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领导者修养文库——怎样当领导
29115600000023

第23章 组织精干 指挥谙练(3)

5.提高员工的满足感 领导者要提高指挥的效率,除了运用手中的强制权、奖惩权及说服动员、自身示范外,还必须洞察他们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正当的需求、愿望。要他们完成的任务应与他们的特长、个人的发展紧密结合;工作的报酬要公平合理;工作场合的照明、通风、温度、湿度、空气、声音、墙壁装饰和色调、卫生、安全等物质条件,要适于工作(劳动)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如他们能参与管理,工作中享有某些自主权,受到同事特别是上级领导的尊重,领导者能虚心、主动听取他们的意见,个人的能力得到承认,工作成绩得到公正、客观的评价,等等。一位富有经验的领导者说:“依我看,精神环境是上下级关系的外表化。”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是否民主、平等、尊重、礼让、关心、爱护、公正,会影响被领导者的工作态度的因此,不要低估精神环境的重要作用。

6.耐心细致地做说服引导工作。 一支队伍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到达预定的地点,靠地图和指南针(或者向导)使这支队伍沿着正确的方向运动。一枚导弹发出后,靠远红外线跟踪等技术方法使弹头沿着准确的轨道去接触目标。如果把人的思想、动态看作是一个“箭头”,那么引导的意义就在于使这个“箭头”不要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促使它达到一定的位置。人的精神状态是千差万别的,领导者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使群众的思想认识达到完全一致,但如果群众的思想中存在着互不协调的因素时,集体的行动能力就会发生“内耗”,很大一部分积极情绪将被一部分消极情绪所抵消。

当职工不明白领导者的意图时,要主动、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清楚,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让他们服从;当未得到职工积极配合时。应先考虑检查自己的缺点及改进的方法,不能横加指责,而应以诚恳的态度取得职工的信赖;当职工不听从指挥时,应首先考虑组织的各项规章、指示是否清楚明确?他们是否真正了解?他们不听从指挥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如果制度、指示确实不妥,难以执行,就应检查上层的责任。如果确认不听从指挥的原因在下级人员,应当详细搞清楚不听从指挥所造成的后果的损失,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通过事实使他们觉悟。

7.重视信息反馈 指挥是通过信息传递来实现的,因此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对指挥的有效性关系极大。不仅下达命令、指示迅速、准确,而且对执行情况,要及时反馈到指挥者,以便审时度势,灵活指挥。

三,可借鉴的几种管理(指挥)方式(技巧)

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国情不同,其他国家的管理方式、指挥技巧不能照搬,但可以借鉴、吸收,为我所用。

(一)管理员工的21点技巧

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传统的老板利用咆哮或威胁来制造恐惧。他驱使属下,划分等级,仗恃权力,采取超然、优越的态度。而现代成功的领导人,则会使一切显得趣味盎然。他在多年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21点管理技巧:(1)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地位,不要忘记定期和他们讨论他们的工作表现。(2)给与奖赏,但奖赏要与成就相当。(3)如有某种改变,应事先通知。员工如能先接到通知,工作效率一定比较高。(4)让员工参与同他们切身相关的计划和决策。(5)信任员工,赢得他们的忠诚和信赖。(6)实地接触员工,了解他们的兴趣、习惯和敏感的事物,对他们的认识就是你的资本。(7)聆听属下的建议,他们也有好主意。(8)如果有人举止怪异,应该追查。(9)尽可能委婉地让大家知道你的想法,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10)解释为什么要做好某事,如此员工会把事情做得更好。(11)万一你犯了错误,立刻承认,并且表示歉意;如果你推卸责任,责怪旁人,别人一定会瞧不起你。(12)告诉员工他们所担负的职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有安全感。(13)提出建设性批评,批评要有理由,并找出改进的方法。(14)在责备某人之前,先指出他的优点,表示你只是希望能够帮助他。(15)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16)言行一致,不要让员工弄不清楚到底该干什么。(17)把握住每一个机会,表明你以员工为骄傲,这样能使他们发挥最大的潜力。(18)假如有人发牢骚,需抓紧找出他的不满之处。(19)尽最大可能,安抚不满的情绪,否则所有的人都会受到波及。(20)制定长、短期目标,以便让人们据以衡量自己的进步。(21)支持你的员工。员工应有的权力与他们担负的责任是不可分的。

