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为胜任的CFO
29126600000003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IFAC发布的《成为胜任的职业会计师》中建议,对胜任能力的研究可以采用访谈(与雇主或受雇会计师的访谈)、问卷调查(如通过邮寄问卷的方式)、各种类型的工作实验(包括团体交流)以及直接观察等其他方式。各成员团体也可借鉴其他IFAC的研究成果。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FO能力框架研究小组(以下简称“研究小组”)在研究过程中采纳了IFAC的建议,结合使用了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和规范研究方法(主要是归纳、演绎、比较)。整个研究过程分为调查(实地访谈、问卷调查)、分析与评估、能力框架设计和报告四个阶段。

1.调查

1.1 实地访谈

访谈对整个研究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取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还是问卷设计的基础。从2002年10月13日开始,研究小组在阅读大量文献,充分了解国外CFO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反复讨论设计访谈问题,于11月20日确定了访谈提纲。访谈人员在经过培训后,首先对15名CFO进行了探测性测试。

从2002年12月18日至4月30日,研究小组访谈了分布于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北京、天津、西安、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宜昌、襄樊、长沙、重庆、成都、杭州、宁波、江阴、福州、厦门、广州、深圳、上海等二十三个城市的166家公司,访谈对象涵盖了十三个行业,包括首钢集团、神华集团、丝绸进出口总公司、核工业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中旅集团、上海投资管理公司、深圳投资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包括天狮集团、美的集团、雅戈尔集团等民营企业的佼佼者;包括东风汽车、宝钢股份、武钢股份、深发展、招商银行、广州控股、上港集箱、上海机场、申能股份、深万科等蓝筹上市公司,也包括长园新材、华工科技、用友软件、东方明珠等行业新锐。

在财政部会计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央企业工委及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访谈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此规模的访谈在我国的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领域尚属首次。

1.2 问卷调查

研究小组从4月1日开始设计调查问卷。问卷调查的目的是分析我国CFO所面临的环境、CFO在公司中的地位与作用、未来的转型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能力要求。

研究小组从企业经营目标、企业经营环境、CFO在公司经营中扮演的角色、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手段等几个方面设计出包含39个问题的问卷框架;然后结合访谈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了完善;然后让小组成员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打分,以评分结果筛选出24个问题。为了保证问卷回收率,我们遵循营销调研专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问卷的内容和格式。研究小组在校内广泛地征求意见,对问卷进行了前后九次修改。最后一个程序是酸性测试,测试者认为问题明了、清晰、针对性强,所用时间适中(填写时间在 18~27分钟之间,平均 21分钟)。

我们选择了1200家上市公司、4100家非上市公司作为问卷寄送对象,共寄送问卷5300份。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信息全部来源于巨灵证券信息系统,非上市公司基本情况信息来源于国家信息中心和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公司信息中,我们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寄送对象:我们首先选择行业,然后在行业中选择二级行业,再在二级行业中按照销售收入分层随机抽样,在每个二级行业中随机抽取10%的公司作为问卷寄送对象。寄送的5300份问卷中,因地址无效被退回的问卷为88份,退回率1.67%。

我们采用了几种有效手段提高问卷的回收率:一是在问卷设计过程中我们重点参考了营销调研专家的意见,使得问卷格式有助于问卷的回收;二是在寄送问卷后我们与寄送单位借助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保持了密切联系,而且与反馈问卷单位开展了更为深入的沟通;三是承诺对问卷反馈单位的反馈信息严格保密,并且承诺与问卷反馈单位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从问卷反馈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些措施的效果相当理想。

到5月20日止,共回收610份,其中问卷规定的截止日5月10日之前收回的共589份,截止日之后收回的共21份。对截止日之前收回的问卷加以处理,剔除无效问卷141份,有效问卷共计448份。

无效问卷的筛选原则为:

(1)一家公司的CFO寄回多份问卷,随机选择一份问卷作为有效问卷,将另外的问卷剔除在分析范围之外;

