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山梦水梦
29120700000012

第12章 秀丽的青竹

很早以前,盛夏的一天夜晚,奶奶、我和妹妹坐在院坝里乘凉。奶奶一边挥动蒲扇,给我们吆蚊子;一边指着门前的青竹,给我们讲了一个优美的故事。

传说在过去,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大姐姐,她嗓子很好,唱起歌儿来象百灵鸟叫唤,听得人都入了迷。当时,有一个凶恶的财主,想霸占这位唱歌的大姐姐,要大姐姐为他一个人唱歌。可是,大姐姐狠透了他,坚决不去。那天晚上,大财主带人来抓她,她就逃跑。大财主在后面追呀追呀,大姐姐在前边跑啊跑啊,后来大姐姐腿疼腰酸,实在跑不动了,就在地上变成了一竿青竹。大财主气愤不过,就命令狗腿子砍了青竹,可是,过几天,地上又冒出了几个春笋,不久又长成青竹。财主又让人砍了它,但过几天,又长出一些春笋。就这样,财主越砍,青竹越多,最后,把财主气死了。大姐姐虽然变成了竹子,不会唱歌了,但人们拿竹子做成笛子,吹出声音来,于是,大姐蛆借笛子又开始唱歌。

听了这个故事,我望着俊秀的青竹,心中充满了敬意。从那时候开始,我对青竹有了非常的好感。青竹这位大姆姐,也非常爱护我们。炎热的中午,我们在竹林里遮荫;艨胧的月夜,我们在竹林中捉迷藏。青竹成了我们最要好的朋友。虽然她不说话,但她总是端直的站在那里,用繁密的枝叶掩护我们。她常年是碧绿碧绿的,永葆青春。

爷爷是个老篾匠,植竹的能手,他常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于是,每年冬季,我们都要将一根一根刚长出的小竹子,移栽到别的空地上去。单树不成林,但,单竹却可以成林。她依靠母竹鞭上旺盛的笋芽,一棵母竹,三五年后就会变成一片新竹林竹根发达,在地上纵横交错,非常壮观。

竹子的成长速度真惊人,我九岁的时候,亲手锥西前栽子根小竹子,两年以后,它竟然高出我的三、四倍了。

爷爷说:往上长的时候有声音。我俯不信,人长的时候为啥没有声音呢?有一天晚上,房外春雨潇潇,非常寂静,我爬在窗台上,用心地听着,半夜里,果然听到竹林里有一种“嵫噬噬”轻微的响声,啊,那就是竹子往上长时的拔节声。于是,我相信了爷爷的话。

爷爷又说:竹子是见雨猛发,见风飞长。有时,它一天一夜就长两三尺。一般竹子造林后五到十年,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了。有一种粗壮的毛竹,从出笋到竹只要两个月,再经过四到六年的加固生长,就可以砍伐了。并且,它的产量是惊人的,每亩竹林年产三、四千斤。这次,我不怀疑了。

爷爷种竹有方,被县上评为劳动模范。那一回,他去县城开会;领奖回来时,带来一本种竹的书,是彩色的,有文字,有照片,真漂亮。我翻开仔细一看,啊,青竹有很多伙伴呢,它们色彩缤纷,丰富多姿。有结实粗壮,钻天拂云的毛竹,有纤细苗条,亭亭玉立的紫竹,有姿态娇婀,婆娑善舞的风尾竹,有斑驳多彩,秀丽美貌的湘妃竹,有丰实多用,神通广大的篁竹;有枝叶秀气,可以入药·的淡竹。从照片上还可以看出,竹子的颜色是多样的:翡翠、墨绿,碧青、紫麻、浅绿,鹅黄……还有一些,真说不出是什么颜色,我看,画家叔叔也不一定能画得出来。

看着书本上的竹子,我心里想。它们多么象我们村里的那一群美丽的大姐姐们啊。

我觉得,我们家的房子,在全村是最漂亮的。为啥呢?因为房前房后都植满了竹子。是的,竹林可以保护地基,点缀风景,美化家园,调节气候,阻挡风尘。

爷爷却说:更重要的是实用。是的,爷爷的话有道理。每一年,爷爷用竹子编造各种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掉,挣回一大笔钱呢。

跟着爷爷起劳动,我慢慢发现:竹子身上的一切东西,从迎风的竹叶到钻地的竹鞭,全都有用。笋壳子可以裹粽子,做斗笠嫩竹叶熬稀饭,可以清热下火,竹枝可以做扫帚,当柴薪;竹鞭可以做烟袋,雕玩艺儿,竹笋炒肉吃,简直香极了。而竹竿呢,用处更大,它可以做各种农具:筐、篮、箩、耙、簸箕,筛子、连枷等等。可以做各种渔具:渔竿、蚱篦、蟹簖和鸭笼、渔篓等。可以做各式各样的日用品:编席、烘笼、卷帘、碗筷、水桶、盖竹楼和打凉床。就连竹竿肚腹里那一层白色的薄皮,也可做笛膜。说起来,竹子浑身是宝,它是农家的摇钱树。

跟着爸爷一起劳动,在爷爷的诱导下,我发现了竹子身上的许多精神。

首先,竹子走自己的生活道路是那样坚定。它从大地母亲的肚腹中一探出头来,就决定了自己的围径:竹笋是多粗,十年八年的成竹也就是多粗它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一开始生长,就决定了自己的竹节数:如果竹笋是五十节,五六米高的成竹也就是五十节。

其次,竹子的精神又是那样谦逊。它不择土质,不占地势,也不需要人们精心培养,栽在那里就在那里迅速地成活生长。它默默无闻,为人类而什么事都干。做竹笛,来歌唱欢乐的生活;做扫帚,来清除地上的垃圾;做老人手中的拐杖,当孩子胯下的奔马,它都尽职尽责,官的心胸旷直,纯洁,不存半点沙子。

最后,竹子的意志又是那样坚定。它浑身有节,气度不凡。在暴风雨中,能够昂首挺胸,充满生气,蓬勃向上。在任何打击和重压下,它钢筋铁骨、宁折不弯。

啊,秀丽的青竹。你虽是一种植物,但却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