(二)管理方格法

美国布莱克(R.Blake)和穆顿(J.M0uton)认为,某些管理者在从事管理活动,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偏向,或者以x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是缺乏进取、好逸恶劳、不愿负责、消极的,因而要采取强硬、严加管制的手段)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是有进取心、有主动性、肯负责任的,因而应采取启发、诱导的方法)为依据,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为了避免走向极端,他们的《管理方格》一书,提出了对人、对生产任务都应同时关心的“管理方格法”。

(三)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美国坦南鲍姆(Roberyt Tannenbaaum)等人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曾以《怎样选择一种领导模式》为题的文章,提出了“领导方式连续统一体”理论。

自左至右,从专权式的领导到高度民主化的领导,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领导模式,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其中有七种代表性的模式:

①经理作出并公布决策。这里的“经理”是指领导者。上级领导者决定问题,不给他的下级人员直接参与决策的机会,可能采取或暗示强制的手段。

②经理向下级人员“推销”决策。“推销”即兜售、宣传的意思。领导者作出决策,但不是简单地宣布这个决策,而要做必要的解释、说明。

③经理提出计划,并允许下级提问题。领导者向下级人员提出他的设想、意图,并允许提问题,这可使经理和他的下属深入探讨所决策的问题。

④经理提出可以修改的暂定计划。领导者提出一个设想或半成品的东西,通过征求意见,最后对问题仍有决策权。

⑤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作出决策。上述几种模式中,领导者先提出了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种模式,没有先提方案,只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让下级人员提建议,他再从大家提出的各种意见、方案中选择一个他认为最好的方案。

⑥经理确定范围,让集体作出决策。在让大家决定之前,领导者把要解决的问题交待清楚,提出要求,规定范围。

⑦经理允许下属在上级规定的目标下行使职权。这种模式,团体有很大自由,它适于研究单位,如一个课题的研究方案,一般由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共同讨论、决定。

坦南鲍姆和施莱特认为,上述几种领导模式,不能抽象地、绝对地说哪一种好或哪一种差。成功的经理应在一定的具体情况下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一种有效的领导方式。具体应考虑三种因素:

1.经理方面的因素,如经理的阅历、知识、经验、个性,经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对下级人员的信任程度、以往的领导作风、习惯等。

2.职工方面的因素,如职工的知识、能力、水平、个性,他们对任务的了解程度和是否有兴趣,以及以往的习惯做法等。

3.组织和任务的因素,如组织的类型、规模,团体的素质,任务的性质、特点。另外。时间是否急迫等,问题越需要迅速解决,领导者越是倾向于个人作出决定。

四、领导者授权的艺术

授权是由上级主管或权力者委授下属以一定责任与理事权,使下属在其领导、监督下有相应的自主权和行动指挥权。被授权者对授权者负有报告及完成之责。领导者的功能在成事而不在做事,授权乃是成事的分身术。主管若事事自理,必不能成事。

(一)授权的方式

针对工作的重要性、领导者的水平和下属的工作能力等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以下几种授权方式;

1.充分授权 以下情况可充分授权:工作重要性较低,系统管理水平较高,下属各子系统间协调配合较好,权责易于明确制约;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较强。这种授权的方式由于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级决定行动方案,并自行创造所需要的一切条件,可以极大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并能减轻主管人员的负担。

2.不充分授权 又分以下几种情况:由下级去了解情况,提出初步意见,由上级决定;下级拟定若干方案,再由上级选择;下级提出完整的行动计划报上级审批。

3.弹性授权 它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方式。对于复杂而时间又长的任务,对下级的能力没有足够把握,或者环境条件变化大时,宜采用这种方式。

4.制约授权 它是指把某项任务的职权,经分解后授予两个或多个子系统,使子系统之间互相制约以避免出现失误。这种方式一般在工作重要,或工作易出疏漏时采用。如财务工作中会计、出纳的相互制约。

