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维战争
29118100000016

第16章 发散思维:做传统的背叛者(2)

世界总是千变万化,疑问更是层出不穷。但是,也因为这样,变换一下视角,你就会发现,只要激活你的创新细胞,一点也不难。

181速通坐便器

四川万县王先生家的卫生间坐便器不慎堵塞。王先生用种种的工具去捣鼓,可是折腾了一个多小时,一点用处都没有。后来,邻居告诉了他一个办法,居然很快就解决了,而且还毫不费劲。

你知道邻居说的是什么方法吗?

坐便器被堵塞,即使人工去通,也是借用各种各样的工具。而且,效果也未必多好。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忽略了,这个世界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从来都不只有一个。能通堵的不只是“工具”,还有更多更妙的“事物”。

182尴尬场面出妙招

一位青年书法家在香山饭店当众挥毫泼墨。围观的人很多,求字的也不少。

突然,在场的一位美国人——可口可乐公司的部门经理要求他写一幅字,说内容必须是:“孔子曰:‘可口可乐好极了!’”青年很为难,一旁的老师却鼓励他大胆照写。过了一会儿,青年书法家完成的时候,他的老师让他加上了一行字,惹得众人不禁为之呐喊叫绝。

青年书法家的老师让他加了什么?

别说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早就化古,就算他今天在世也未必会喜欢“可口可乐”这洋玩意儿,怎么会给它做广告?可是,如果青年不写,又似乎有点过不去,严重的话还会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呢!幸好,老师在身边,他看到的想到的比青年更多。

183到底是谁的错?

一个生物学家带着七个旅行者,到了南太平洋的加拉巴哥岛。那个海岛上有许多太平洋绿海龟孵化小龟的巢穴,他们很想知道幼龟是怎样入海的。

龟巢距离大海有一段很长的沙滩。那天,旅行者发现一只幼龟正探出巢穴的时候,飞来了一只鹰。眼看着鹰就要去啄小龟,向导生物学家立即抱起了小龟并放到了海里。但是,小龟被救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里鱼贯而出,却成了许多鹰、海鸥等的口中之物。

为什么会这样?

从小海龟的角度来看,它被向导救了,这或许是它的“福分”;而没有抓着小海龟的鹰,只是因为旅行者的“阻挠”而丢了“粮食”;但是,对于其他的海龟而言呢,没有得到向导的“抢救”而终至丢失了生命,但是,它们的送命又真的是因为没有得到救助的原因吗?

184狡猾的商人

有一个商人在路旁卖彩伞,身后挂着一条横幅:“保不褪色”。因为伞的花样很多很漂亮,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买。

一星期后,有个人气冲冲地找到商人说:“你不是说保不褪色吗?你看这伞,颜色怎么掉净了?快给我退货,我不买了。”

但是,商人没有退,那个人也只好自认倒霉。为什么会这样?

传统的思维习惯让我们只看到我们“要看到”的,偏偏使我们疏漏了很多“看不到”“没看到”的东西。有些东西,一经别人提醒,我们才记得有这么一回事。万一为此摔倒了,也只能怪自己倒霉,认栽了事。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

185“新”凉州词

明永乐年间,有一个画家献给了朱棣一把扇子。扇面上有山水杨柳,唯独没有一个字,于是朱棣让解缙在上面题一首诗词。

解缙看了画后,知道是按照王之涣的诗《凉州词》画的,便挥笔题上了《凉州词》给朱棣。朱棣很开心,并让大臣们相互传阅欣赏。谁知道,却被妒忌解缙的一位大臣发现了诗里面少了一个“间”字,于是禀告了朱棣。

朱棣大怒,就要治解缙的罪,谁知道解缙立即以“‘新’凉州词”为解平息了风波。

解缙的“‘新’凉州词”是怎么解的?

一时的疏忽,偏把“间”字遗漏,让人家找到了把柄从而借题发挥。不过,解缙自小就聪颖绝伦,自然不会因为一个字而惊慌失措。聪明的人,会就此再把自己的思维无限放大,找到新的道路,从而畅行无阻。

186手帕的“革命”

日本东京有很多“夫妻店”。其中,有一家专卖手帕的老夫妻店,因为受到大型超市手帕样式多而新的影响,生意一天比一天差。老夫妻在焦虑中度日如年。

那天,老人坐在小店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见到的都是各种各样印着卡通人物或者花草树木的手帕,唯独有些外国游客在看着手中的地图。同一时间,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便对妻子说了起来,然后说做就做,开始把自己想到的付诸实践。最后,生意果然好了起来。

老人想到了什么?