(2)如果是单项选择的问题,而被访者回答了多个答案,该份问卷作为无效问卷处理;

(3)问题20和问题21只允许被访者择一作答,如果被访者对这两个问题同时作答,该份问卷作为无效问卷处理;

(4)问题4由两部分组成,只有在第一部分问题回答“是”的情况下才回答第二个问题,如果被访者第一个问题回答“否”,却又回答第二个问题,该份问卷作为无效问卷处理。

2.分析与评估

我们对访谈和问卷结果进行了系统整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审慎的分析和评估。

2.1 访谈分析与评估

在访谈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一位访谈者对访谈情况进行尽可能完整的现场记录,并在征得被访谈者同意的情况下录音。访谈的内容一般在当天按固定格式进行了整理,形成书面文档。

我们的访谈是为了取得与CFO工作相关的第一手信息,并获得我国CFO的总括感性认识。访谈的结果也用以完善问卷的设置。

访谈结束后,所有的访谈文档按访谈人进行了归类存档。为便于汇总分析,访谈文档被重新加工,形成工作表格。在工作表格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形成访谈综述。我们以该访谈结果征求了若干CFO的意见,他们认为,我们的访谈综述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CFO的状况。

2.2 问卷录入与分析

我们采用双工输入方法录入数据,对两次输入存在不一致的部分数据,我们重新查找原始问卷,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核对,这样充分保证了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对多项选择型问题,我们统计出各类问题在全部有效样本中的百分比,并将样本按照七种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为十四个子样本,针对不同的子样本对所有问题进行了分类统计。对重要性排序问题,我们采用三级评分制,0代表不重要(不考虑、不用、无效、很少、分配较少时间、不明显、很小),1代表一般(略作参考、偶尔用),2代表很重要(重点考虑、常用、非常有效、很多、分配很多时间、非常明显、很大),对所有问题我们计算出各子问题的平均得分,同样我们也针对不同的子样本计算出各个子问题在不同子样本中的平均得分,并对这些得分逐对进行了均值比较,此外我们还统计出选择很重要(重点考虑、常用、非常有效、很多、分配很多时间、非常明显、很大)的CFO在全部有效样本中的比例。

我们采用Wallace和Mellor(1988)的方法对样本的代表性加以检验。我们将反馈回的问卷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在截止日之前收回的问卷,第二类是在截止日之后回收的问卷。针对多项选择型问题,对各个子问题在两个子样本中统计出来的百分比作了成对比较,针对重要性排序问题,对各子问题在两个子样本中的重要性得分作了均值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反馈结果在这两类样本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从统计角度来看,已经回收问卷的统计结果和未回收问卷的分析结果没有显著差异。我们在选择寄送对象选择过程中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这就意味着我们寄送的样本公司基本代表了我国公司的基本状况,而我们已回收问卷和未回收问卷的结果又没有明显差异,因此我们对已回收问卷的分析结果应该能够反应我国CFO的基本看法。需要指出的是,问卷结果表明的只是CFO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看法,并不表明实际运营过程中CFO就是完全按照这种模式操作的。

3.能力框架设计

实地访谈记录的整理及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是能力框架设计的基础。基于调研的基础,研究小组多次讨论了能力框架的设计。经过院内第一次征求意见(针对研究报告框架)后,研究小组按严格演绎的方法,以我国公司的目标为出发点,从公司的战略、经营和资源管理三个层次,分析CFO的定位与职责,结合实地访谈和问卷分析结果,对CFO所需具备的能力进行演绎。

4.报告

基于前面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最终形成了《成为胜任的CFO——中国CFO能力框架》。

我们先查阅了大量文献,考察了发达国家CFO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CFO胜任能力的塑造具有借鉴意义。同时,我们通过调研,了解了我国CFO的现状、需求。然后,结合发达国家的趋势和我国的现状及转型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中国的CFO能力框架。最后,我们还基于CFO能力框架,探讨了CFO评价及培训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