(二)授权的原则

1.合理原则 指通过合理的程序为实现合理的目的而进行的正当授权,切忌撒手放任。

2.慎择原则 授权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严肃性工作,必须慎重行事。除慎重地确定授权范围和大小外,特别要注意选好受权者。如果受权者选不好,不仅难以取得预期的授权效果,反而会给领导者添麻烦。如果因工作急需又一时看不准时,还可试一段时间,在试用期间进行考察,如设“助理”“代理职务”之职。

3.适宜原则 授权要掌握“度”,既不能过小,也不能过大。过小,就可能压抑了下级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他们尽职尽责;过大,就会大权旁落,授权者不好控制,命令、指示就难以执行。另外授权要充分考虑下级人员的承受能力。

4.责权一致原则 在授权时,必须向被授权者明确任务目标及责权范围,以提高其责任感,努力完成应承担的任务。

5.信任原则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通过考察了解,一旦授权就要信任,一般不要直接干涉被授权者的工作,不要指手划脚,在他们授权范围内的工作,应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处理,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6.可控原则 没有可控性的授权是弃权。授权者应经常综观全局的计划进程,对可能出现的偏离目标的局部现象要进行协调,对被授权者实行必要的监督。

7.考绩原则 授权后要检查、考核下级人员用权情况、工作成绩,做出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

(三)要选好“受权者”

领导学者杨育光、周振林认为授权者对拟受权的下属应做如下分析:

(1)这个人具有哪方面的能力、特长和经验?他最适合承担何种工作?思想品德如何?

(2)委托这个人什么工作任务,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的工作热情和潜力?

(3)他目前担负的工作与拟授权的哪些工作关系最为密切?

(4)这个人对哪项工作最关心、最感兴趣?

(5)哪项工作对他最有挑战性?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把所要授出的责权与受权者的品德、能力、热情、兴趣等最大限度地统一起来,才能做到把权力授予最适合的人。

他们提出具有以下特点的人,往往是受权的理想人选:

一是大公无私的奉献者,让他们做工作不讨价还价,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是不徇私情的忠直者,他们办事认真,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对错误言行敢于直言;

三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他们是“实干家”,开拓能力、成事能力很强;

四是善于团结协作的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协调能力强,善于理顺人际关系,凝聚力强;

五是善于独立处理问题的人,他们善于独立思考,能提出有价值的独立见解,善于处理复杂棘手的问题;

六是某些犯过偶然的、非本质性错误并渴求悔改机会的人。这种人在犯有错误、失去某些尊严和荣誉后,多少有些失落感和补偿感,其最强烈的愿望是重新恢复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强烈地需要“戴罪立功”的机会。

(四)“将能而君不御”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说:“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意思是说.将有指挥才能的,国君不要干预将的行动,保证将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求取得战争的胜利。在现代管理中,一个大企业的领导者,所管的事是十分繁重的,有经营决策之事,组织指挥之事,一切事情假如都要由领导者来管,而不是把一部分权交给能者,让他们去办,他纵有三头六臂也是难以胜任的。

这方面,我们须学学清朝的康熙皇帝。据《清史》记载:“三藩之乱”时,占据台湾的郑经也渡过了海峡,占领了泉、漳、温州等地。消息传来,康熙皇帝率诸皇子在畅春园练射。闻报,康熙无动于衷。战报接二连三传来,台州也失陷了。皇子和大臣们都急切地等待皇上降旨,可康熙仍一心射箭。只到回宫以后,康熙方说出一番道理:福建离京数千里之遥,消息传报费时;而且我不太了解情况,圣旨一下,前方督抚不遵旨不行,遵旨便难免误事,倒不如让他们自己相机行事。我们有些人总觉得下级人员不如自己,总是不放心,下边的事,自己也要去管、去做主。结果是自己辛辛苦苦,下级人员反而有情绪,意见很大。还有的人心地不良,他们“当官”的哲学是:自己的权越多越大越好。自己办的事越少越省心越好。应该归下级人员的权利,自己也抓了过来,其动机不过是让别人事事请示自己,事事来求自己,甚至企图让别人来“烧香进贡”。这就是以权谋私,因此,必须彻底根除。