当各式各样的手帕已经流行起来的时候,再跟着卖同样花式的手帕,似乎也不过是随波逐流。所以,这时候,不如力主拓宽思路,也许会找到更多更新颖更吸引人的“方案”。做生意,原就该学会“进取”。

187圆柱的用途

希尔顿买下了阿斯托里亚大酒店后,立即着手装饰工作。开业的前两天,他又到酒店里视察。当他走到酒店大堂时,突然看到了四根比较碍眼的圆柱正立在大厅的中央。这些圆柱根本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只是装饰而已。

看着这些只是装饰又显得有点碍眼的圆柱,希尔顿有点感叹,于是他思考着这些圆柱是否还有别的用途。

后来,他果然利用圆柱赚取了大笔财富。你知道他是怎么利用圆柱的吗?

装饰性的东西,即使是花瓶,还可以养养花呢,何况是偌大的圆柱!任何事物都不仅仅是一两个用途的,就看你会不会发掘。

188弥勒佛为什么笑?

清乾隆年间,刘墉陪驾,跟乾隆一起到了避暑山庄。

一次外出散步,他们走到了大佛寺。乾隆见大肚子弥勒佛一直冲着他笑,便问刘墉:“刘爱卿,弥勒佛为何冲朕笑?”刘墉回答说:“皇上是文殊菩萨转世,是当今的活佛。今天你过来了,所以弥勒佛就笑了。”乾隆很高兴,但随即又问刘墉:“那他见了你为什么也笑?”

你知道刘墉是怎么回答的吗?

笑的原因可以很多,或是讥笑,或是善意的微笑,或是戴着面具的“笑”。开心的时候可以笑,不开心的时候也可以笑。

189能辩两兄弟

三国时期,钟毓和钟会两兄弟以善辩闻名于世。他们13岁那年,魏文帝要求他们的父亲钟繇带来觐见。

两个小孩第一次见皇帝,难免有些紧张而惶然。钟毓由于紧张以致满头大汗,魏文帝就问他为什么出汗。钟毓回答说:“见到皇帝,战战兢兢,所以汗出如浆。”魏文帝回头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

你知道钟会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吗?

皇帝的意思是,既然钟毓是因为战战兢兢而“汗出如浆”,那么,钟会不出汗就表示他不敬畏皇帝。其实,惊慌失措的时候可以出汗,酷暑炎热的日子也会出汗。况且,天下没人敢说:只有出汗才能表示敬畏。

190如果宅中不能有树

东汉时期,11岁的少年徐揖到郭林宗家里玩。碰巧,那天郭林宗想砍掉庭院里的大树。徐揖不解,郭林宗说:“住宅就像方口,宅中有树,就像有木,口中有木那不成了不吉利的‘困’字?”

徐揖听后不以为然,立即进行辩驳,说得郭林宗无言以对。

你知道徐揖是怎样说的吗?

郭林宗由家中的树,想到“口中木”,从而引申到“困”。其实,这也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只是,终究,他还是“困”于这种树和宅之间,却忘了,宅即使再小,里边也不是只有树木而已啊。

191爱“女人”的孙中山

1897年,孙中山侨居日本时,结识了日本政治家犬养毅。

有一次,犬养毅问孙中山,除了喜欢推翻清政府之外最喜欢什么。孙中山却用英语说了“Woman(女人)”,然后才说“Book(书)”。犬养毅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是很老实的话,我以为您会说最喜欢书,结果您却把女人排在书的前面,这是很有意思的。您这样地忍耐着对女人的爱而拼命读书,实在是了不起!”

你知道孙中山后来是怎么解释的吗?

犬养毅以为发现了孙中山先生的秘密而大笑,这时犬养毅的脑中“Woman(女人)”只有“女人”一个解,却不知道孙中山先生脑中“女人”的真正含义。

192何妥反嘲顾教官

隋朝的时候,有个自小就很聪明的名士叫何妥。

有一次,何妥跑到了国子监里去听课。下课的时候,当时的一个官员顾良在言谈中觉察到了小何妥的老成持重。于是开玩笑地问他:“你这何妥的姓氏,究竟是‘荷叶’的‘荷’,还是‘河水’的‘河’啊。”

结果,反而被何妥说得面孔绯红,难以招架。何妥是怎么回答的?

只需略加品味,就会觉察顾良玩笑之中所含的揶揄意味。何况,何妥在当时还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呢!其实,只要懂得扩散变通,你自然也可以来个“依葫芦画瓢”。

193发现了一个秘密

有一次,钢琴家波奇在美国福林特城内演奏时,发现全场的座位空了近一半。他感到非常失望和懊恼。

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并试着用幽默来化解当时沉寂的环境。于是,他走到台前,对观众说:“我今天发现了一个秘密,福林特这个城市的人都很有钱。”人们听后感到很疑惑,直到波奇解释后,众人才恍然大悟。

解释的话音一落,整个大厅都充满了笑声。你知道波奇是怎么解释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