梦想是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幻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总让我们觉得只有一步之遥,而事实上却离我们很遥远的憧憬?或许,梦想是我们渴求,但又需要我们去领取的东西,它就宛如我手中的羽毛一样飘渺。我多么希望梦想就是我手里的羽毛,在我不经意时飘落在我的眼前。

事实上,曾经有谁告诉过我羽毛就是梦想的化身。在我们看来,羽毛只是一片小而普通的羽毛,然而,在鸟儿身上,它就是承载着鸟儿飞向远方的梦想,一个可以实现的梦想。不是吗?

梦想就跟羽毛一样飘渺。我已习惯仰望天空,仰望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我的梦想就像屏幕上的画面,一次又一次呈现在我的眼前却怎么握也握不住,撒手它就慢慢地消失。那样的感觉你可曾感受过?犹如在辽无人烟的沙漠里渴求一杯清水,在闷热的夏天里期盼一阵凉风,在咽下苦药时想要一粒糖果。或许,渴求梦想的期盼远比渴求清水,凉风,糖果要辛苦。或许,对于我们,梦想仅仅只能是一种期盼。

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作家,对于这样的梦想就是一个期盼的过程。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自己会坐在书桌前,轻松地写下一篇又一篇的作品。我也曾无数次地想象过自己贴在墙上一页一页地翻开自己出版的书籍。然而在我开始执笔写下第一篇文学作品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迷茫。我依稀感觉到自己笔下的文字是多么乏味与空洞,也因为这样而一次次的放弃过。直到后来,在有感而来的笔下越写越满意,即使离我的梦想还有好一段距离,然而这样的进步已成了支撑着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念。

似乎是一时的冲动,让我选择了散文这样的文体。是在阅读过不少名家散文后,对散文由衷地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喜爱。不得不说的是,我曾撕下不少作文纸,紧紧地揉成一团,狠狠地朝着窗口的方向扔去。我也曾一天天地期待自己投出去的稿件哪一天会被录用。然而在一篇接一篇的杳无音信过后,我意识到了书写散文的难度,然而就因为这一个“难度”,我就知道自己不是需要什么,而是需要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写作。于是,我坚决一边坦然地写,一边坦然地期盼梦想的到来。

后来,我终于写下了第一篇让自己感到满意的文学作品,在临近高考的时候,我发给了老师看,就在老师也说很满意时,我的内心已沉浸在喜悦当中。之后,我用了那篇作品通过审核加入了一家文学社。我便把文学社作为我梦想的起点,现在要做的就是朝着我的梦想前进。

梦想跟羽毛一样飘渺,我轻轻地放开双手,将白色的羽毛搁置在阳台上,任由微风将它吹走,飘飞,一如我的梦想一样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